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自贸区的三条经验

 天堂的咖啡屋 2023-03-30 发布于海南

海南日报记者 李佳飞 陈雪怡 李梦瑶

3月29日,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主任朱芝松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全球自由贸易港发展论坛时,重点分享了三条经验。

文章图片1

朱芝松。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关于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朱芝松说,2019年,第一张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上共有190条内容,经过7次“瘦身”后,现在只有27条,其中制造业的条目已经清零。去年,上海自贸区新设立的外资企业全部实行备案制,率先构建起“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清单内的专门审核,清单外的全部使用备案制,内外资一致。之后,围绕企业问题,浦东新区又开展了“证照分离”“一业一证”“商事主体承诺制”等改革,极大地激发出市场活力。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朱芝松表示,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围绕知识产权保护,上海首先在浦东新区单设了知识产权局,使之成为独立的工作部门。同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支持下,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使得企业能够在知识产权领域快速地获权、确权、维权。

关于入境审批制度改革。朱芝松介绍,如今,通过提前申报汇总征税和“不见面审批”,新鲜水果从浦东机场入境到验收提货只需短短的4个小时。上海自贸区已经成为水果、冷冻食品、红酒、化妆品、手表等消费品进入中国的重要门户,也帮助全球企业更快进入中国市场,享受经济全球化的红利。(海南日报博鳌3月29日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