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惬苏19 苏轼一生中最快乐的瞬间

 无犀之谈 2023-03-29 发布于北京
在人的一生中,到底要如何为欢乐与悲伤定义?又当如何界定两种状态的边界?
纪伯伦在《论悲欢》中是这样解释的:

你的欢乐,正是你去掉面具的悲伤。
忧伤在生命中铭刻愈深,你所能容纳的欢乐愈多。
喜悦之际,观照内心,竟是那些悲伤驱动着欢乐。
悲伤之际,审视自我,才领悟到欢乐引导着悲伤。
关于欢乐与悲伤的问题,这是我能找到最贴切且精到的答案。
这答案,同样,适用于苏轼。

纵览苏轼跌宕起伏的一生,从抽象且宏观的上帝视角去看待,诚如林语堂语,他是一个快乐的天才。
但是,当你走近他的一生,乃至走进他生命中以皇帝年号为单元,再以驻留地点为小节的每一个片段,所能感受及感知到的,一定不是这样。
苏轼在黄州的这几年,完美地诠释了纪伯伦的悲欢论。
来到黄州,对于一个骄傲的天才来说,是一件多么悲伤的事。命运的轨迹突然扭曲,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抹去一切光环与荣耀,脱光了文人士大夫阶层所谓的体面,甚至要为了生计进入农耕区,被烈日晒得皮肤黝黑,好不容易东拼西凑盖了一座小茅屋,美其名曰:雪堂。
这样粗粝的生活,对于宦海半生、衣食无忧的士大夫而言,难道不是悲哀吗?

但命运的波诡云谲正在于此。
这是苏轼一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将这段时光继续放大,雪堂落成之后,苏轼的生活中便有了光,且光芒万丈,夺目耀眼。
也就是在元丰五年(1082)即将结束时,进一步讲,根据文字中的一些细节推测,很有可能是在这一年的腊月十五日左右,苏轼终于迎来了他一生中,最快乐的一瞬间。
《黄泥坂辞》的体裁接近于屈原创制的楚辞.楚辞因以《离骚》闻名,因此又称骚体诗。
采用这种体裁,更加充分说明了苏轼在黄泥坂酒醉之夜的快乐,得到最充分的释放。
楚辞,最初是指由楚地特色的旋律、方言进行创作的诗赋,追溯其根源,其实就是楚地民歌。微信公众号:无犀之谈
黄州,春秋时期即已入楚,是为楚地。
已经在黄州生活近三年的苏轼,大概对楚地方言已经非常熟悉,发自内心的快乐,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骚体释放出来,最是恰当不过。
现在,让我们追随坡公的文字,回到他生命中最快乐的瞬间。

离开临皋亭向东飞奔而去,经过一片山林中的寺庙后,我便转向北行。
前往雪堂的途中有一段长坡,坡间散落黄泥。
出临皋而东骛兮,并丛祠而北转。
走雪堂之陂陀兮,历黄泥之长坂。

泥坡的左侧就是汹涌奔腾的长江,起伏的江波如云朵一般,时而展开,时而卷合。
泥坡的右侧是茂盛层叠的草木,把远处的柯山点缀得郁郁葱葱。
大江汹以左缭兮,渺云涛之舒卷。
草木层累而右附兮,蔚柯丘之葱蒨。

清晨向临皋,傍晚归雪堂,走走停停徘徊不前。
沿途的风景如此优美却不能就此停驻,那就让我多看几眼,也算愉悦身心。
余旦往而夕还兮,步徙倚而盘桓。
虽信美而不可居兮,苟娱余于一眄。

从年幼时起我就喜欢身穿古怪的衣服,以效仿古人的荒诞气质。
长大之后常常因此而自嘲,渐渐明白惊世骇俗可能并不是什么好事。
余幼好此奇服兮,袭前人之诡幻。
老更变而自哂兮,悟惊俗之来患。

于是我脱掉华服换上棉衣,走进市井,泯然众人
路漫漫我再不想奔走,余生只想守在这片土地
释宝璐而被缯絮兮,杂市人而无辨。
路悠悠其莫往来兮,守一席而穷年。

闲暇散步眺望远方,路之终点,调头回家。
清晨在黄泥土坡上观赏天边白云,傍晚躲入青烟缭绕的雪堂。
时游步而远览兮,路穷尽而旋反。
朝嬉黄泥之白云兮,暮宿雪堂之青烟。

我因不会惊扰鱼鸟而喜悦,又因遇到冷眼对我的樵夫而感到庆幸。
当我逐渐喝醉时便放声歌唱,甩开竹杖仰面醉倒。
喜鱼鸟之莫余惊兮,幸樵苏之我嫚。
初被酒以行歌兮,忽放杖而醉偃。

草为被褥土块当枕,感受这雪堂的宁静平和。
当纷纷坠落的雨露沾湿我的衣襟时,缓缓升起了一轮圆形的明月
草为茵而块为枕兮,穆华堂之清宴。
纷坠露之湿衣兮,升素月之团团。

感谢黄州的乡亲们让我酣睡至此,可又担心路过的牛羊践踏到我的身体
于是突然站起身来放声高歌:
夜空星月啊,清晨迎我出门傍晚送我归去。
一年到头啊草木都已枯萎,回家吧回家吧,不要在黄泥坡上贪玩。
感父老之呼觉兮,恐牛羊之予践。
于是蹶然而起,起而歌曰:
月明兮星稀,迎余往兮饯余归。
岁既宴兮草木腓,归来归来兮,黄泥不可以久嬉。

词毕,这个醉醺醺的中年男人,拾起躺在路边的竹杖,踉踉跄跄,用尽了最后一丝清醒的气力,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元丰五年,也要结束了。
苏轼的快乐,在这一年到头时,几乎达到了顶峰。
接下来,就是下坡了。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重新认识苏东坡》是我自2021年起之日更文章,以地点或事件为节,每月讲述苏轼人生片段,不求全,但求心与坡公片刻共鸣。
苏学已是显学,我不乞更多新颖之贡献,但求世人了解、理解苏轼这样一具历千年而不朽之伟大灵魂,已不枉余生每日之“苏写时间”。
是为日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