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本解读】《陋室铭》——刘禹锡的骄傲

 行人呓语 2023-03-30 发布于重庆

《陋室铭》全篇,81字。一句概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词概之,“德馨”。通览之,满纸都是刘禹锡的骄傲。何以见得?
水山起兴,仙龙自许。“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之出名,取决于所居之仙人。水之灵异,取决于所潜之蛟龙。由山水及陋室,由仙龙及吾,类推而出,室不在陋,有德则馨。吾,仙龙一般的人物也!刘禹锡开篇即傲娇!我是仙龙一般的人物嗬!
陋室不陋,德馨自傲。“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诗人反抗世俗的响亮宣言!现实的境遇与压迫,岂能让人低下高高的头颅?是坚定的反抗,是有力的回击。即使栖身陋室,但吾之德馨让斗室生辉。陋室里,站着一个高大的“吾”,刘禹锡骄傲如斯!
环境虽陋,幽雅自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当人被现实逼仄至墙角,反倒识得苔痕阶绿,反而察见草色帘青。劲健的生命,虽置身于荒芜,但心灵的庭院,却遍地绿色。每一次人生的跌倒,都是生命全新的进阶;每一次放逐的凄凉,都是生命在掀帘张望。上阶的绿,入帘的青,何等清幽雅致!刘禹锡走过安徽和州,他有了“面对大江观白帆”之通脱,他有了“垂柳青青江水边”的坦然,他更有了“苔痕阶绿”“草色帘青”的浪漫情怀。当刘禹锡走过安徽和州,苏轼就从湖北黄州走来了。他说:“白云左绕,清江右洄,重门洞开,林峦坌入。”走过万人瞩目的朝堂,走到僻壤乡居的黄州,苏轼低到尘埃里。在失魂落魄之中,心灵的大门却轰然洞开,高挹白云,低掬清江,心灵的深处,从此住进山林与峰峦。苏轼们,刘禹锡们,骄傲如斯!

人生对话,高雅自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以择处而居,但可择人而往。谈天地过往,抚世事苍茫,笑白驹过隙,追先贤陈迹。一有一无间,拂去了粗鄙与浅陋,一来一往里,多了博雅与酣畅。不俯就,不折腰,刘禹锡很骄傲!
情趣高妙,优雅自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素琴与丝竹,一高雅一通俗;金经与案牍,一出世一入世;素琴入心,丝竹乱耳;读金经是超脱,审案牍是劳形。虽然蛰居于陋室,但生命的琴弦,能调出心灵素朴的雅乐。如炬的目光,能破开俗尘的贪嗔,揽尽人生的真经。无乱,守贞;无劳,妙空。不同流俗,不媚权贵!刘禹锡很骄傲,骄傲心灵的自足,生命的自乐,精神的自由。
取类比譬,名人自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不拘一地,不囿一时,放眼纵目,比比皆是一个“我”,与己相类,与己同行!与南阳诸葛亮比肩,与西蜀扬子云结伴。刘禹锡骄傲得很!
暗喻君子,风范自高。“孔子云:'何陋之有?’”一个圣人,立于天地,发出谆谆的教诲:“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刘禹锡终于在孔子面前不敢造次了,慢慢咽下“君子居之”的宣称,低眉顺眼了一回,接下来,他大声而响亮地重复了孔子的话:“何陋之有?”好一个“何陋之有”!    
刘禹锡是居住在一个“无”的世界里,他的世界“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他的世界全是“有”,有“仙”,有“龙”,有“德馨”,有“苔痕阶绿”,有“草色帘青”,有“鸿儒谈笑”,有“素琴”,有“金经”,有“南阳诸葛庐”,有“西蜀子云亭”,有“孔子”……
他穿梭在“有”“无”之间,玩世高蹈。
他自居而自如、自喜而自乐,内心丰盈而自足,行止洒脱而自是,内心德馨而自高!
他栖环境之幽雅;乐交往之高雅;追情趣之优雅。做雅人,当君子,安贫乐道,淡泊名利,天然一段风骨,傲视鄙夫俗尘!
他觉悟,他通脱,他更骄傲!他岂肯为粗鄙低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