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胎盘部位结节/斑块(placental site nodules/plaques,PSN)临床病理特征

 明哥病理芳草地 2023-03-29 发布于山东

        病例分享:35岁,女性,月经不规律,子宫内膜活检。

图1:病变局限在黏膜内,境界相对清楚结节,结节嗜酸性玻璃样变性,结节内散在或成簇分布的核大深染细胞。

图2:透明变结节明显,内可见单个散在核大深染细胞,核不规则,多形性,污秽的染色质。

图3:透明变结节明显,内可见单个散在核大深染细胞,细胞质嗜酸性或透亮,核不规则,多形性,核染色质不清。

图4:结节广泛的透明变,内可见单个稀少的核大深染细胞,左下角可见局灶钙化,结节边缘可见炎细胞及含铁血黄素沉积。

图5:嗜酸性透明玻璃样变结节,内见散在核大深染细胞,周围可见炎性渗出组织,局部可见纤维素样变性。

图6:有时可见结节内细胞较丰富,细胞核异型明显,此时要与ETT和非典型PSN鉴别,Ki67增殖指数、核分裂和肿瘤边界至关重要。

        病理诊断:胎盘部位结节。

        胎盘部位结节/斑块(placental site nodules/plaques,PSN)是指由绒毛膜型中间滋养细胞组成的一种边界清楚的结节或斑块状病变,具有丰富的透明变间质。

        临床病理特征:患者常处于生育年龄,通常因其他妇料疾病(如异常子宫出血)接受检查时,在子官切除术或刮宫标本中偶然发现结节或斑块。末次妊娠史可追溯至8年前(平均3年)。罕见情况是绝经后出血进行检查时发现。子宫下段及宫颈内膜部位最常见,仅1/4病例大体可见,呈灰白至标褐色实性结节状,直径4~10mm。

        组织病理学特征:镜下病变由一个或多个边界清楚的结节或斑块构成,结节或斑块周围往往附着炎性渗出或炎细胞或含铁血黄素沉积,具有丰富的嗜酸性透明化间质,内可见单个散在、成簇或索状不规则分布的绒毛膜型中间滋养细胞,细胞质嗜酸性或透亮,核不规则,多形性,核染色质不清。一些细胞质内可能存在嗜酸性透明物质。常见纤维素性坏死和营养不良性钙化,个别病例可见坏死或退变的绒毛。PSN可出现中央坏死。常有灶性细胞非典型性,表现为核增大,深染,污秽的染色质。部分病例的细胞异型性和增殖指数超过PSN,但不足以诊断ETT,这些病变被归为非典型PSN。由于常未进行细致研究,还不清楚这些病变的意义。PSN与ETT的区别在于仅镜下可见、位于黏膜内、广泛的透明变、细胞量少,且缺乏地图状坏死。核分裂像非常罕见。

        免疫组化:

        CK,EMA,CD10,p63和inhibin呈阳性,种植部位滋养细胞标志物HPL和Mel-CAM较少阳性。Ki-67增殖指数低(<8%),但与ETT不同的是不表达CyclinE。

        组织起源:

       PSN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与绒毛膜型中间滋养细胞相同。有人提出PSN可能进展为ETT,而非典型PSN则属于中间步骤。

        鉴别诊断:

        蜕膜反应可能类似于胎盘部位结节,蜕膜间质细跑的大小和形态通常较为均匀一致,缺乏核深染,它们不表达胎盘部位结节的免疫标记,超常胎盘部位少见玻璃样变,边界不太清楚。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不同于胎盘部位结节,瘤细胞属于种植部位中间型滋养层细胞,其免疫表型不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为MIB1指数增高的浸润性肿块,边界不清。

         胎盘部位结节与上皮样滋养层细胞肿瘤(具有相同类型的中间滋养层细胞)的区别有困难,尤其是在清宫术标本中,胎盘部位结节常细胞较少,玻璃样变区域更弥漫,并且CyclinE阴性,Ki-67增殖指数往往<8%。在胎盘部位结节和肿瘤之间区别困难情况时,这种情况结节往往比平常大,细胞较丰富,中等程度的核非典型性,可见核分裂象和Ki-67为8%-10%,此时有人建议使用“非典型胎盘部位结节”

        胎盘部位结节的其他鉴别诊断包括鳞状细胞癌和上皮样平滑肌肿瘤等,现将滋养细胞病变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总结如下:

图表来自妇产科病理学第二版,ETT的Ki-67 10-25%,PSTT为>10%。

        预后

        本病属于良性病变,对这些患者随访未发现不良预后。非典型胎盘部位结节被认为是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的前期病变,对于非典型胎盘部位结节的患者,应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排除肿块的存在,并应密切连续监测HCG水平。

参考资料:妇产科病理学第二版

感谢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