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文科普丨流浪月球将在未来上演:在未来,人类或将失去月球

 人文之光 2023-03-29 发布于辽宁

3.8厘米是一个什么概念?如果用来衡量工业仪器的话,这是一个庞大到惊人的尺度。毕竟很多精密仪器的长度计量单位精确到毫米以下。如果是衡量服装制作的话,3.8厘米也足以让服装出现型号不同的状态。但如果形容空间距离的话,3.8厘米的距离几乎不值得一提。

事实上,地球和月球的距离,每年都会发生3.8厘米的变化:每年,月球都会远离3.8厘米。

很多人会对此感到无聊:地月之间的距离,即便是每年远38米又能如何?但是,如果从日积月累的速度来看,这种趋势如果维持下去,迟早有一天,月球将会彻底离开地球的轨道,成为独立的星球,而非地球的卫星。这对地球来说,其实影响也是巨大的。

1、月球的意义

在太阳系,类地行星一共四颗:水星、地球、火星、金星,以前冥王星被视为行星的时候,冥王星也被视为类地行星。

在太阳系四大行星中,水星没有卫星,火星有两个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不过,火星的这两个卫星捏在一起,其实也就是个巨大陨石块,压根没法和月球相提并论。金星也是没有卫星的,不过传说曾存在过一个叫金卫一的卫星,但是这个卫星从始至终都是一个谜。

说白了,在整个太阳系的类地行星中,像地球这样拥有月球这样庞大卫星的,地球是独一份,整个太阳系找不到第二家。

对于地球来说,因为月球的存在,地球自转速度得以受到遏制,这位地球上的生态环境稳定提供了帮助作用。此外,月球的存在还对地球上的海洋产生了潮汐作用。如果没有月球存在,地球的潮汐总的来说也会失去,到时候地球的景象难以想象。此外,人类和地球上的生物,往往也因为地球若干亿年的陪伴,而对月球形成了一定的生物钟。甚至古人类制定历法的时候,往往还根据月球的变化,制定了太阴历——比如当代西亚的很多地区采取的历法,就是太阴历。

此外,在地球历史上,地球遭到的陨石打击次数和火星、金星相比要少很多。事实上,火星本来也算拥有磁场和海洋、大气层的,也具备孕育生命的可能性。但是因为火星遭到了巨大天体的撞击,导致火星失去了磁场,并失去了海洋以及孕育生命的可能性。地球之所以遭到陨石、小行星撞击的频率较低,原因就是因为月球的存在,为地球拦截住了大量的陨石打击。

如果没有月球的存在,恐龙灭绝将成为一种常态现象。甚至现在的地球闹不好也就是火星那样。

2、地月距离

其实远古时代的月球距离地球很近。甚至在若干亿年前,一个月的时间也很短。但是由于月球距离地球的距离不断积累,所以一个月的时间,变成了三十天左右,月球和地球的距离也相对拉开。这种趋势如果长期蔓延下去,有科学家认为,迟早有一天,地球将会失去月球。

不过那一天或许是数千万年以后,或许是上亿年后。那时候的人类是否还存在还是个未知数。所以这个问题,很多人觉得不需要考虑:毕竟,太多的人连明天要做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考虑数千万年后甚至上亿年以后的事情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