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想教师退出机制落地,必须优先解决这个核心问题,否则一切免谈

 郑飞3bbr5o1bk2 2023-03-30 发布于北京

教师退出机制,已经有不少的省市明确将会落实。教育主管部门之所以推出教师退出机制,其目的自然是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奖勤罚懒。有了教师退出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就可以对教师进行量化管理了,而那些懒散不作为的老师将会被淘汰出局。

从当下出台的文件来看,教师退出机制,也并不是直接就把老师一脚踢出教育系统,而是也给了老师一个缓冲的余地——只要你足够努力,那么你还是可以重新回到教育岗位上的,因为退出机制分为四个层级——待岗、转岗、离岗退养和解聘。

对于专业能力不足的教师,将会实行待岗考察;而对于年纪较大,不能坚守一线的老教师,则实行转岗到后勤或者其他部门;对于身体出了问题,不能坚持教学工作的,则是离岗退养;而未能聘任上岗、考核不合格或者是违反师德等情况的老师,可能就会进行解聘。

这里的设置不能不说比较科学,也很有人性化。就是不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教师,学校也不是直接解聘,而是给他一个待岗的机会,让他能实现自我救赎,重新回归到教学岗位上,而对于没有上进心,又不愿意用心付出的教师则直接予以解聘。

这里,其实存在着一个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忽略的核心问题,那就是如何判定一名教师不能胜任教学工作。就这一点而言,必然靶心只想学生的成绩——你看老师的专业能力,用什么说话,课堂教学,这对于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应该是一个问题。如此,那么甄别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必然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内核。

但是,学生成绩的高低真的就能判定一个教师能力的高下吗?依照正常的思维,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现在既然涉及到一名教师的职业去留,这就是一个不能忽视而是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决定着成绩高低的能动性因素除了教师,还有学生这个主体。如果一个学校各个班级的学生入口都是按照成绩平均分配的,那么到了毕业班,没有多少人会有话可说,但是现在能实现阳光分班吗?恐怕没有多少人相信,因为有太多的因素左右着,就是领导都有可能插上一脚。

笔者所在的县,有一所初中,他们分班的时候,是先让两个优秀班主任选。这样一来,他们班级的学生素质,那是不是顶呱呱的。再加上他们本身就是实验班,教师的配备也是最优的。有了这两个条件的加持,学生的成绩还会差吗?

就是其中有一位教师教学能力一般,因为有那样的环境氛围,学生对这位老师教授的一科也是会用心地学习的。如此一来,这位教学能力平平的教师,你如何来评价他,没有办法评价。

现在,那些被挑剩下来的差生谁还愿意要呢?

在没有教师退出机制的时候,大家都不觉得有什么,最多也就觉得自己的教学差些,这是大家都能理解的,因为学生的素质差。但是现在涉及到个人的职业去留问题,谁还愿意在这个问题上让步呢?我教了差生,拿不到成绩,评不了职称也就算了,而现在连自己的饭碗都保不住了,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冤大头。

如此一来,必然激化教师之间的矛盾,而学校能把一碗水端平吗?几乎没有可能。而就是你阳光分班,后来转进的学生,如果是优秀的学生,还有可能被学校的领导做了人情塞进好班当中去——这不是更拉大班与班之间的距离吗?

因为教师退出机制是以成绩作为重要参照物,那么就是阳光分班了,也会加剧教师之间的竞争,那么学生自然就成了被折腾的对象。现在的学生就不堪重负了,而等到教师因为自己职业的去留问题,他们还会不更加催逼着学生去学习啊——如此,是不是给学生有增加了一个沉重的枷锁?

或许有人说,现在不是双减了吗?我们就不能不以成绩作为主要参照物?那样一来,问题就更大,因为存在着许多主观的因素,就会更存在着被有意针对的情况。如此,更是带来更多的不公平,不是吗?

亲爱的读者,对于教师退出机制怎么确定教师退出的这个问题,如果以学生成绩为主导,那么差生谁要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