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人,在允许范围内,越生猛越好

 象飞 2023-03-28 发布于北京
Image

复仇韩剧《黑暗荣耀》落下帷幕,观众的爽感仍在继续。

就像此前的国产扫黑剧《狂飙》高开疯走一样,戏里戏外,我们对高启强和张颂文本人的关注,热度不减。

相对于正义和光明,这两部剧更能击中我们的是黑暗以及复仇的力量。

剧中人物的故事,离绝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很远,很多道德和法律上的违规自不必说;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经历,的确能在精神上隐隐地贴合我们,让人大呼过瘾,感到振奋。

原因有二:一是,黑暗的部分,每个人本身就具有;二是,本身就具有的,活不出来。

虽说普通人身上没有那么多现实的仇可复,但是与复仇相关的恶、黑暗、攻击性等太压抑,会使一个人的活力丧失,快意恩仇不能。

Image

活出自己,先承认人性中的恶

没有一个人完全善,也没有一个人完全恶。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

在《黑暗荣耀》中,即便朴妍珍恶贯满盈,但在面对放学回家的女儿时,还是急三火四掐灭了嘴里正抽着的香烟,担心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如果没有高中被霸凌的经历,文东恩可能一直与自己喜欢的音乐和绘画相伴,长成一个善良美好的人。

她的恶,是由霸凌五人组激发出来的彻底复仇。

我来野蛮拆解一下“恶”字,把它组成一个新词就是“亚心”。如果善是“冠心”,那么位居第二的就是恶了。

所以,善恶都是心的属性,是相伴相生的一体两面。

教育或宗教总是鼓励人们向善,这本身不是问题。

但一味把攻击性的部分排除自我之外,就缺乏了本性的重要力量,其实是会让人更加走向分裂的,更谈不上活出自己,人就压抑。

弗洛伊德对压抑的内容给出这样的诠释:自我关注现实和安全,超我关注道德和惩罚,两者联合起来禁止让冲动进入意识。

假设生活中有些人从未展现出任何“坏”的迹象,总是弃自身的利益于不顾去成全他人,那就可以断定,TA正在与体内的攻击性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

相对而言,压抑有时,允许有时,才是一个人健康的社会控制形式。

人们在满足欲望和释放攻击性的过程当中不需要完全压抑,而是经过调协,既能达成满足,又避免了原始的冲动所造成的破坏性。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看上柜台里漂亮昂贵的首饰,要想法努力赚钱去买,而不是直接抢劫。抢劫的行为就是原始的恶,不是象征的、升华了的攻击性。

压抑只能让人更加分裂,承认和释放攻击性会让人更完整。

借用曾奇峰老师的话:在法律允许的范围里,越生猛越好。

Image

攻击性压抑,是把对手看得太强大

《黑暗荣耀》剧中,有一个存在感极低的小角色金京兰,在东恩被霸凌的时候,因为恐惧,她选择了旁观。

在她甩开东恩的求助之手后,想不到自己成为了下一个被霸凌的人。

毕业后她是五人组的小跟班,白天当服务员,晚上就睡在杂物间,还要忍受性骚扰。

虽然她的仇恨并不少,但勇气却少太多。

再次见面时,金京兰只能仰望东恩,直到最后才借助东恩带给她的一点力量,为杀死恶人孙明悟补了最后一刀。

德国作家黑塞在他的著作《德米安》里写道:

“我们生来不应该害怕某人,如果你害怕了某个人,那是因为你赋予了他强大的力量。你做了错事,正好让他知道了,于是他就能掌控你。”

作为一个人,金京兰骨子里没有攻击性吗?当然有。

只是她无意识把攻击性投射给了恶人,把恐惧全部留给了自己。恶人本身就作恶多端,这时我们再添一把柴,罪恶的火光就更加烈焰冲天了。

比起被家暴的大婶和东恩,金京兰的遭遇,是被霸凌者的另一种人生。忍气吞声还是奋起反抗?她们的选择截然不同。

同样,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继续陷入无力痛苦还是活出攻击性?

如果选择前者,就会很被动地走在一条由他人引导的自我之路上。

Image

也不必把别人看得太弱小

对于每个人来说,能够意识到自己对攻击性的恐惧以及克服这种恐惧,是十分必要的。

举个例子:不少人对自己向别人提出需求这件事,有很深的羞耻感。

我有位女性朋友,在工作上是一把好手,为人低调,任何麻烦到她手里都能春风化雨,客户和领导对她都很满意。

某天她突然提出辞职,所有人都很诧异,老板再三挽留并追问原因。

原来,她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划水的鸭子,表面淡然镇定,底下奋力拼命;她认为自己应该得到更高的经济回报,但始终没等到公司主动加薪提职。

在她心里,要求加薪可能会惹怒老板,或者相当于给老板出难题,都是攻击别人的表现;并在潜意识里想象,别人会在她的攻击之下粉身碎骨。

她不知道,这是自恋在作祟。

结果,老板当场决定加0.5倍工资给她,许诺一年后升职。

再次让人意外的是,一般人会为自己达成目的高兴,当初她害怕别人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提出辞职,如愿以偿之后,反而惴惴不安了。

可见,她还在为“攻击”了老板感到愧疚,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释放攻击性之后的人格饱满。

Image

要活出来,必先摧毁

文东恩在剧中有段极具深意的台词是:“有些仇恨就像思念之情,无法摆脱。”

很多人熟悉心理学当中“强迫性重复”这个概念,意指人们在难以觉察的情况下,不断重复以在原生家庭里面习得的模式行事。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活不成想要的模样,其实就是对内在父母的无尽思念和忠诚。

另一段出自《德米安》的金句:“飞鸟奋力欲破壳而出,蛋壳即世界。欲新生者必先摧毁世界。”

霸凌是文东恩的蛋壳,她摧毁了这个蛋壳。完成复仇后,准备自杀的剧情隐喻的是她也将摧毁旧蛋壳中的自己,而后重生。

回到生活里,普通人的“复仇”是什么?就是挣脱旧有的束缚,活出攻击性,全力绽放自己。

很多东西不是我们能选择的,不管拿到什么样的生命剧本,首先要去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把这个信念作为一道光芒照进自己的“复仇”人生。

作为普通人,摧毁旧世界的方式是,从无意识到意识,从意识到行动调整。

具体来说就是你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反思,有能力看清楚自己处在一个什么样的蛋壳之中,不能一下子挣脱,但可以一点点击碎。

每击碎一点,就有新的空气进来,自我就舒展一些。

就像我的朋友那样,她说那天涨红了脸跟老板说出辞职理由,简直就是大型社死现场。

虽说提要求的羞耻感还在,但是多了新的体验就是提要求不仅可能被满足,而且双方都因此安然无恙,不会“弄死”谁。

话说回来,即便要求不被满足,也实现了攻击性向外的动力释放,这才是根本可贵之处。

经常有人问,到底什么是健康的人格?

简单说,就是能放弃非此即彼,整合好与坏,允许自己和别人但行好事,更允许攻击力量的发生。

德米安对彷徨少年辛克莱说:“我们除了对上帝膜拜之外,也要对魔鬼致意;或者我们必须塑造一个包含魔鬼在内的上帝。”

在成为自己的这条路上,也许充满了痛苦,也并不愉快,但始终值得。

作者: 徐亚辉,二级心理咨询师,UM心理主笔;做人性的观察员与理解者。


编辑 | 花花


UM心理首发新课《婴儿的心智暨婴儿观察初级训练营》

报名请扫码咨询助理

【今日互动】

我们新开了一个亲子问答小栏目,邀请育有0~7岁婴幼儿的家庭用户向付丽娟老师及UM咨询师提问,会以直播或短视频的形式作答。越早期的问题越严重,而干预越早越有利,我们希望能以这样的方式为家长和孩子尽一份力。

提问方式:在文章下方留言即可,也可以在公众号对话框内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