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恭城瑶族自治县的来历

 让快乐伴你一生 2023-03-29 发布于山东

       秦时属桂林郡之临贺(今贺州地区)。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苍梧郡,临贺分置为临贺、富川、荔蒲三县。恭城属苍梧郡之富川县。三国时,吴末帝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富川县又分置平乐县,恭城属始安郡之平乐县。隋大业十四年(618年),萧铣称梁帝,置桂州,分平乐地,置茶城县,茶城名字由茶江而来。此为建县之始。唐武德四年(612年)萧铣置平乐州治,改茶城为恭城,希冀这里百姓“恭顺、诚服”。唐贞观八年(634年),改乐州为昭州。五代、宋沿唐制。元大德五年(1301年),升昭州为平乐府,领平乐、恭城、立山、龙平四县。明、清沿袭元制。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制设道制,恭城属桂林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10月废道,恭城直属广西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置平乐行政督察区,恭城县属平乐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11日,恭城解放,平乐行政督察区改为平乐专区,恭城县属平乐专区。1958年撤平乐专区,改属桂林专区。1971年桂林专区改称桂林地区,恭城县隶属桂林地区。1990年2月3日,撤销恭城县,设立恭城瑶族自治县。1998年8月27日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地级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隶属桂林市。

周渭祠,恭城人称它为周王庙或嘉应庙。它建于明朝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清朝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重修,是祭祀北宋监察御史周渭的祠庙。据《宋史》记载,周渭是恭城县路口(炉口村)人,生城残唐五,卒于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赐同进士出身,宦至侍御史。恭城旧县志载,他曾关心家乡人民的疾苦,奏请朝廷税赋,竭力开发民智,兴办乡学。因他一生廉洁奉公,颇有政绩,死后被朝廷敕封为"忠祜惠烈王",家乡百姓感恩德,捐款为他建庙、塑像,周渭祠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由戏台(毁于三十年)、门楼、大殿、后殿及左右厢房组成。现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月桃花盛开的时候,恭城县大岭山上漫山遍野的桃花,争相怒放。大岭山的桃花有两色,一是细嫩粉红的,一是耀艳鲜红的,两相交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