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润溪生||梁启超先生为西医“辩护”

 萧十一郎1993 2023-03-29 发布于江西

据记载,从1924年开始,梁启超无意间发现自己的尿中带血,但开始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他继续忙写作事业。大约两年后,症状逐渐加深,他终于撑不住了。最后在北京协和医院被诊断有恶心肿瘤,随后便接受肾脏切除手术,但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并未能有效治疗。虽然西医未能治愈任公本人,但他即便在临死前,也对西医充满信心。

当时,正值西医渐进,传统中医开始受到社会大众质疑,中西医交锋正酣的时刻,而任公本人十分开明,对西医的接受程度远超常人。为了不影响西医在中国的传播,梁启超在《晨报》上发表《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一文澄清事实,并郑重申明:“我盼望社会上,别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进步之障碍”。而他本人此后因病不到三年便逝世,有人说他这是用最后的生命在为西医辩护。

如任公这样对待西医的人,在今天的社会堪称罕见。一来科技昌明,二来中西医的地位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既不需要普通人,也不需要大人物为西医代言、做推广。今天的中西医之争,中医的地位已然成为需要“辩护”的一方,近日,引起广泛热议的《北京市中医药条例》(北京市卫健委出台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便是明证。条例草案为了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支持中西医相互尊重,提出不得诋毁、污蔑中医药(第三十六条),违者将由有司依法惩处,或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第五十四条),总之都是为了维护中医以及人民群众的健康。

显然,今天我们不需要像100年前那样,要大人物去为西医辩护,反过来,我们却需要法律来为中医“辩护”,白云苍狗,世事变幻莫此为甚。

在一个充满标准答案和统一真理的环境里,辩护本身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立场。民众也可以不用思考,但必须学会服从,服从于同一种是非观、价值观、世界观。这种服从当然是有好处的,但它致命的弊端有多少人能够预见呢?

最后,借用《大秦帝国》里的一句台词结尾:

若民众能判断是非,则其国必强

若是非只能由当权者判断,则其国必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