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1330

 毕天增 2023-03-29 发布于黑龙江

1330-3

七月十二日还金陵散原别墅,雨中遣兴

下车日脚黄,穿郭云容暝1)。此来忘凋残,草树粘天润2)。牛驴卧作行,鸟乌噪成阵3)。枝头缀蜂房,微漏笳鼓竞4)。睥睨喋血地,绿茸换馀烬5)。一线豁溪光,秋气破胎孕6)。窈窈峙吾庐,门题烛衰鬓7)。踞榻减喘汗,徐抚生尘甑8)

【笺注】

七月十二日(9月1日),陈三立从上海回到金陵散原别墅,雨中疏散心中的思绪,写下三首五古。三诗所写,是天晚至别墅,第一天晨起步别墅和第二天夜雨早起所见。

第一首,描写一路回到散原别墅所见的绿意、田园风光,以及战痕已无却仍有战争气氛的状态。

1)“下车”二句:下车来,日光透过云层,光线昏黄,飘过城郭的云也暗下来。

日脚”,太阳穿过云隙射下来的光线。唐岑参《送李司谏归京》诗:“雨过风头黑,云开日脚黄。”

云容”,云的形状、状态。唐温庭筠《太液池歌》:“平碧浅春生绿塘,云容雨态连青苍。”

2)“此来”二句:这次来,不见草木已凋残,青草树木连天的滋润。

粘天”,连天。宋黄庭坚《次韵奉答存道主簿》:“旅人争席方归去,秋水粘天不自多。”

首四句,写下车到西山,所见雨中连天绿色。

(1)“牛驴”二句:牛与驴成行地卧着,成阵的乌鸦鼓噪着。

    鸟乌”,即乌鸦。《左传·襄公十八年》:“师旷告晋侯曰:'鸟乌之声乐,齐师其遁。’”杨伯峻注:“鸟乌祗是乌。”

4)“枝头”二句:树枝头悬挂着蜂巢,微微传来争相吹奏的军乐声。

笳鼓”,笳声与鼓声。借指军乐。唐韩愈《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一:“秋天笳鼓歇,松柏遍山鸣。”

从第五句“牛驴卧作行”到第八句“微漏笳鼓竞”,描写村落的田园景色,但也有驻军的号声。

5)“睥睨”二句:斜眼看着杀人流血的地方,战火的馀烬变得绿茸茸。

睥睨”,斜视。有厌恶意。《淮南子·修务训》:“过者莫不左右睥睨而掩鼻。”

喋血”,形容杀人流血很多。《史记·魏豹彭越列传论》:“席卷千里,南面称孤,喋血乘胜日有所闻矣。”

6)“一线”二句:溪流如一条线,豁然闪亮,秋天的气息孕育而出。

胎孕”,犹孕育。明胡应麟《诗薮·周汉》:“予窃谓后世之文,鼻祖于夏;中诗胎孕于商也。”

从第九句“睥睨喋血地”到第十二句“秋气破胎孕”,写旧日战地也变绿,秋色初现。

7)“窈窕”二句:我的别墅,娴雅地相对伫立,门上的题额对着我衰老的鬓发。

窈窕”,娴静貌;美好貌。《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窈窕,幽閒也。

8)“踞榻”二句:伸腿坐在床上,平息着气喘流汗,慢慢地抚摸着蒙尘的锅。

踞榻”,伸腿坐于床榻。明邵宝《见五老峰》:“坐客眼青高踞榻,飞仙鬟碧浅笼巾。”

诗的最后四句,写回到别墅的心境:既有久回的忆旧又有衰老的感觉。

离披野卉花,丛发满庭院1)。凤仙三尺强,繁朵益娇颤2)。眼明辟户初,步廊景气变3)。华鬘璎珞光,一一菩萨面4)。乱馀四立壁,点缀金碧眩5)。小雨香从风,仰空白嗽咽6)。客还剧迷惘,神魂已受禅7)。天物故富予,饥肠更何恋8)。却对压山窗,蕉绿洗寸砚9)

【笺注】

    第二首描写别墅中早晨醒来,所见的院内绿意盎然,金碧秋色的美丽,感叹大自然给与自己的已是良多。诗写绿意、秋色,极富诗情。

1)“离披”二句:野花参差交错,一丛丛开花,遍布庭院。

    离披”,参差错杂貌。清姚鼐《杂诗》之一:“谁植高原树,花叶相离披。”

2)“凤仙”二句:凤仙花高过了三尺,花开繁密,又娇艳地颤动。

    凤仙”,草花,俗称指甲花或指甲草。元 萨都剌 《题吕城葛观》诗之二:“过客不知天畔月,小风吹落凤仙花。”

3)“眼明”二句:刚开窗户,使我眼前一亮,走在廊上,一步景色一变。

    景气”,景色;景象。唐杜审言《泛舟送郑卿入京》诗:“酒助欢娱洽,风催景气新。”

4)“华鬘”二句:有如头戴花环、颈饰珠玉在闪光,一一都像是菩萨的面容一般。

华鬘”,即花鬘。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普陀石》:“浙定海县有普陀岩石,有大力像,华鬘天然。”

璎珞”,用珠玉穿成的装饰物。多用作颈饰。《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其王者著法服,加璎珞,如佛像之饰。”

菩萨”,佛教名词。梵文菩提萨埵(Bodhi-sattva)之省,原为释迦牟尼修行而未成佛时的称号,后泛用为对大乘思想的实行者的称呼。

5)“乱馀”二句:动乱后的四面外墙壁,点缀得金黄碧绿,眩人眼目。

四立壁”,即家徒四壁,本意形容贫困。宋代黄庭坚的《寄黄几复》:“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此指院墙之壁

金碧”,金黄和碧绿的颜色。唐罗邺《上阳宫》诗:“深锁笙歌巢燕听,遥瞻金碧路人愁。”

6)“小雨”二句:小雨中,香随风来,仰面空中,自然地吞咽着香气。

    漱咽”,本意漱水而咽。明刘基《二鬼》:“结璘坐在广寒桂树根,漱咽桂露芬柏菲。”

    诗的前十二句,描写早上起来所见的崝庐的鲜花绿草的美丽景色。

7)“客还”二句:我这客人回来,特别地迷惑,心魂已如王位受禅让一般震动。

受禅”, 王朝更迭,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孔丛子·杂训》:“夫受禅于人者则袭其统,受命于天者则革之。”

8)“天物”二句:大自然的万物给予我的已经很丰厚,饥饿的肚子还贪恋什么?

天物”,大自然的万物。《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孔颖达疏:“天物之言,除人外,普谓天下百物鸟兽草木。”

富予”,给与我丰厚。富,使富,义如“富民”之“富”。

从第十三句“客还剧迷惘”到第十六句“饥肠更何恋”,感叹大自然给与自己的已是很多,不应有更多的贪念。

9)“却对”二句:回来面对绿色覆盖的窗子,小砚台映着芭蕉的绿色,如水洗一般。

压山窗”,被山色覆盖的窗户。压,覆盖。

尾二句,写归来赋诗书写,砚台上一片绿意映照的状态。

宵雨鸣屋廊,洪纤中宫徵1)。幽虫杂和之,一枕万籁起2)。垣枝乱馀滴,晓听谙睡美3)。扶头插钟阜,浅绿缝金紫4)。北阁钟鼓传,前溪帆楫驶5)。荒城歌哭气,曳向云光洗6)。送老亦奚为,裹我鸠声里7)。缅彼瀛海战,震发重译纸8)。孤几抱新凉,坐忘坤轴毁9)。且倚六朝山,衔觞看旋蚁10)

【笺注】

    第三首诗,描写夜雨中的美睡以及晨起所见的美好景色,使陈三立处于物我两忘的状态,但又难以忘却人间的苦难。

1)“宵雨”二句:夜雨击打在屋廊上,时大时小,如符合音乐节率一般。

洪纤”,大小,巨细。《文选·班固〈典引〉》:“铺观二代洪纤之度,其赜可探也。”张铣注:“言布观殷周大小之度,其幽深之迹亦可探究也。”

宫徵”,古代五音中宫音与徵音的并称。泛指乐曲。宋秦观《点绛唇》词:“月转乌啼,画堂宫徵生离恨。”

2)“幽虫”二句:暗处的昆虫杂乱地与它唱和,一个枕上,各种声响都传来。

    万籁”,各种声响。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唐杜甫《玉华宫》诗:“万籁真笙竽,秋色正萧洒。”

3)“垣枝”二句:院墙上的树枝,混乱地滴下雨后的雨滴,早晨听着,熟记着睡眠的甜美。

垣枝”,院墙上的树枝。宋李复《竹》:“影补颓垣缺,枝多暮翼留。”

睡美”,睡得甜美。唐杜甫《偪仄行赠毕曜》:“晓来急雨春风颠,睡美不闻钟鼓传。”

诗的前六句,描写夜雨中枕上听见的万种声音,令人睡得甜美。

4)“扶头”二句:喝着酒,面对矗立的钟山,浅绿中有金紫色的缝隙。

扶头”,指饮酒。唐姚合《答友人招游》诗:“赌棋招敌手,沽酒自扶头。”

钟阜”,指紫金山。唐唐彦谦《金陵九日》诗:“九重天近瞻钟阜,五色云中望建章。”

5)“北阁”二句:传来北极阁的钟鼓声,面前的溪水中有船只行驶。

北阁”,此指金陵北极阁。

帆楫”, 船帆和桨,泛指船只。唐陆龟蒙《和袭美新秋即事次韵》之二:“帆楫衣裳尽钓徒,往来踪迹遍 三吴 。”

6)“荒城”二句:荒城传来的歌哭气息,被拽向了云缝漏泄的日光,如遭雨水洗涤一般。

云光”,云层罅缝中漏出的日光。唐杜牧《商山麻涧》诗:“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馀家。”“云光洗”,指云光如雨脚洒下。

7)“送老”二句:送给我这老人又为什么?把我包裹着的,是斑鸠的叫声。

鸠声”,斑鸠声。宋真山民《春行》:“蕉叶卷舒雨,鸠声问答春。”

从第七句“扶头插钟阜”到第十四句“裹我鸠声里”,描写自己早上醒来饮酒,面对钟山,描写所见的景象与所感受到的各种声音。“送老亦奚为”,则是对大自然以各种景色、声音送给自己,感叹并不索取什么。

8)“缅彼”二句:想起那大海边的战争,辗转翻译的电报,传来爆发的信息。

瀛海战”,大海那边的战争。此指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

震发”,奋发,奋起。《国语·周语上》:“阳瘅愤盈,土气震发。” 韦昭 注:“震,动也。发,起也。”此指忽然而起。

重译”,辗转翻译。《汉书·平帝纪》:“元始元年春正月,越裳氏重译献白雉一,黑雉二,诏使三公以荐宗庙。”颜师古注:“译谓传言也。道路绝远,风俗殊隔,故累译而后乃通。”“重译纸”,指辗转翻译的电报纸。

9)“孤儿”二句:一张桌子,怀着新秋的凉意;,我物我两忘,忘记了大地的地轴毁坏。

孤几”,一张桌子。几,几案,桌子。

坐忘”,道家谓物我两忘、与道合一的精神境界。《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郭象注:“夫坐忘者,奚所不忘哉!既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者,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然后旷然与变化为体而无不通也。”唐孟浩然《游精思题观主山房》诗:“渐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

坤轴”,古人想象中的地轴。晋张华《博物志·地》:“昆崙山北地转下三千六百里,有八玄幽都,方二十万里。地下有四柱,四柱广十万里,地有三千六百轴,犬牙相举。”

10)“且倚”二句:就依靠这六朝的山吧,衔杯饮酒,看在磨盘上旋转的蚂蚁。

六朝山”,金陵为六朝古都,故称其地之山为六朝山。宋王圭《金陵怀古二首》其二:“六朝山色青终在,千古江声恨未平。”

衔觞”,犹含杯。引申为饮酒。晋陶潜《和郭主簿》诗之二:“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袂。”

旋蚁”,即“蚁旋磨”,语出《晋书·天文志上》:“天旁转如推磨而左行,日月右行,随天左转,故日月实东行,而天牵之以西没。譬之于蚁行磨石之上,磨左旋而蚁右去,磨疾而蚁迟,故不得不随磨以左回焉。”后以“蚁旋磨”比喻芸芸众生皆由命运摆布。

诗的最后用四句,表达自己处于世界大战中的环境中,在崝庐物我两忘,可以衔杯饮酒,观看人间众生如磨盘中的蚂蚁。说白了,还是对人间苦难充满了悲悯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