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鄂州“民间无闲草,用对皆是宝”的蛇泡子

 取经的兵 2023-03-29 发布于湖北

许多从鄂州农村长大的人,肯定都有关于蛇莓的记忆。蛇莓,就是一种红红的果子,酷似野草莓,但长相形状却是草莓的五分之一的野果。

形如其名,蛇莓的学名却是叫做野草莓,而蛇莓只不过是它的别名,除此之外蛇莓还有蛇泡草、龙吐珠、三爪风、鸡冠果等诸多其它名称。

蛇莓之所以被取了个这样独特的名字,是因为它在对居住地要求方面与蛇兴趣相投,生命力极强的它对生长环境不挑剔,草地上、路边、田埂、山坡的杂草丛中都能生长,而且一长就是一大片,而这恰恰是蛇虫经常出没的地带,或因有蛇出没之地多莓而来,抑或因可敷蛇咬伤而来,于是望蛇生义,故称其为“蛇”莓。

不过,我们小时候从未见过蛇吃蛇莓的情形,因而对此说法总是有些半信半疑。因蛇莓贴地蔓生,叶丛茂密,偶有蛇类伏身其中,那是有可能的。

其实,蛇莓的花朵、果实和叶子有很鲜明的特性,是一种非常好辨认的植物。百科全书上说蛇莓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其叶子是三片的,藤蔓是匍匐在地上的,全株都有细小的绒毛,会在5-8月份会开出小黄花,之后就会结出红色很像草莓的果子,颜色非常的艳丽。

不过,根据我小时候在鄂州亲身体验,这个红红的“果子”其实不是蛇莓真正的果实,而是它的花托。而“花托”上的芝麻粒儿一样的小硬颗粒,才是真正的果实。而且经常可以在它的叶子上看到像人吐的痰一样的白白的痰液,大人们总吓唬我们说是蛇吐的口水,甚至被大人们警告,还说这蛇莓果子有毒,千万不能吃的。所以,小的时候都怕怕的,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们又总不信邪,每次都会以身试法去偷摘果实来尝尝。

当然,吃过蛇莓人都会后悔,因为它真的不怎么好吃,也就是那一点点芝麻粒上有股淡淡的甜味,比其树莓、覆盆子的味道差远了,而且还没有什么水分,要是一不小心一口咬到红色圆球状的假果实,就会非常涩口难以下咽。

由此看来,蛇莓确实去大人们所说的是有毒的,因毒性却非常小,对我们人类的危害基本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即使如此也要千万注意不能大量的食用,如果吃得太多了,毒素累积起来了,对身体健康还是会造成损害的。严重的会出现头晕、呕吐,或者是腹泻等症状。

关于这一点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约公元533-544年)中就记载蛇莓有毒“就地生蔓,长数寸,开黄花,结实如覆盆而鲜红,不可食者。”

鄂州“民间无闲草,用对皆是宝!”有些看似毫无用处的野草也有它自身生存的价值。比如这种五叶蛇莓,很多人听到它的名字就害怕,却不知道它价值珍贵,事实上它却是一味防病治病的中药材。

蛇莓全草可入药,其性味甘、苦;寒,在很多医书典籍上都有记载,比如《名医别录》、《日华子本草》、《本草纲目》、《四川中药志》、伤寒类要》等等,很多,不一一列举,它对于清热,凉血,消肿,解毒、烧伤、烫伤、跌打损伤和蛇虫咬伤都有一定的作用。

关于蛇莓还有一个神话传说,相传在上古时期古鄂州之地的三苗部落,因为当时粮食短缺,人们物资匮乏,很多人为了生活所迫便在无意间吃了蛇果,由于传闻说蛇果是只有神灵才可以享用美食,当凡人偷吃蛇莓的事情被神灵知道后竟然勃然大怒,于是便诅咒吃过蛇莓的人成为一个半人半妖的怪物,当然肯定是吃多了蛇莓中毒症状。

虽然,这个神话故事也给蛇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但是,从侧面说明蛇莓确实不宜过量食用,不然积少成多真有中毒的危险,一旦毒素在体内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头晕、恶心、腹泻等症状,最后就变成被诅咒怪物。所以在野外见到它时,一般浅尝即可。

关于蛇莓的具体贡献,还得要感谢后世东晋明医抱朴子葛洪,其一生大半时间都在现在鄂州葛店一带遍采摘蛇莓等草药炼丹制药救济当地的黎民百姓。

蛇莓除了特殊药用价值外,还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蛇莓具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各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E含量比较高,还有多种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以及三萜类、黄酮类、苷类、香豆素类、甾醇类等,营养价值特别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