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秦岭探春

 冬歌文苑 2023-03-30 发布于北京

秦岭探春

又到一年踏青的时候了,我如期身背行囊走进了至爱的秦岭。我沿着曲折蜿蜒的峪道,一边悠闲地行走着,一边寻找着春天的影子。

脚下的小溪依旧汩汩地流淌着,只是声音似乎比去年冬天前来踏雪时要大了许多。想来是山顶的积雪融化了,它才会如此吧!毕竟已经到了惊蛰时节,万物都已经开始苏醒了,小溪也该欢腾了。

岸边的柳树蒙着一层似有似无的、薄若蚕丝的绿色轻纱。望着那万千婀娜的柳条随着柔柔的细风轻轻地摇曳着,我的心不由得也摇曳起来了:啊!春到秦岭了!

心情一旦激动起来,脚步便不再缓慢了。带着渴望看到秦岭深处春色的期盼,欣欣然快步向上走去了。

然而,越往上走,道路越发陡峭,脚下河沟里的水声也越来越大了。几只不知名的鸟儿盘旋在溪上,喳喳地鸣叫着,似乎是在欢迎我这个探春的人。

山坡上的大树依然是那么的干枯黑冷,可坡上的小草却泛着绿色。它们急不可耐地从去年冬天的枯叶中探出头来,在阳光下向我眨着眼睛。白色、淡红色的野花宛若星辰般,点缀在这些小草中间,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惊喜的我急忙上前,站在路边,俯下身子仔细地观看。在浓郁的泥土气息中,那青嫩的小草有的已经生机盎然,有的刚刚破土露出绿尖。那野花有的花开烂漫,有的含苞吐萼。在这花与草相伴相生、亲密无间的氛围之中,我迷醉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趣就是这样吧?

久久不愿离去的我,索性蹲下身子,侧身把耳朵贴近地面,屏住呼吸,想听见野花渐开和小草慢长的声音。然而,我失望了。尽管什么声音也没听到,可是我知道,那声音一定存在,只是沟底的溪水声音太大,掩盖了那天籁之音。

坡上有许多的藤蔓和黑色的、白色的巨石纠缠在一起,也不知度过了多少岁月。此时,那些细细的山藤露出略带淡褐色或者浅黄色的嫩芽,把冬日的干硬和枯冷换做春日的柔软和温暖,也让那些石前星星点点的野花有了美丽的背景。这是许多人不曾注意,也不曾目睹的秦岭彩墨画。

没有下雨,坡上的泥土却是潮湿的。这是积雪融化的痕迹,是冬天留给春天的礼物,为的是让野花劲草一遇见东风就重新焕发出活力,开始新的生活。

这原始的生命力就这样,在这秦岭山中年复一年,永无休止地延续着。我也年复一年地来到秦岭深处,感受这大自然的深邃与壮丽。感谢这大秦岭,在我每次登临,面对不同的景色之时,都会给我带来不同的感悟,净化我的灵魂,愉悦我的身心。

走着走着,便遇上那号称“龙潭”的一汪潭水了。这潭面积不大,最多半亩。形似如意,清清亮亮,深不可测。悠然走到潭边,看到潭水深邃中泛着碧绿,犹如玉石般的温润,便心生爱意,伸手去撩。哪知一股凉意倏地就传遍了全身,惊得我连忙收手抖水,戏言这龙潭里藏着条雪龙,不愿意人打搅它,我还是继续向上为好。

刚登上一道山梁,远处的云,就轻飘飘地过来了。阳光暖暖地照耀着这蓝天之下的万物,眼前莽莽群山的颜色也丰富起来了。

以山梁为界,峰北和峰南的山坡截然是两种颜色:峰北的山坡黑灰一片,而峰南的山坡却泛着一层绿意。仔细看去,在那青色雾气升腾弥漫中,同样是绿,可远近高低却各有不同。那绿随着山势的起伏,深浅浓淡各居一处,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时空交错的立体美。这真是:春到秦岭生意满,山作屏风绿参差。

极目远望,在云雾缥缈之中,那远处高山之顶竟然还是白茫茫的一片,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亮光。此情此景,用祖咏所作“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诗句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联想起先前所见潭水,心想这就是“远山犹带雪,野水已如蓝”的意境吧?

我忽然明白了:原来秦岭的春色不仅仅是小草野花的相生相伴,还有那向阳坡上无数树木的参差绿色,更有这白雪与野水的相映成趣。

此刻,秦岭的春,美成了一幅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中国画……

插图/作者

 

作者简介

郑凡涛,陕西咸阳人,笔名海岸线。在西安某国企工作。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