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韬光养晦 【拼音】 tāo guāng yǎng huì 【释义】 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出处】 《旧唐书.宣宗记》:“常梦乘龙升天,言之于郑后乃曰:'此不宣知人者,幸勿复言。’历大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解释:皇上常常梦见乘龙上天,向母亲郑皇后告之,郑皇后于是对他说“:这个梦不应该让旁人知道,希望你不要再说。”经过大和、会昌两朝,对事情愈加隐晦不露,和大家在一起时,不曾说过做梦的话。 【近义词】 韬光用晦 韬光晦迹 养晦韬光 杜门不出 韫匵藏珠 闭门不出 【反义词】 锋芒毕露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地方豪强势力的崛起,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兼并。曹操征讨吕布,在下邳时围困吕布,并将其生擒。刘备重新与妻儿团聚,于是跟随曹操回到许都。曹操表荐刘备为左将军,对他十分礼遇,到了出门同乘一车,饮宴同坐一席的地步。 有一天,曹操一个人喝着闷酒,想了半天,请刘备来喝酒聊天。刘备很高兴,曹操请我喝酒,不容易啊;另一方面心里也发毛,为什么请我喝酒?喝酒时最容易漏嘴,得小心点。有些人虽然一度贫困潦倒,但依旧掩盖不了他的大贵之气,刘备就是这样的人。 曹操跟刘备聊得很开心,问了刘备一个问题:“玄德兄,你说这年头谁是英雄?” 刘备心里想:“我肯定是英雄,只是现在不得已。”但刘备不敢说,说了,要被曹操杀害。刘备想了想,就跟曹操打起了酒官司,顾左右言其它。绕了半天,曹操有些不耐烦,端起一杯酒喝完说:“别绕了!这年头真正的英雄人物就是你跟我。” 天上“轰隆”一声打了个巨雷。 刘备呆呆地看着曹操,筷子掉到了地上,一支筷子在地上弹了一下。曹操正用袖子擦胡子上的酒,听到了筷子落地又弹起的声音,就问刘备:“怎么啦?” 刘备赶紧把筷子捡了起来,顺口说了句:“这么大的雷,吓死我了。”曹操哈哈一笑:“大丈夫怎么可以怕雷呢?”刘备赶紧接口:“孔子是圣人,他也怕打雷,别说我了。” 此时张飞关羽两人怕曹操会杀刘备,闯了进来。见刘备没事,关羽连忙掩饰说自己来舞剑助兴。曹操说:“这又不是鸿门宴。”然后斟酒让他们压惊。 后来三人一起出来,刘备说:“我在曹操的地盘上天天种菜,就是要让他知道我胸无大志,没想到刚才曹操竟说我是英雄,吓得我筷子都掉了。又怕曹操生疑,所以我就说自己怕打雷掩饰过去了。”关羽张飞佩服得不得了。 【造句举例】 当年那个只懂得锋芒毕露的少年经历三年自我催眠式的失忆后,已经学会了如何隐忍,不露圭角,懂得韬光养晦才是王道。 聪明外露,不如智慧深藏:做个糊涂的精明人,韬光养晦,大智若愚。示弱巧妙地隐藏自己实力,得意不要忘形。抓小放大,难得小事糊涂有前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