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乔木填词《沁园春》,毛主席应邀修改,短短两句,堪称神来之笔

 老生常谈妙笔生花 2023-03-30 发布于上海

自古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从古至今,西湖吸引了太多文人骚客,西泠桥,夕影亭,苏堤春晓,断桥残雪……西湖美景,分外妖娆!

就连大文豪苏东坡游览西湖后,都忍不住赋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艳抹总相宜。

然而,若是把时间倒退回七十年前,你也许会对西湖做出新的评价。

1956年,社会学家费孝通到西湖游览后,出乎意料地,没有附和历代诗人大肆赞扬西湖的论调。反而连夜创作了一篇名为《为西湖鸣不平》的文章,发表在了《人民日报》周刊上。


文章一经发表,立刻引起了不少杭州市民的共鸣。

他在文章中提出的观点:“西湖原来是一个大公墓,而且这个公墓还是统一规格的,一律都是'土馒头’”,更是得到了众多西湖周边居民的认同。

不过,西湖问题虽被热议,但人们没有形成统一定论。

西湖是否应该保留全部古迹,成为一个古代坟场,或是迁出一部分人的坟,改换新面貌。如果要迁坟,又该迁走哪些人。

一切都值得商榷。
不久,毛主席也注意到了这篇文章。在一次杭州会议期间,毛主席谈到了有关杭州保存过多古坟与庙宇的问题。

他说:“西湖边上的坟墓太多了,游西湖看到的不是景色呀。”

“我们是与鬼为邻啊,那些达官贵人活着的时候游船如楼,死了还要在这美丽的西湖边上占一块宝地,这怎么行?西湖是人民的西湖,这里应该成为劳动人民休息和游览的地方。”


的确,西湖风景秀丽,自然条件优越。历代名人都将西湖作为自己的墓园,这里既有打虎英雄武松,也有古代名妓苏小小,还有明代大臣于谦……

众多墓地,墓碑聚集于此,已经完全喧宾夺主,掩盖住了西湖本来的风光。

杭州西湖的古坟问题,再次引起了大众的关注,轰轰烈烈的迁墓计划被提上了日程。


1964年,毛主席的秘书胡乔木在生病修养期间,来到了杭州西湖散心,流连湖光山色之间,他想起了伟人的那番话,于是提笔写下了一首词。

《沁园春·杭州感事》
胡乔木
穆穆秋山,娓娓秋湖,荡荡秋江。
正一年好景,莲舟采月;
四方佳气,桂国飘香。
雪裹棉铃,金翻稻浪,
秋意偏于陇亩长。
最堪喜,有射潮人健,
不怕澜狂。

天堂,一向宣扬,笑今古云泥怎比量!
算繁华千载,长埋碧血;
工农此际,初试锋芒。
土偶欺山,妖骸祸水,
西子羞污半面妆。
谁共我,舞倚天长剑,
扫此荒唐!

由于是初学作古体诗,胡乔木就将自己作的诗交给毛主席,希望毛主席能为自己修改。

毛主席欣然应邀,为胡乔木做了修改。
毛主席先是将原词前的一段说明,删减去掉了。胡乔木原意是,浙江省委决定把苏小小墓等毒害群众的东西加以清理,破旧立新,在社会主义革命新高潮中总算有希望实现了。

毛主席认为这段话不准确,并批注道:“杭州及别处,行近郊原,处处与鬼为邻,几百年犹难扫尽。今日仅仅挖了几堆朽骨,便以为问题解决,太轻敌了,且与事实不合,故不宜加上那个说明。至于庙,连一个也未动。

接着是毛主席对原稿的修改,伟人尊重胡乔木的原意,只在结尾处做了调整,他将原稿“西子犹污”,改为了“西子羞污”,将原稿“谁与我,吼风奇剑,灭此生光”,改为了“谁共我,舞倚天长剑,扫此荒唐”。

胡乔木原词上阙是介绍西湖周边美景,下阕是批评古人毁坏了西湖美景,成堆的坟墓修建于此,不仅煞风景,还占用耕地,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


不过,胡乔木原词中的“西子犹污”,是说西子湖好像受到了污染,略显犹疑,不坚定。“谁与我,吼风奇剑,灭此生光”三句,既无用典,也不符合《沁园春》词牌格式。

毛主席修改后,的确有画龙点睛之妙。整首词仿佛焕发出了新的光彩,言词间似是有横扫千军之气概。

就连胡乔木自己看后都忍不住感慨:“像铁被点化成了金”。

即便如此,每每为他修改诗词后,毛主席仍不忘附加一段话:我在个别字句上作了一点改动,请酌定。另有一些字句,似宜再思再改。如不妥,即照原样。

虚怀若谷,从善如流,这就是毛主席作为政治家诗人的大气魄。伟人之风,山高水长。
投稿信箱:1871084747@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