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思北汝河

 zhb学习阅览室 2023-03-30 发布于上海

作者:赵文强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诗经》中的《汝坟》是一首民间歌谣,区区48字。笔者捧卷反复品读,渐渐增加触达之情。

可以想见,如此美丽的女子,居住在鱼虾丰产的汝河之滨,加之肥腴良田数亩,理应生活恬淡安然,然而不能久持,几乎是心中郁闷与日俱增,失却了“对镜贴花黄”的闲适和日日抚琴吟唱的乐趣。女子站立汝河之畔,隔窗眺望汝河自西而至的浩渺大水,吮吸氤氲湿气。女子沿着蜿蜒曲折的汝河大堤,既是漫步,又是畅想;既有触怀,又有感伤;既包含着对美好团圆日子的眷恋和惆怅,又有对失去珍馐玉盘生活的不舍和孝敬老人身体力行的无奈。这就是那个时代汝河沿岸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开心、常郁闷,有呐喊、缚手脚。汝河之于她,生活于斯是福音,而此时又是横亘在眼前的羁绊而欲罢不能。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爱情诗最为人们所熟知,比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人们对郎才女貌、才子佳人的爱情追求描写得淋漓尽致;“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将恋人分离的煎熬和痛苦表现得贴切生动,以至于经历数代流传而不见一丝褪色;“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直到今天仍然作为坚贞的誓言,催动着情侣挽手走过一场又一场的爱情考验。《诗经》当然不仅仅描述爱情,它还是一本周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广泛而真实地展示了周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汝坟》中的汝水在上古时代,被称作汝海,因其有千里之长,宽阔处有数十里,人民富足;又因其地产金,而且可以充实政权府库。古代的汝河只有一条,发源于今洛阳市的嵩县东村,流经汝阳、汝州等县,历史上曾经三易河道,并于700多年前从舞阳县分流,上游为北汝河,下游为南汝河。北汝河是汝河的正源,史称北汝,为古汝水北段演变而来,全长250千米,流域面积6080平方千米。它在襄城县境内流经十里铺等6个乡镇,过境全长46.9千米。

黄帝的足迹曾经遍布汝河流域,比较著名的传说有黄帝在襄城县首山采铜,“黄帝采首山铜,铸鼎荆山下”;齐相管仲曾说“楚有汝、汉之黄金”。广阔的汝河流域,为历史上的王侯将相提供了舞台,如在汝河称帝的皇帝之孙颛顼,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三国时的曹操,宋朝的岳飞、牛皋,明末义军领袖李自成等。唐朝诗人孟郊有诗云“汝水无浊波,汝山饶奇石”,说明汝河流域是特别适宜人居之地;李白、杜甫、刘禹锡、苏轼、苏辙、黄庭坚都曾在这里游历,对汝河流域的人文景观发出过倾心的赞美。新中国成立前,北汝河河槽深、水量大,是沟通全县物资交流的一条运输线。但是汛期时汝河漫溢,淹农田、塌房屋,屡次给沿岸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人民疏通河道,修筑堤防,提高了北汝河的防洪能力,北汝河成为沿岸人民的一条幸福河。

1979年,我来到北汝河畔读书。对于一个生在农村、长在黄土岗的人来说,初次相见就被蜿蜒迂回的北汝河深深地吸引了。站在古城之上极目远眺,高高的白杨、柿树、柳树挥洒着浓绿,犹如白色缎带的河水在绿波中舞动漂荡,远处不时传来耕牛的哞叫声。周末骑行在北汝河大堤,一路向西,左侧是一米多深的蒿草,几米高的蒹葭拱卫着长堤,平坦的大堤上铺撒着湿洇洇的沙土;右侧是平畴如镜的田地,绿油油的麦苗随着阵阵微风波浪翻滚。累了,拽一根青草含在嘴里,微涩提神;渴了,掬一捧河水噙在口中,解渴沁脾。最喜欢躺在白杨树下的草地上,头枕双臂,看着几个头戴草帽老人牧羊,哼唱着豫剧《朝阳沟》唱段。那一群群毛如棉絮的山羊、绵羊,自由自在地啃草,不时互相顶角,扬起了前蹄。那时候,酷爱文学写作的我,经常在笔记本上描写着古城墙外摆渡穿河锈迹斑斑的木船、粗黑的铁链和喜欢吆喝的船工,皮肤黝黑的牧羊老人,回眸一笑的洗衣女人,玩沙戏水的孩童……

在后来的十几年里,笔者对北汝河的认知,被一篇篇新闻报道冲撞得摇摇晃晃。曾经心之所爱的北汝河,遭受了非法采沙、污水排放、烧烤占摊降等诸般蹂躏。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好,在人类不友好的举动面前变得苍白惨淡了。北汝河中近十公斤重的大鱼还有吗?北汝河两岸松软的沙滩还会留下青少年纷乱的脚印吗?北汝河两岸垂柳依然撩拨游人吗?北汝河大堤还是平坦如垠绿草茵茵吗?

“两山”理论,春风化雨。癸卯年的春天,我以县城为中心,分别向西、向东,沿着北汝河大堤骑行。同行的朋友老宋,蹬着山地车,扭头看着笔者说:“这几年县里旗帜鲜明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舍千万金、不负全县人,加大投入力度治理北汝河。”老宋指着前方几公里长的河道开阔处说:“这一带曾经采沙船遍布,排污暗道多处,河坡大树被砍,青草坡地被毁。现如今采沙船不见了,河道疏浚了,排污源头关闭了。你看这河水多清澈,跟咱们读高中时的北汝河水一样洁净。”老宋瞪大眼睛,指着北汝河两岸村庄一栋栋的两层小楼说,村民们过着城市般的生活,年轻人打工种地两不误。蓦然间,我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周日骑行在北汝河大堤上汗水湿背的日子。

下午,在老宋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几人来到县城东的北汝河湿地公园。老宋笑声朗朗,快人快语:“这里气候适宜、水质纯净,吸引大批的迁徙鸟类停歇在此,白鹭、绿头水鸭、鸳鸯等凌空翱翔,众多摄友扛着长枪短炮惬意地按下了快门。”一位穿着大红马甲的志愿者说道:“我在市区里的大学读书,每逢双休日都要回来参加公益活动。这里改造为湿地公园后,来游玩的人们越来越多,唱歌的、跳舞的、演奏的、唱戏的、直播的,可热闹了。这儿有400多种植物,200多种鸟类,真正是'碧水映蓝天,鸟儿戏浅滩’。襄城县境内的北汝河,和《诗经》中《汝坟》描写的情景比较,简直是天上地下,换了人间!”

在场的众人听罢,纷纷给这位大学生志愿者竖起了大拇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