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尔干之旅(6)——马其顿

 上官子木 2023-03-28 发布于北京

 上官子木     文/图

   马其顿不临海,是个内陆国家。马其顿的邻居也不多,就4个:东邻保加利亚,南邻希腊,西邻阿尔巴尼亚,北邻塞尔维亚。马其顿地形多为山地,瓦达河贯穿南北

     马其顿不仅是前南斯拉夫6个加盟共和国里最穷的国家,而且也是全欧洲最穷的国家之一,但这个又小又穷的国家却拥有令人惊艳的美,而马其顿的美中之最当属奥赫里德湖。 

     毫无疑问,奥赫里德湖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不仅如此,整个奥赫里德市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11世纪初,奥赫里德市是马其顿中世纪时的塞缪尔王国的首都,当时的城堡至今仍被完好保存。在拜占廷时代,奥赫里德因为拥有365座教堂和修道院而著称于世,现在保存下来的有23座。

     我们到达马其顿的奥赫里德市时正值中午12点,所以先吃午餐,就餐的餐馆就在湖边。吃的是西餐,对我来说,可吃的东西不多,犹如减肥餐。不过,这家西餐馆的装潢很文艺,满餐馆都是乐器。餐厅的门口还有个钢琴师在弹奏钢琴名曲,显然这个餐馆是以音乐为主题。午餐之后逛奥赫里德的古街,逛完古街乘船游湖。

     看到奥赫里德湖不禁感叹:真是一个值得久住的好地方!山与水相比,我更偏爱于水。马其顿的奥赫里德湖看上去比斯洛文尼亚的布莱德湖更美,布莱德湖的水是碧绿色,湖面比较静谧;奥赫里德湖的水是幽蓝色,湖面比较灵动。奥赫里德湖的灵动感展现在水的颜色多变,以及水中倒影的层次丰富。

     9月中的马其顿35度,不过没有北京的35度难受。一向怕热的我,并没觉得难以忍受,因为是在湖边,仅仅是有点晒而已。

     奥赫里德的古罗马剧场坐落于塞缪尔王城堡脚下,靠近奥赫里德山坡的上城门,从这里可以远眺奥赫里德的湖光山色。该剧场建于罗马帝国统治时期,是马其顿现存的唯一的一座古罗马剧场,不过只有下半区座位得以保存下来。

     离开奥赫里德之后,我们驱车前往马其顿的首都斯科普里,当晚入住斯科普里。在斯科普里的游览内容主要包括:马其顿广场、瓦达河大桥、古集市街、St.Spas教堂、穆斯塔法·帕夏清真寺、卡拉城堡、特雷莎修女纪念馆等。

     早饭后步行到马其顿广场,这个广场很气派,有亚历山大一世的雕像、喷泉,周边还有一系列建筑,有座像国会大厦一样壮观的建筑,一问导游,才知仅仅是个博物馆。马其顿广场连接着建于15世纪的瓦达河大桥,而瓦达河两岸又有一大片壮观的建筑群。听导游的介绍,这个广场及周边的建筑群都是4年前新建的,因为花钱太多,人民群众很不满。然而,从发展旅游业角度看,这个广场和周边的建筑群还是挺能为马其顿加分的。

     斯科普里的古集市街就在马其顿广场附近,古集市直译是“旧巴扎”,据称这是欧洲第二大的具有土耳其风格的集市,而第一大的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我至今清晰地记得伊斯坦布尔的那条繁华无比、热闹非凡的古集市街,而斯科普里的这条古集市街不仅规模小多了,商品也少多了。

     卡拉城堡是古罗马时期的建筑,位于瓦达河左岸,建于公元6世纪初,从城堡上可以俯览整个斯科普里市。据导游的介绍,卡拉城堡里面的大石块是公园4世纪的,外围墙是公园11世纪的,那时的马其顿是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

     斯科普里的古迹很多,还有15世纪建造的清真寺,16世纪时被改为东正教的教堂。在教堂里面还有19世纪的木雕,以及很多耶稣、圣母像,可惜不让照相。

     马其顿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曾经隶属于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南联邦,历经罗马人、希腊人,土耳其人、斯拉夫人的统治,致使遗留下来的建筑呈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从而使斯科普里整个城市风貌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征。

     在斯科普里的行程中还有参观特雷莎修女纪念馆。特雷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出生在马其顿的斯科普里,主要业绩是为印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因其一生致力于消除贫困,于1979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她是马其顿人的骄傲,更是斯科普里人的骄傲。

     我们在斯科普里当日的午饭是吃中餐,这家中餐馆的装潢特色是中国红。迎接我们的首先是一位年轻漂亮的马其顿姑娘,一开口说的是流利的汉语,令我感到很吃惊,心想这家中餐馆的服务员居然是会说中国话的马其顿姑娘。第二看到的是一个中国大妈,我想当然地认为这是餐馆的老板娘,可等我听了她的一番介绍之后就更吃惊了,原来那位马其顿美女才是这家中餐馆的老板娘,而这个中国大妈是老板娘的婆婆。瞧眼前这马其顿美女的苗条身材,真看不出她已经是3个孩子的母亲了。

     在餐馆里热情招呼我们的中国大妈来自咱们中国的东北,很爱说话,她给我们讲述了儿子和儿媳妇的故事。她儿子当初在国内既没上大学也没工作,到马其顿打工时认识了这位马其顿姑娘。两人结婚后,是儿媳妇想到了开个中餐馆,而餐馆装潢的中国风也是儿媳妇设计的。这位我们中国的儿媳妇来过中国,对中国的文化有相当的了解。他们这家中餐馆办到如今已经有15年了,前几年没什么生意,坚持到今天,生意越来越好,因为中国人来马其顿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小两口继而又开了一家分店,儿子负责那家分店,这边则是儿媳妇主管。

     中国东北大妈对儿媳妇赞不绝口,说儿媳妇又漂亮又能干;又说马其顿的女人很少有能干的;还说儿媳妇是大学毕业,在马其顿上的大学相当于中国的北大清华。我忍不住问了一句:她怎么就看上您儿子了?东北大妈特自豪地回答:我儿子帅呗!听她这么夸,我们大伙异口同声地要求看相片,于是东北大妈把儿子一家5口的好几大本相册都拿来给我们看。一看相片才发现,东北大妈的儿子一点都不帅,小眼睛一条缝,最关键是气质不行,整个就是一个中国东北农村土小子形象,倒是把才貌双全、气质尤佳的洋媳妇衬托得更出众了。此时我不禁联想到咱们国内农村的小伙子娶媳妇难,中国政府真应该开展劳务输出,把难于娶妻的小伙子输出到国外女多男少的国家。

     说实在的,以前从来没注意过马其顿这么一个小国,不来这里还真想不到,马其顿是一个物价低、风光好、很适合定居的地方。当然,马其顿的社会稳定也是最近10年刚实现的。

     古代马其顿曾先后隶属于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地理上的马其顿地区现在分属于三国:马其顿共和国(曾属于塞尔维亚),称瓦尔达尔马其顿,属于保加利亚的部分称皮林马其顿,属于希腊的部分称爱琴马其顿。也就是说,古代的马其顿版图现在被一分为三。在马其顿共和国的主要民族为马其顿族(64.18%),阿尔巴尼亚族(25.17%),土耳其族(3.85%),吉普赛族(2.66%)和塞尔维亚族(1.78%)。

     在前南联邦时代,铁托是以减少塞尔维亚版图及人口的方式来平衡各民族间的关系,1946年铁托将隶属于塞尔维亚的马其顿地区从塞尔维亚分出,使马其顿成为南斯拉夫的一个加盟共和国。

     1991年9月17日马其顿与南联邦和平分手,但马其顿有别的麻烦,第一个麻烦是与希腊爆发国名争端,希腊因境内也有叫马其顿的地方,所以不许马其顿用这个国名,最后是马其顿妥协,于1993年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名义加入联合国,希腊也最终在1995年解除对马其顿共和国的经济封锁。第二个麻烦是民族矛盾,起因于1999年爆发的科索沃战争。当时近40万阿尔巴尼亚族难民从科索沃涌入马其顿,加剧了马其顿境内阿尔巴尼亚族的分离倾向,并于2001年爆发了马阿两个民族之间的大规模武装冲突。2001年3月2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支持马其顿政府,谴责阿族极端分子的暴力行动。北约和欧安组织也发表声明,表示支持马其顿的安全、稳定和领土完整。此后,在近10多年来,马其顿不仅社会比较稳定,而且成为欧洲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

     马其顿的本届政府于2011年7月24日成立,我很惊讶于这个国家的首脑都相当年轻。现任总统和议长都是“60后”,总理更年轻,是个“70后”。三人均毕业于斯科普里大学,都是本国自产的人才。

     游览完前南斯拉夫的6个国家之后,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当年同属于一个南联邦的这6个国家分属于两种不同文化,而文化上的划分主要是取决于地理位置。由于斯洛文尼亚人和克罗地亚人经过数个世纪与近邻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的交流,所以同属于欧洲的主流文化,而塞尔维亚人、波黑人、黑山人、马其顿人更多地是与近邻土耳其交流,所以受土耳其文化的影响更大。土耳其位于欧亚交界处,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土耳其虽地域被划分在欧洲,而文化却与亚洲的东方文化更接近。也就是说,前南联邦的这6个加盟共和国分别属于两种差异相当大的文化,这意味着南斯拉夫最终的分崩离析有着文化因素上的必然性。


奥赫里德湖


奥赫里德街景





奥赫里德的古罗马剧场

墙上布满乐器的西餐馆斯科普里的马其顿广场

马其顿广场的雕塑


广场周边的建筑群

通向马其顿广场的瓦达河大桥

卡拉城堡

斯科普里的清真寺


斯科普里的教堂

特雷莎修女纪念馆


青年时期的特雷莎修女

斯科普里的古集市街






马其顿儿媳与中国婆婆

中国东北新郎和马其顿新娘

前南斯拉夫6国的版图

注:此文图首发上官子木新浪客2015-12-01 23:43:5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