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哥窑瓷器:碎片的魅力

 文锦汇 2024-03-01 发布于河南

瓷器不同于书画、金属器、丝织品等,它不怕水、不怕火,但最怕的就是磕碰,瓷器摔碎了,就很难再复原了。早在宋代,就有一种很有名的瓷器——哥窑,它看上去就像由“碎片”拼接起来的一样。

哥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里的重要一员,在陶瓷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哥窑器,均为历代的宫廷旧藏,加上流散于海内外的其他传世品,约计有300件。

“紫口铁足”与“金丝铁线”

哥窑的胎质较为坚硬,胎色有青灰、紫黑、黄褐色等,虽略有不同,但皆属深色胎骨。润如酥油的釉层,即使在强光下也没有强烈的反光,温和淡雅,很有美玉的质感。哥窑的釉色较浅淡,有粉青、灰青、米白、月白等诸多品种,开片遍布器身。

那么古人在鉴赏、收藏哥窑瓷器时,又是根据哪些标准来鉴别哥窑瓷器呢?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莫过于“紫口铁足、金丝铁线”这条金科玉律了。

早在明初,曹昭就在他的著作《格古要论》中说道:“哥哥窑,旧哥哥窑出,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那么“紫口铁足”又是什么样的外在特征呢?由于哥窑的釉层较厚,口沿部分的釉层在高温熔融状态下容易往下流淌,因此器口往往挂釉不足,并能透过釉层看到深色的胎骨。这样在浅淡釉色的掩盖下,胎骨的紫黑色若隐若现,就形成一圈深色的边缘线,仿佛被镶嵌了一层铜边一样。古人就将这种艺术特征称作“紫口”。而“铁足”,则是指底足无釉处露出的胎色,因颜色较深、质地紧密,有如铁器质感的缘故。

宋代哥窑瓷器的另一个特点——“金丝铁线”,则更能代表它独特的艺术特征。哥窑瓷器的釉面上布满了大小不一、疏密有致的裂纹,虽然乍一看,密密麻麻的裂纹并无二致,但实际上却因釉面开片程度不同,出现了虚实相生的层次感。这些裂纹有的直挺刚硬,裂痕较深,呈深黑色,有的线条微弱如丝,多呈淡黄色。于是,人们根据这些特征,就将哥窑瓷器上的开片分为“金丝”与“铁线”两种,作为鉴定哥窑瓷器的重要依据。瓷器上攀爬着的“金丝”与“铁线”互相交叠穿插,不仅丰富了釉面的开片层次,在工艺上也较难复制,后世虽多有仿造,但若想烧成完美的“金丝铁线”自然共生的哥窑瓷器,真可谓可遇而不可求也。

美丽的开片

哥窑瓷器最独特的就要数它身上那大大小小的“裂纹”了,人们给这些美丽的裂纹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开片”。

人们还根据这些裂纹所形成的不同形状,给不同的开片取了不同的美称。比如我们常说的“冰裂纹”,就是一种像碎裂的冰块一样的开片;“柳叶纹”是指裂纹的线条大多是纵向地延伸并相互交织在一起,分割而成的“图案”,如柳叶一样细长优美;有的开片十分细小,像密密麻麻的鱼子一样,称为“鱼子纹”;还有的裂纹短小有力,像螃蟹的小爪子一样交叠着,人称“蟹爪纹”。还有“百圾碎”“牛毛纹”等,十分丰富有趣。

也许你会奇怪,为什么哥窑瓷器能够烧出大大小小的开片,而不会真的裂开呢?这是因为这些开片都是在瓷胎外面的釉上面“生长”出来的,瓷器本身的胎体没有受太多伤害,所以不会影响正常的使用。

这些开片又是怎么形成的呢?瓷器在窑内高温烧造时,经过12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胎和釉都会起化学变化,并在冷却的时候会适当收缩(一般烧成后的瓷器只有烧前泥坯大小的70%左右),在降温冷却的环节中,如果胎和釉的收缩率不同,就会出现釉面的拉伸开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开片。

哥窑、官窑实难辨

关于哥窑的记载很多,在很多记载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哥窑和官窑从外形上看十分相似。比如元代《至正直记》中记载着:“近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也。”就是提醒大家务必要留意区别与官窑极为相似的哥窑。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一书中也说道:“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同样说明了两者外观上的相似。从现存的这些传世哥窑和官窑瓷器来看,的确如此,大都釉色青白,釉面有光素的质感和细小的开片。

哥窑的命名和定窑、邢窑、汝窑等不同,没有根据瓷器的生产地来命名,而哥窑的窑址所在,自古以来也一直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是在浙江龙泉地区,有的又认为应该和官窑一样,在杭州地区。就连考古发掘的研究人员至今也没能在浙江龙泉地区找到与传世哥窑完全一致的瓷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