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大红军会师时,红一方面军有四位将领,力挺张国焘,他们是谁?

 yczx 2023-03-29 发布于贵州

说到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想必每一个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人都非常清楚,也正是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红军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顺利摆脱了国民党部队的围追堵截,保留了革命的火种,为后来的革命工作积蓄了力量,奠定了革命胜利的基础。

在长征过程中,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件,他们对于最后的局势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1935年6月份,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胜利会师,对于长征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然而在两方会师之后,对于是否继续北上,双方却产生了分歧。以毛主席为首的红一方面军坚持北上,而以张国焘为首的红四方面军却有了不同意见,就这样双方各执己见,开始了分头行动。然而就在红一方面军出发北上的时候,又有四位将领选择了站在张国焘一边,他们都是谁呢?下面对于这段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图片

很多人都知道,当时国民党对于我党进行了残酷的围剿,国共力量悬殊很大,硬碰硬很容易让战事不可控制,还有可能葬送已经取得的革命果实,在这种危急关头毛主席做出了长征的决定,将局势转危为安,保留了革命的火种和力量。

1935年6月我们的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胜利会师,此次会师意味着长征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个时候两方领导对于下一步的行动有了不同意见。

毛主席作为党的领导人,同时也是红一方面军的代表。通过对于当时中国局势的判断,毛主席认为应该继续北上,一来能够继续发扬我们的游击队战术;二来能够得到苏联方面的军事支持,避免因为国共力量悬殊再一次使红军陷入危难之中;三个方面就是能够将中国共产党革命到底的决心播撒到广大农村地区。因此从长远来看,继续北上对于中国革命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的。

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对此持反对意见,他想要南下建立根据地,这样能够确保自己在红四方面军的绝对领导地位,确保自己的话语权不受影响。

图片

双方都有自己无法说服对方的理由,因此红一方面军继续北上,而张国焘带领红四方面军南下建立根据地。除了红四方面军之外,红一方面军还有四位将领也选择了站在张国焘的一边,支持南下。

首先站出来支持张国焘的是红一方面军红军军团团长罗炳辉,他之所以选择支持红四方面军的观点,是因为当时的红四方面军有八万士兵,拥有绝对实力,其形势要远远优于只有一万士兵的红一方面军,因此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罗炳辉选择了张国焘。

除此之外还有李卓然和邵世平,他们都来自红一方面军的红五军团,皆是名将董振堂的下属,只是在后来的革命工作中,虽然李卓然和邵世平没能做出更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但是他们都对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第四位就是何长工,他原本是红九军团的政委,拥有非常高的政治素养。同时何长工还曾经参与过南昌起义以及井冈山会师,在革命工作中有着多次突出的贡献,因此在何长工表态之后着实让很多人感到了吃惊。

图片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毛主席的继续北上决定在当时有诸多反对意见,但是正是毛主席坚持观点的做法,最终为我们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坚持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