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被错杀的烈士,红四方面军和红25军离开后,重组红28军坚守鄂豫皖根据地,而且兵力不降反增

 鸢飞九天2018 2023-03-29 发布于河北

由于北伐战争的影响,自大革命失败,毛主席确立工农武装割据的井冈山道路之后,红军队伍和红色根据地,绝大部分都位于南方。

鼎盛时期,红军创立了井冈山、中央苏区、鄂豫皖等十多块红色根据地,兵力有30万之巨。然而这一切,随着国民党的疯狂围剿出现了变化。

从1934年10月开始,先后有4支红军队伍踏上长征之路,这4支队伍分别为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以及红25军。

三大方面军主力的离开,也意味着位于南方八省的红色根据地基本没有了大规模主力红军的存在,留守南方八省的不是红军地方游击队,就是老弱病残或少数主力部队伤病员。

位于南方的红色根据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因此,红军长征出发之前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部队总数虽然有数万人的规模。

然而,在国民党绝对重兵的围剿之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到新四军成立时,红军南方为南方的红军队伍只剩下了1万余人。而且这1万多人,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国共和谈之后,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趁机扩编的。

也就是说,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队伍,大部分都牺牲在战场上。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的条件之恶劣,环境之艰苦,战斗之艰难可想而知。

所以,虽然没有参加长征留在南方八省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将领,有许多极为优秀的开国元勋,例如唯一的元帅陈毅,有“战神”之称的开国第一大将粟裕,以及邓子辉等我党我军的高级干部。

但是,南方八省的游击战由于敌我兵力悬殊,主力长征离开等原因,依然极为艰难,各游击队损失也普遍十分惨重。

不过,有这样一支红军队伍,在主力离开之后不但坚守在根据地与敌人进行游击战,而且在敌人的腹心之地始终维持上千人的规模,是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中规模最大的一支。

而且,在新四军成立之时,它组成的新四军第4支队,还成为新四军四支支队中兵力最为雄厚的一个。

也因此,它成为唯一一支经历了三年红军游击战争之后兵力不降反增的队伍,创造了南方八省游击队的奇迹。这支队伍就是位于鄂豫皖根据地的红28军,而领导这支红军队伍创造奇迹的,则是高敬亭。

与绝大多数出生大别山地区的红四方面军名将一样,高敬亭也是大别山人。1908年,他出生在河南新县城郊的董店。由于出身贫寒,虽然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但很快辍学务农。

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大别山地区领导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在起义的影响之下,1928年,20岁的高敬亭参加了革命。因为头脑灵活,革命积极性高,第2年,高敬亭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时,鄂豫皖根据地正处于创立阶段,百废待兴,对于干部也十分缺乏。表现优异的高敬亭因此脱颖而出,很快当选为光山县咸东区第一乡苏维埃武装委员,并很快被升为乡苏维埃主席。

在这之后,表现优异的高敬亭的晋升变得更加迅速,一年之后,1930年,他被任命为鄂豫皖特区苏维埃粮食委员,并很快担任特区苏维埃主席。

1932年,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离开鄂豫皖根据地之后,大多数时间在地方工作的高敬亭并没有随主力红军离开根据地,而是留在了鄂豫皖根据地,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的百姓坚持斗争。

他先后担任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委员、鄂豫皖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鄂豫皖省苏维埃主席、光山县委书记、豫东南道委书记等职务。

为了坚持斗争,当时,留守苏区的红军主力部队重建了红25军,由于这支红军大部分是由烈士子弟和留在苏区的伤员组成的,这支红军队伍也被称为“娃娃军”。

红25军将士的平均年龄甚至不满18岁。红25军成立时,作为鄂豫皖根据地的领导人之一,高敬亭被任命为红25军75师政委。而红25军的军长是徐海东,政委为吴焕先。

1934年11月,在接到程子华带来的中央指示之后,面临国民党重兵围剿、根据地经济困难等窘境,为了保护红25军这支硕果仅存的部队,鄂豫皖省委决定,红25军离开根据地长征。

当时,鄂豫皖省委也随军一起行动,这也意味着自红四方面军和红25军先后离开根据地之后,鄂豫皖已经没有了任何一支成规模的主力部队。

红25军和鄂豫皖省委决定离开根据地长征时,由于军情十分紧急,虽然也是省委常委,但是高敬亭并不知道这一消息。当时,他正在远离红25军主力部队,担任皖西兼皖西北道委书记。

也就是说,红25军长征时,高敬亭甚至连这一消息都不知道。直到1935年1月下旬,在红25军长征离开两个多月后,少共鄂东北道委书记方永乐和鄂东北独立团团长陈守信、团政委徐成基率领独立团到达皖西并带来了省委临走时给高敬亭的指示信之后,高敬亭才得知了这一消息。也正是在这封省委留给他的指示信中,高敬亭被赋予了坚持鄂豫皖根据地斗争的领导责任。

了解到主力红军离开根据地长征,鄂豫皖根据地面临的严峻局面之后,1935年2月3日,高敬亭将分散位于根据地的各红军部队和地方武装进行了重新整编合并,第3次重组红28军。

高敬亭亲自担任这支唯一主力部队的政委。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红28军重组时,并没有设置军长的职务。

红28军的重组,几乎将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的零星红军主力部队、轻伤员及地方部队搜罗一空。然而即便如此,红28军成立时,兵力也只有1000多人。

而他们面对的敌人,却是国民党集结于此围剿根据地的68个团和大批国民党地方武装,总兵力约10万余人。两者兵力相差近百倍,用悬殊都不足以形容彼此之间的差距。

正是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之下,高敬亭带领鄂豫皖根据地的群众和红28军不灰心、不丧气,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之下坚持斗争。他采用分兵活动、化装奇袭等方式攻击敌人,充分发挥红军熟悉地形、灵活机动的优势,将游击区扩大至平原地区。

而且,高敬亭在地方建立了大量游击队和便衣队,地方部队与红军主力相结合,在鄂豫皖三省交界之处纵横驰骋。红28军先后击败和消灭多支国民党部队,不但保存了自己,还粉碎了敌人的清剿计划,红军也有了不小的恢复和发展。

而在同一时期,在红军南方八省的其他根据地之中,留守根据地的红军队伍普遍在国民党的绝对重兵围剿之下损失惨重,许多部队甚至全军覆没。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敬亭率领红28军与敌人进行游击战过程中,在得知兄弟部队——红25军在陕南立足并创立了鄂豫陕苏区之后,高敬亭一度决定率领红28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与红25军会师。

然而,红28军在离开根据地长征2000多公里之后,由于国民党在必经之路上设重兵,后又有敌人追兵,无奈之下,红28军不得不放弃与红25军会师的想法,再次返回鄂豫皖。

在长达三年多的红军游击战争之中,高敬亭率领红28军与敌人周旋作战,采用正确的游击战方式,不但给予敌人重大杀伤,而且使得红28军始终保持在千人以上的规模。

虽然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高敬亭曾采取错误的路线,许多红军指战员和领导干部被错杀,红28军的实力因此被大大缩小。但是,红28军始终在敌人的重兵围剿之下坚持斗争,且主力部队大部不失。

高敬亭率领红28军的斗争,不但保留了鄂豫皖根据地和红28军这支红军主力部队,而且,也为掩护中央红军和红二、四方面军的长征,做出了巨大贡献。

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使得国民党对于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的围剿再也无法持续下去。也在此时,与上级失去联系数年之后,高敬亭终于得知了国共合作的消息,他很快派出代表与国民党围剿部队进行谈判。

1937年7月28日,高敬亭与国民党代表正式在谈判协议上签字。谈判达成之后,高敬亭给分散活动的红28军各部及根据地的各便衣队发出了正式通知:

国难日急,正民族存亡之机,凡我本部同仁愿以抗日者,一律至七里坪集合。

通知发出后,到9月份,红28军部队及便衣队共有1000多人下山到七里坪集结。

在这期间,高敬亭利用难得的和平之机,开始积极扩大红军队伍并整装待命。所以,到1938年春,随着国共谈判达成协议,红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之后,红28军和桐柏山游击队奉命改编而成的新四军第四支队,已经拥有3100余兵力,下辖第七、第八、第九三个团以及直属手枪团。

而新四军其他三个支队下辖只有两个团,兵力只有2000人左右。第4支队因此成为新四军各支队中兵力最为雄厚的一个。当然,这支支队的司令员由高敬亭担任。

被改编为新四军并奉命踏入抗日战场之后,新四军第四支队在高敬亭的率领之下挺进皖东地区,并多次与日寇作战,取得了不小的胜利。第四支队也很快扩充至数万人的规模,成为我党在南方重要的一支武装力量。

然而不幸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包括自身问题,1939年6月24日,高敬亭在安徽肥东县青龙场被错杀。1977年4月,高敬亭被中央军委平反,1983年10月,他被国家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