分享

刘裕突围,并不容易

 子玉史院 2023-03-28 发布于陕西
 / 子

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便是好汉,宋武帝刘裕也是从煎熬中突围出来的。

都说刘裕逆袭,是因为掌控了当时能够左右天下局势的北府军,在前进的道路上又没遇上像样的对手,所以,他成事的路才会相对平坦。其实并不然,横在刘裕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条路上有两道他必须跨越的高墙。

第一道,当然是他的身份标签。

魏晋南北朝直到隋唐,左右天下局势的一直是同一拨人,门阀世族,这些人不仅积累了海量的财富,更是通过对教育的垄断无限向仕途渗透,并通过联姻的方式结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他们拧成一股绳,共同用力,天下就能在瞬间换一个姓。

司马家族颠覆曹魏江山的基础就是,他们得到了大多数世家大族的支持

隋文帝杨坚坐江山为什么那么容易,因为他本来就是当时主流关陇贵族集团的核心成员,他更多其实是一个代言人的角色,代表关陇贵族集团的利益。

后来,这个人换成了李渊,江山也由隋朝切换到了唐朝,实际上这是换汤不换药,左右局势的还是同一拨人,李渊还是一个代理人的角色。

▲李渊是关陇集团的代言人

图源/剧照

东晋司马家族的皇帝们嘛,当然是代表那些门阀世族的利益。那些年,执掌朝政的大佬是换了一拨又一拨,但永远出不了门阀世族这个圈子。

但要维持这种平衡必须有一个前提:要么东晋王朝的天下永远风平浪静没有什么风险,或者,那些执掌乾坤的人有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王导、谢安、桓温等都是血统与能力同时在线的人,有能力站在高处。

可随着时间的叠加,世族门阀的能力不断在退化,而东晋王朝面临的内忧外患却越来越剧烈,能够挽狂澜于既倒的反而成了另一拨力量。

没错,就是没有身份优势但却能力彪悍的寒族。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刘裕的横空出世也是一种必然。刘裕先是在平定孙恩叛乱的过程中迅速拔尖,然后就在攻灭篡夺东晋江山的大楚皇帝桓玄的过程中积累了巨大的威望,成为东晋王朝真正的话事人。

一般认为,刘裕在平定桓玄之乱后就确立了自己在东晋王朝说一不二的地位,实际上,这也不现实,在门阀世族的眼中,刘裕可能也就是一个暴发户,被世族门阀在心里和行为上同时瞧不起。

所以,刘裕要想真正在江南站稳脚跟,势必要向这些门阀世族们“宣战”

刘裕很聪明,在将王谧推荐为侍中、司徒兼任扬州刺史执掌朝廷机要之后,自己直接就反身回了京口大本营,在幕后遥控朝政。

是的,世家大族毕竟积累了这么多年,刘裕暂时还不能直接骑在他们头上,剧烈的摩擦必然会滋生一系列不安定因素,反而会得不偿失。

对,就是得给双方一个适应、缓冲的时间。

所以,将世家大族的代表王谧推上前台,自己在京口遥控建康城几乎就是当时刘裕的最优解

义熙三年(407)十二月二十三日,随着王谧的去世,一个现实问题直接就摆在了刘裕面前——

世家大族中暂时没有更合适的人来充当刘裕在建康城的话事人,如果刘裕将办公桌挪到建康城,势必会与世家大族狭路相逢。而如果他不去,很可能会失去对局势的操控。因为,京口起义中还有一位实力派,就是左将军兼豫州刺史、南平郡公刘毅。

此时的刘毅已经拟定出了一套方案,方案中的每一个人事任命都是经过慎重推敲的,而且,目的性非常明确,逐渐将刘裕的影响力从建康城中剔除。

没办法,为了防止果子被摘,刘裕只能将自己坐镇建康城的日子提前,至于摩擦嘛,一点点解决吧。

所以,刘裕果断回了建康城,将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徐州、兖州二州刺史的帽子同时戴在了自己的头上。

是的,刘裕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路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但是吧,这个时候就是刘裕自己都心虚,因为建康毕竟是世族门阀的集聚地,而且,那些与自己一同起义的同事们有些也并不服他,当初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凭什么现在你刘裕成了领头羊?

也就是说,刘裕此时的地位并不牢固,还面临着许多挑战

而要迅速提高自己的威望进一步镇住场子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用军功来让反对、不服他的人闭上嘴,进而臣服。

此时的刘裕不自觉地将目光瞄向了北方,他知道,没有比北伐成功更能提高自己在江南的热度。

是的,北伐,在军事这条赛道上达到一定高度,就是刘裕需要跨越的第二道高墙

义熙五年(409)二月,南燕皇帝慕容超很配合地派兵入侵晋朝的北部边镇宿豫(今江苏宿迁东南),掠走了男女共计两千五百人。

刘裕微微一笑:“呵呵,就你了。”

四月二十一日,刘裕率军正式从建康城出发进行北伐。

但这有一个负面效果,就是,刘裕对后方可能发生的剧烈事件鞭长莫及。后来发生的事情也印证了这一点。

可这世间的许多事,收获与风险永远是并存的。

义熙六年(410)二月五日,随着南燕最后的据点广固城被晋军攻破,鲜卑慕容氏建立的最后一个国家灭亡,从此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

▲南燕于慕容超手里灭亡

图源/剧照

是的,没有比北伐取得胜利收复北方失地更能提振晋人的心,尤其是操盘者刘裕更是一时上了热搜,威望直接上了一个台阶。

但刘裕在刚吃下一颗糖还没品出甜味的时候,就收到一个坏消息,五斗米道首领卢循正率领着他的起义军浩浩荡荡地从广东向江南腹地杀来。

对,就是趁你刘裕不在的时候下手。

而且,此后的坏消息简直就是一个接一个,先是驻防寻阳的江州刺史兼镇南将军何无忌被徐道覆打败,何无忌战死,接着就是荆州刺史刘道规被卢循于长沙击败。卢循此次北伐仅用了两个月就拿下了大致包括今湖南、江西两省的地盘,一时声威大震。

刘裕不在、晋军主力还在归途中、叛军正在逼近,这些都是引起建康城巨大恐慌的因素,而门阀世族们慌乱的同时肯定也在内心大骂:“要不是你刘裕执意北伐,怎么会有今天这样的事发生?”

是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卢循叛军来袭就是由于刘裕执意北伐造成的。也就是说,如果刘裕这次不能成功将叛军击退,那么他以前所有的积累将会打了水漂,彻底回到解放前

当然,更坏的结果是,建康城被卢循攻破,东晋王朝灭亡,大家一起玩完。

所以,刘裕这次必须使尽全力。

虽然刘裕于四月二日先行回到了建康,但晋军主力还在后头,刘裕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本来资源就有限,压力山大,可坏消息还在接二连三地传来——

豫州刺史南平郡公刘毅因为急切想立功来压刘裕一头主动与卢循和徐道覆进行决战,结果在桑洛州惨败;
豫州主薄袁兴国据历阳起兵反叛,响应卢循;
尚书左仆射孟昶因为对时局失去信心竟然服毒自尽了;

......

战败引起了人心的恐慌,人心的恐慌进一步加剧局势的恶化,这是一个死循环,刘裕正面临着此生以来最大的考验。

对,刘裕自己都没有预料到,卢循带给他的挑战竟然比北伐的难度还要大。

怎么说呢,此刻最大的考验其实是刘裕的决战意志,如果刘裕态度也比较消极,甚至有退往江北的想法,那么胜利的希望肯定会很渺茫。

但刘裕的字典中从来就没有退这个字,就像当年,他一个人与孙恩的数千人战斗一样,刘裕保卫建康城的意志非常坚定。

接下来就是集中最优势的资源对付敌军了,都是一些技术层面上的事。在整个过程中,刘裕将自己的勇力与智慧进行了充分发挥最终是让卢循大军止步于建康城。

是的,这是对双方操盘者意志、勇气、战术水平的一场公平考试。卢循考砸了。

七月十日,卢循率军西撤。

▲卢循的军事能力一般

图源/剧照

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卢循西撤其实就意味着起义军对东晋王朝的主动进攻模式彻底被按下了暂停键,此后双方的相处模式是:

晋军主攻,起义军被动防守,狼狈西窜

当然,刘裕也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大危机,实现了他预期想要的东西。

此后,刘裕还打出了一套组合拳继续强化自己的权威——

义熙七年(411)二月五日,晋军攻破始兴城,斩杀起义军二号人物徐道覆;
六月二十五日,卢循被交州代理刺史杜慧度打败,投水自杀;
义熙八年(412)十月份,刘裕以迅雷之势解决了与自己长期作对的荆州刺史刘毅;
义熙九年(413)三月,刘裕于府中斩杀了对自己有异心的豫州刺史诸葛长民;
七月,晋军灭掉了立国八年的谯蜀国;

......

是的,刘裕是从军事上继续强化自己的威望,在建康城中以清除异己的方式进行排雷。在军事取得了一定成就,朝中与自己作对的实力派被清除之后,此时的刘裕才算真正控制了东晋王朝的命脉。

世族门阀只能认命,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交给了自己内心并看不上的刘裕。就像当年,世族门阀不得不向曹魏低头一样。

此时,刘裕的身份又多了两个标签:大将军、扬州牧

到这时,刘裕才真正敢将手术刀对准世族门阀,实现自己改造晋朝的报复。

是的,刘裕接下来干的事就是:义熙土断

直接对世族门阀的既得利益动手。

/
推荐阅读:
手拿不如刘备的牌,刘裕怎么就能成功逆袭?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