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的这项研究,让中医药研究领域首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平凡橙子Cc 2023-03-29 发布于贵州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以下简称“采集工程”)于2010年正式启动,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科协牵头联合11家部委共同实施的一项科技历史人文工程。十余年来,已有近六百位老科学家接受采集,全国上百家单位投入采集工作,累计获得实物原件14万余件、数字化资料近34万件,音频资料近56万分钟、视频资料近47万分钟,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类型最广泛的科学家珍贵历史资料收藏工程,以及从事中国现当代科学史和科技人物研究、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是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重要载体。本文系根据“采集工程”历史资料整理而成,在“中国科学家”公众号等平台发布,以飨读者。

“你看,煎药的方法,我都写在这里了,你煎药前一定要看!”“吃药期间一定要忌口,药也不要中断,有什么问题记得来找我。”

这些详细的嘱咐,在这位国医大师的诊室里经常出现。自26岁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以来,他就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中西医结合事业。在他的带领下,历经数十余年艰苦攻关,“活血化瘀”研究形成了富有创新特色的理论体系,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位院士,就是我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

文章图片2

陈可冀院士

1930年,陈可冀出生于福州的一个书香门第。当时,他家附近恰好有一家医院,耳濡目染下,从医的理想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1949年,陈可冀考入福建医学院。以优异成绩毕业后,留在福建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成为一名内科医生。

文章图片3

1954年,陈可冀福建医学院毕业照

1956年,陈可冀积极响应国家“西医学习中医”的号召,来到北京进入刚成立的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学习中医。他白天跟随老中医出诊,夜晚参加学习班上课,如饥似渴地阅读中医经典。随着学习的深入,他慢慢意识到中西医并非对立的医学体系,完全可以互为取长补短,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世界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逐步上升,美国等发达国家纷纷开展针对冠心病的研究。1970年,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全国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对冠心病的防治研究。而这,也成为了陈可冀工作转型的重要节点。

1971年,北京地区防治冠心病协作组成立,陈可冀加入其中。为了突破冠心病这一难关,陈可冀向当时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多名老中医学习,同时不断翻阅古籍古方,寻找着相关记载。并逐步了解到,冠心病就是血液不通,是“血瘀”。而上至秦汉,下至元、明、清,各家学说都有关于血瘀法的记载。

只要清除淤血,心脏就可以重新供血供氧,这为陈可冀和研究团队带来了思路。在研读张仲景、李东垣等古代医家的多部著作后,他们从9000味中药中,筛选出150种活血化瘀的药材,结合治疗经验,进一步挑选出30多种。3000多个日日夜夜里,陈可冀和团队点着煤油灯,常常工作到夜里12点后。

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陈可冀取诸家所长,首先倡导“本虚标实,血瘀贯穿发病过程”是冠心病的病因,治法上则提出“三通”“两补”原则的治疗思想。陈可冀强调,要注意温通药不宜过用、久用,尤其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其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证,过用、久用易耗伤气阴,必要时宜通补兼施或通补交替应用。

文章图片4

1970年,会诊心脏病人(左一陈可冀、左二

郭士魁)

1981年,团队开展了国内第一次中医药临床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将30味中药最终确定为5种,形成冠心二号方。随后的实践证实,用中医的活血化瘀法对冠心病进行诊治,其有效率从70%提升到88%,这一方法也成为国内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

在通法应用方面,他与郭士魁研制了由芳香温通药物组成的宽胸气雾剂,之后又改进了抛射剂,经多中心临床验证,确认其效果良好。

在病理病机研究上取得重大成就后,陈可冀根据数十年的临床经验,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机特点创立了终末期冠心病基本方——愈梗通瘀汤。他认为,血瘀证贯穿了冠心病发病的整个过程,而活血化瘀法就是冠心病治疗的基本治疗法则,但又不能忽视痰浊湿阻,则往往需要祛痰化浊与活血化瘀并重。该方具有扶正益气生肌、化瘀抗栓通脉、行气活血定痛、通腑降逆、化浊祛湿之效。临床实践以及小样临床研究皆表明,该药方对冠心病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文章图片5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证书

由于在治疗冠心病领域的卓越贡献,2004年,陈可冀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一等奖,这是中医药研究领域自1984年国家始颁科技进步奖以来,第一次获此殊荣。国家奖励办的公示文件中如此评价到:“血瘀证是中医常见证候,中医理论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常见重要病证。'活血化瘀’是中医重要治法。深入研究'血瘀证’与'活血化瘀’,对于提高中医学术水平与临床疗效,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陈可冀认为,大多数人对中医还是不了解,没有亲身体会到益处,要在逐渐发展中去认识中医的优点。如今,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的研究学派已经形成,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制定了现代活血化瘀学派传承创新与发展的战略目标。几十年来,陈可冀培养师承人员、博士、博士后等百余名,其中包括美国、加拿大、韩国、新加坡等国的一批研究生。

文章图片6

2005年,中医研究院成立50周年留念(右二为

陈可冀)

近些年来,伴随着年事已高,陈可冀不再对外出诊。但他仍在为推动中医药学时代性的转化不断奔走。对中西医结合的未来发展,他一直充满信心,“传统中医学是古而不老,旧而常新,永远富有生命力的。”“我希望今后的中医发展道路中,能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中西医学有机结合,跨文化认同彼此的优势和特点,优势互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精髓,提高临床疗效。”

文章图片7

陈可冀

(1930.10-)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参考文献:

[1]李嘉茜 吴小平 白瑞娜等.陈可冀国医大师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终末期冠心病[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0(13):2305-2308.

[2]马晓昌.陈可翼教授治疗冠心病临床经验介绍一祛浊利湿与活血化瘀并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5):441-442

[3]陈可翼 史大卓 徐浩等.冠心病稳定期因毒致病的辨证诊断量化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3):313-314

文章图片8

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