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要还没赚到钱,就会有人说,你这么多年的书都白读了

 我在广东写故事 2023-03-29 发布于广东

作者:广东靓仔,一介商人、五星写手。

分析故事背后的人性和心理,探究事件的深层次逻辑机制。

-1-

刷到明星胡歌一段十三年前的视频,

当年他参加一档公益性综艺节目,到偏远山区当支教老师。

在节目录制过程中,胡歌无意间得知一个9岁的小女孩因为家境贫困,被迫辍学了。

胡歌就跟着学校的老师一起去到女孩的家中,跟她的奶奶聊天,了解情况。

女孩的奶奶说,在农村,女孩子读书是没有用的。

胡歌听到这话之后,就耐心地跟奶奶讲解读书的用处,说读了书,女孩的人生选择就多了,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山村,走出贫困。

最后他还承诺,愿意承担这个女孩读书的所有费用,让小女孩重返校园。

据说这个小女孩也很争气,在胡歌的资助下,一路读到大学毕业,如今考进了中科院。

这段视频和故事,感动了无数的路人和粉丝。

-2-

读书有没有用?

当然是有用的!

天底下正常人哪个不希望自己的子孙能读多点书?

绝大多数让孩子辍学的家长,都是因为家境贫寒,才被迫无奈地说出读书没有用的话。

可是,很多父母对读书有用的理解,仅局限在孩子将来能挣大钱这个层面上。

毕竟,还是有不少人把生孩子当成一项投资来看待的,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观念根深蒂固。

像读书这种要花真金白银来供的事情,当然也会被计算为其中的投资成本,自然也就会期待有所回报。

所以,很多高学历的孩子毕业出来工作,要是过了好几年都没有挣到钱,就会被父母和其他亲戚熟人当成反面教材来传唱,说这孩子这么多年的书都白读了。

读书跟挣大钱之间有没有必然关系呢?

实事求是地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读书多的人挣大钱的概率和机会肯定是要比读书少的要大的。

但是,挣大钱本身也是小概率事件,读书多不一定就能挣大钱。

这就跟考上了公务员,不一定就能当上市长、省长,也不一定就能进中央一样。

学美术不一定能成大画家,学表演也不一定能成大明星。

社会的竞争都是金字塔型的,能爬上塔尖的永远是少数人。

-3-

既然读书不能保证一定能挣更多钱,那读书还有什么意义?

在我看来,读书多还是有几点重大意义的。

第一,防止孩子过早进入社会。

老李的儿子没能考上高中,又不想去上职校,老李只好让他一直呆在自己身边,等到18岁时就让他报名参军去。

为什么不让儿子出去闯荡社会呢?

老李说,这个年纪出去闯社会,是最容易学坏的。

确实,年轻人在这个年纪心智不成熟,好的坏的都学得特别快。

一没本事,二没学历,三没强人领路,出来社会只能从事些底层的工作,能玩到一起的朋友肯定也是底层的人居多。

这样的一群年轻人整天混在一起,由于青春期的萌动和叛逆,加上对社会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人生路很容易走偏。

看那些早早出来社会的年轻人,吸烟、纹身的很普遍。

虽说这些不代表就是学坏,但背后的性早熟、打架斗殴等问题的比例高却是不争的事实。

年轻人过早进入社会,要是有能人带路还好。

我的一个朋友,16岁就出来工作了,但是人家有姐姐、姐夫带着管着,走正道做生意,现在30岁出头已经住别墅开玛莎拉蒂了。

如果没有领路人,那在20岁之前,除了当兵,读书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在学校起码有老师管着,有校规约束着,还有很多优秀的同学影响着,学坏的概率要低很多。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与谁同行,很重要。

-4-

第二,读书多的人,进阶能力比较强。

还是那句,世事无绝对,我们还是从从概率上来说,在其他条件相近的情况下,读书多的人往上爬的能力是相对要强一些的。

举例来说,同样都是做销售,读书多的人,有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学习和了解产品是不是要容易一些?

沟通洽谈起来,词汇量是不是要相对多一下?说话的逻辑性是不是要强一些?利用现代网络推广和寻找客户资源是不是要容易上手一些?

我有个亲戚,初中毕业就出来工作了,先是学了一门手艺,后来跟着一个创业老板一起干,帮老板搞车间生产。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越做越大,老板也想提拔这些元老级的员工。

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这个亲戚却没啥进步。

老板先是给了他做销售的机会,想培养他做销售主管,但是他做不来,不喜欢跟人打交道。

那就做车间管理吧,结果发现也不行,车间的员工很多不服他;那就做行政吧,却又不善交际,很容易跟人发生冲突,连用电脑都不会打字,更别说用那些软件了。

没办法,最后还是回到车间干流水线。

他觉得自己是性格问题,我倒觉得他是因为能力不足导致的没自信,所以不管是做车间管理还是做行政,都只能滥用手中的权力来建立威信,结果适得其反,更加讨人嫌。

要是他当年能多读几年的书,也许就能把握住老板给的机会了。

-5-

第三,读书多的人,自洽的能力也要强一些。

所谓自洽的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够妥善处理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能力。

通过观察发现,事实也证明,一个成功的人或者说能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的人,通常都具备一项特殊的技能,就是可以反复地挽救自己于情绪崩溃之中。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受伤?

恋人离开、面试被拒、订单被同行抢走、升职加薪无望、被领导批评、被客人无理取闹、经常被要求加班、生意失败、多次努力没有正向反馈……

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类似的失意和情绪崩溃瞬间,怎么办?

没有人帮得了你,唯有自渡,自己开导自己,让自己重新坚强起来。

读书多的人,能从阅读中得到平静和力量,从音乐中得到治愈,在电影中得到温暖,在写作或演奏中得到宣泄……

当然,没读过书的人也能通过这些方式得到治愈。

只是,读书人更懂得通过文明理性的方式和渠道,得到情感宣泄,以及找到让自己重新坚强起来的理由和力量,不伤人及物。

上学期间学到的很多看似无用的知识,恰恰是用来处理自己跟自己的关系的。

那些你读过的书,经历的事,时间久了,很多都已经忘了,但是这些书和事,都渐渐地融入到了你的骨子里、血液里,成了你的修养、你的气场。

它能让你说话有逻辑,做事有余地,嬉闹有分寸,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改变了你整个人生。

所以我们常说: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TA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和爱过的人。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请点赞鼓励一下;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好人并非是洁白无瑕,坏人也并非一无是处

想做点事业出来的人,就不要跟赚快钱的人靠太近

《保你平安》:去改变社会之前,更应该先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