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勾践

 梦想童年594 2023-03-30 发布于江西

正文

人物生平

继国败吴

吴越两国国土相邻且积怨已久,到公元前496年,勾践继位为越国君主,吴王阖庐趁此机会进攻越国。勾践派出不畏死的勇士加以应对并取得胜利,阖庐也被射伤。不久,阖庐因伤去世,在其去世之前曾劝诫其子夫差不要忘了与越国之间的仇怨。[1]

战败入吴

越王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听闻吴王夫差正在操练军队以向越国复仇,于是决定先行发起对吴国的进攻。越国大夫范蠡反对勾践主动发起进攻,但没有得到勾践的认可。[1][5]
吴王夫差听闻越国来犯,立即派兵迎战,最终在夫椒(今无锡太湖马山)打败了越军。战败之后,勾践带着剩余的五千残兵退守于会稽山(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上,并根据范蠡的建议,派大夫文种前去求和。但因伍子胥对夫差的劝谏,求和一时没有成功。这使得勾践认为求和难以实现,于是就准备与吴国决一死战。文种此时提出建议,认为吴国的太宰伯嚭(pǐ)贪婪,可以通过贿赂他来帮助达到与吴国讲和的目的。之后,文种的建议顺利实现,越国成功与吴国讲和。夫差也赦免了勾践,并划定钱塘江为吴越两国的边界,最后罢兵回国。[1][5][6]
在吴王夫差赦免勾践之后,勾践返回越国。在越国时,勾践不忘屈辱,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到了越王勾践五年(公元前492年)五月,勾践让文种代替他治理越国,自己与范蠡、柘(zhè)稽一同入吴为人质。等到了吴国,夫差命勾践为其养马,并将其囚禁在宫室之中。后来,在伯嚭的影响之下,夫差开始怜悯勾践,并认为勾践是真心归顺于他,于是决定将他们放回越国。[1][5][7]

忍辱兴越

勾践从吴国回来之后,就准备对吴国施加报复。而大夫逢同认为当时不应整军备战,否则就会引起吴国的不安,此时应该与齐、晋、楚三国交好,联络这三国出兵攻伐吴国,等到吴国疲敝了,越国再去攻打它。逢同的建议得到了勾践的认可,攻打吴国的计划暂时被搁置。[1]
为了能使越国拥有复仇的条件,勾践曾向大夫计倪请教。计倪对勾践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是要发展农业生产,然后是挑选人才、发展商贸活动,最后是凭借国家权力控制谷物价格以达到“农末俱利”的效果。勾践听从了计倪的建议,使得越国成功在短时间内富强起来。除此之外,计倪还向勾践建议,认为要想兴旺越国,勾践应当注重挑选、任用贤能。勾践听从计倪的建议,并推行仁政,使得越国万众一心,逐渐有了讨伐吴国的条件。[8][9]

以计弱吴

勾践曾向文种询问如何做才能成功讨伐吴国,文种提供给勾践九种不同的策略(也有说是伐吴七术)。其后,根据文种的策略,勾践派人上山伐木做成栏杆并大加装饰,然后亲自敬献给夫差。夫差对此感到很高兴,即使有伍子胥的劝阻,依旧是欣然地接受了礼物。后来,勾践又派文种将训练过的美女送给夫差,伍子胥再次劝阻,但夫差再次选择了接受。[10]
在正式攻打吴国之前,文种曾向勾践献计:让勾践去向夫差借粮食,如果上天抛弃了吴国,夫差就一定会答应。勾践认可并践行了文种的建议。而在吴国虽是有伍子胥的劝阻,但是吴王夫差依旧坚持将粮食借出,这使得勾践暗自感到高兴。[1][11][12]

平吴称霸

越王勾践十五年(公元前482年),夫差北上前往黄池(位于今河南省新乡市)与各诸侯会盟,与其同行的还有吴国的精锐部队。勾践趁机发动了对吴国的征伐。而吴国因精锐部队不在,难以抵挡。当夫差得知消息后,因正与诸侯会盟,不敢有所作为,直到黄池之会结束,夫差才派人送厚礼到越国以图讲和。而勾践认为此时难以彻底灭掉吴国,就同意了讲和。[1]越王勾践十九年(公元前478年),越国在勾践的带领下再次攻伐吴国。吴国军队难以抵抗,越军大败吴军,吴王夫差也被围困在姑苏山(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上。之后,夫差派大夫公孙雄袒露上身,跪地前行,向勾践求和。勾践于心不忍,想要答应,却为范蠡所劝止。但勾践还是怜悯夫差,想将其安置到甬东(位于今浙江省舟山市)并让其统治一百户人家,夫差谢绝并选择了自杀。夫差死后,勾践将其安葬并诛杀了伯嚭。至此,勾践成功实现了复仇,吴国终为越国所灭。[1][5]
勾践灭了吴国之后领兵北上,与齐、晋等国诸侯在徐州(位于今山东省)会盟。之后,勾践还接受了周王赐予的伯爵称号。等到勾践返回江南,他主动把吴国之前占有的其它国家的土地归还。此时的越国实力强大,勾践号称“霸王”。[1][4]
在勾践返回的时候,范蠡曾劝说勾践不要僭越称王,但勾践没有接受建议,这促使范蠡选择离开勾践,前往别处。而在范蠡正式离开越国之后,又专门派人送信给文种,告诉他与勾践只能共患难而不能同享乐,劝他离去。而文种看过信之后,并没有当即离去,只是称病不再上朝。不久,越国朝中有人中伤文种,说他将会作乱。勾践就顺势赐给文种宝剑,让他自杀。[1][4]

迁都离世

勾践在杀掉功臣之后,迁都到琅琊。越王勾践三十二年(公元前465年),勾践去世,其子鹿郢接替其为越国君主。[1][6]

人物成就

兴越:勾践继位为越国君主之前,越国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勾践继位之后,积极采取措施以谋求发展,他在范蠡、文种等贤臣的帮助之下,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增加人口,使得越国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强大起来。在越国覆灭吴国之后,勾践又将国都迁至琅琊,使得越国从此称霸中原,越国的发展由此达到顶峰。[13][14]
灭吴:吴越两国在勾践即位之前便素有仇怨,等到勾践刚即位之时,吴国便趁机来攻,但为勾践所败。后来,勾践虽然也曾一度败于吴国,但是又在范蠡、文种等贤臣的帮助之下成功实现了复仇,于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公元前473年)将吴国覆灭。[1][14]

人物关系

父亲:允常
允常(?~公元前497年),在《吴越春秋》中记作元常,春秋时期越国君主,是越国兴旺的重要奠基人。[15]
儿子:鹿郢
鹿郢(?~公元前458年),在《史记》中记作鼫与,春秋时期越国君主(前463年~前458年在位)。[1]
女儿:越姬
越姬,楚昭王的妃子,为执礼而自杀。[16]

人物评价

历史上针对勾践的评价大多都是正面的。陈桥驿先生曾有言,中国古籍中记载越国历史的,主要有《国语》《史记》《越绝书》《吴越春秋》四种。[17]其中,司马迁在《史记》中直称勾践之“贤”,认为他有“禹之遗烈”。[1]在《越绝书》中,有着对勾践直接的赞美,如:“勾践之时,天子微弱,诸侯皆叛。于是勾践抑强扶弱,绝恶反之于善。”[18]《国语》中的《吴语》和《越语》,通过文字叙述,构建了一个光辉正面的的勾践形象。[19]
除了以上几部史籍,在其它的很多史籍中,也是可以发现对勾践的积极的评价。《墨子》中将勾践与晋文公、齐桓公并列而称之为“贤君”:“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20]《吕氏春秋》与《墨子》相似,将勾践与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庐并列而给予认可。[21]刘向在《新序》中更是将勾践比于“圣王”:“越王勾践学范蠡大夫种,此皆圣王之所学也。”[22]
在后世的很多文学作品中,也是表达了对勾践的赞许,为世人展现了一个个正面的勾践形象。有如唐朝诗人胡曾,就在其诗《会稽山》中将勾践与夫差对比,进而表达了对勾践的认可:“越王兵败已山栖,岂望全生出会稽。何事夫差无远虑,更开罗网放鲸鲵。”[23]
对于勾践,负面评价少有,但是依然存在,如帮助越国打败吴国的重要功臣范蠡,评价勾践“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1]在唐宋诗歌中,也有着或直接、或间接地贬斥勾践利用西施迷惑夫差、利用阴谋之术的卑劣以及贪财好色的性格弱点,如释智圆的《雪西施》。到了明清,在有如《浣纱记》《东周列国志》一类的戏曲、小说中,勾践以一种软弱无能、贪财好色的形象被展现出来。[24]

人物争议

勾践称谓

司马贞《索隐》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引古本《竹书纪年》曰:“晋出公十年十一月,於粤子句践卒,是为菼执。”关于其中所记载的“勾践”“菼执”这两个名称,顾颉刚先生认为前者是“生时之名”,后者是“死后之谥”;陈梦家先生与顾颉刚先生类似,认为前者是“死称”,后者是“生称”。张志鹏在其博士论文中认可了前两位先生关于“菼执”的说法,而关于“勾践”,张志鹏则是表明“勾践”应该是号。[25]

迁都时间

越国灭吴之后迁都的事实虽大致获得肯定,但是关于迁都的时间却多有争议。《竹书纪年》、清人顾栋高的《春秋大事表》和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越国迁都是在越王勾践二十九年(公元前468年),《吴越春秋》《大清一统志》中记载迁都是在越王勾践二十五年(公元前472年)。在当代学者中,王国维先生、陈梦家先生认为迁都是在越王勾践二十五年(公元前472年),蒙文通先生、吕思勉先生认为迁都是在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公元前473年),钱穆先生认为迁都是在越王勾践二十九年(公元前468年)。后来的学者如辛德勇、陈桥驿,多是与钱穆先生一致,认为迁都是在越王勾践二十九年(公元前468年)。[26]

人物趣闻

十年生聚

出自于《左传·哀公元年》。
越王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越国在战败于吴国之后,越王勾践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吴国大夫伍子胥想要劝阻吴王夫差,让他不要答应勾践的求和,但没有成功。在那之后,伍子胥曾对人说,越国将会在勾践的领导之下,上下同心,发愤图强,最终战胜吴国。[27]

卧薪尝胆

出自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越王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勾践主动发起对吴国的进攻,但是遭遇失败,直到在与吴国讲和之后,勾践才得以返回越国。而在回到越国之后,勾践通过睡在柴草上、舔苦胆的方式来警醒自己不要忘记曾受过的耻辱。[1]

勾践拜蛙

出自于《吴越春秋》。
勾践在一次率军进攻吴国之前担心士兵不能听从命令,认为士兵们还没有拼死战斗的决心。于是在路上见到一只青蛙鼓着腹部发怒且有战斗的气概时,就扶着车厢前的横木对之表示敬意。勾践的士兵对此感到困惑,勾践就顺势解释说:“我盼望士兵们发怒动气已经很久了,却还没有称我心意的人。如今这青蛙只是无知的小动物,但遇见仇敌竟然有一身怒气,所以我扶在横木上向它表示敬意。”士兵们听说此话,都是誓死报效勾践,表示愿意为其献出自己的生命。[4]

箪醪劳师

在勾践率军伐吴以复仇之时,有越国父老送酒以饯行。勾践为了激励士兵,就开了一场誓师大会,并将越国父老送来的酒倒入河中,然后让士兵一同饮用掺有美酒的河中之水。其后,士兵们都是大受鼓舞,最终成功打败了吴国。[28]

鸟尽弓藏

鸟尽弓藏,与之相类似的还有“兔死狗烹”,两者同出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越王勾践十九年(公元前478年),勾践在范蠡等一众功臣的帮助之下成功地灭掉了吴国。此时,范蠡意识到与勾践只能同患难而不能共享福,勾践很可能因为越国已经强大起来,不再需要他们而将他们抛弃。于是范蠡就主动选择离开并写信劝说同为功臣的文种像他一样离开。[1]

相关文物

越王台,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府山东南麓,相传是后人为纪念勾践所建,于《越绝书》中已有相关记载:“越王台规模宏大,周六百二十步,柱长三丈五尺三寸,溜高丈六尺。宫有百户,高丈二尺五寸。”抗战时期曾被日军飞机炸毁,1981年被重新修建。[29]
越王勾践剑,中国一级文物,被誉为“天下第一剑”,1965年12月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剑长55.6厘米,宽5厘米,剑格正反面均有美丽纹饰。剑身正面靠近剑格处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鸠浅 自作用剑”,其中“鸠浅”经考证就是勾践。[30]

影视形象

年代
影视类型
剧名
扮演者
1956年
电影
卧薪尝胆[31]
王元龙
1960年
电影
西施[32]
陈锦棠
1965年
电影
西施[33]
江汉
1965年
电影
西施[34]
赵雷
1983年
电视剧
西施[35]
曹大年
1985年
电视剧
西施[36]
罗石青
1986年
电视剧
郑雷
1987年
电视剧
西施[38]
范鸿轩
1996年
电视剧
西施[39]
张秋歌
1996年
电视剧
东周战国·春秋篇[40]
李洪涛
1997年
电视剧
古吴春秋[41]
吴旗
1998年
电视剧
2002
电视剧
英雄[43]
2003年
电视剧
吴越争霸[44]
王志刚
2006年
电视剧
争霸传奇[45]
刘松仁
2006
电视剧
越王勾践[46]
2007年
电视剧
2009年
电视剧
兵圣[48]
赵滨
2013年
电视剧
孙子大传[49]
张博
2019年
电视剧
美人心[5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