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字佩的进化史”|世界珠饰分享——西汉工字佩

 睫毛上的风尘 2023-03-30 发布于北京

域见珠饰

文化:汉代

年代: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材质:青白玉

属性:配饰

工字佩,和田玉材质,受红沁,是战国和汉代独创的一种新的玉器器形,与司南佩、刚卯一起作为辟邪之物。由于这种玉配饰造型,极像汉字中的“工”字,故此得名“工字佩”,两腰中部内琢凹槽,中间开线且有穿孔的牌形玉配饰,中间打洼纹象征河流,两边突出部分象征山川,四周边缘象征陆地,寓意江山在握一统河。

Image

知识拓展:“主题珠饰”背后的故事

Image


目前官方考古出土的“工字”数量并不多,主要出现在西汉和新莽时期,随后很长一段时间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直到明清时期又开始盛行。

Image


但明清时期流行的“工字”在外形上保留了“工字”的形状,但在此形状的基础上又雕刻了各种纹饰。“工字”在明清重新盛行和“司南”于宋明时期重新盛行原因目前暂时无法考证,可能是为了追求复古的“厌胜”饰。

Image

中国及周边地区|工字佩和双胜(公元前206年-公元420年)(点击可跳转)


汉代 “工字”形串饰目前已知的材质有玉质、琥珀、绿松石、青铜等。整体为扁的“长方体”,正面几乎是正方形。

Image


正方形中间位置两端向中心收腰形成两个缺口,两个缺口都呈“V”字形,中间收腰后的部分连接上下两个长方形,从整体看正面就成了“工”字形。

Image


工字佩在古代属于“琚”的范畴,琚是古代一种方形玉佩饰,系在珩和璜之间。所以工字佩最初是组玉佩中的小型玉佩饰,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Image

早期的工字佩基本光素无纹,到了西汉时期,在社会文化的推动下,工字佩摆脱了“纳于珩璜之间”的玉饰配角地位,成为西汉晚期极具时代文化特征的辟邪厌胜玉器,成为古代玉佩中的一个独立品种。

Image

中国及周边地区|汉代三大厌胜佩(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点击可跳转)

明清时期,工字佩蕴含的寓意没有改变,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一方面是规格变大了一些,另一方面工字佩两面的弧面凸起消失,玉佩整体更趋于扁平;但工字佩的基础造型未改变。

Image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