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哪个赛道的合成生物上市公司,谁赚钱,谁值钱?

 芳博士 2023-03-30 发布于福建

202327篇(共377篇)原创文章

很荣幸受到第一届中国绿色生物制造峰会的组委会邀请,做了《合成生物领域投融资动态与展望》的分享。
读者朋友希望我就54家中国合成生物公司的情况,展开说说。
这54家企业来自于华安证券的“合成生物指数”,指数是由业务涉及合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应用的上市公司构成。
“赚钱”和“值钱”的说法,比较笼统,为了能客观分析,我用相应指标进行指代:
  • 赚钱:毛利率和净利率,越高越“赚钱”;销售费用率,越低越“赚钱”。
  • 值钱:市盈率和研发费用率,越高越“值钱”。
说明:数据分布较为均衡的指标,将使用平均值(例如毛利率、销售费用率);数据分布有极端值,则使用中位数(例如净利率、市盈率和研发费用率)。
同时,根据上市公司所属Wind二级行业,我把54家上市公司,分为“医疗制药”、“食品”和“化工材料”三大类。
以下数据均来自于各上市公司2023年3月26日收盘价和最新财务报表。

1

谁赚钱?

从毛利率的平均值看,合成生物上市公司中:医疗制药>食品>化工材料
医疗制药行业的平均毛利率:50.71%。
食品的平均毛利率:21.11%。
化工材料的平均毛利率:20.69%。
毛利率TOP5的合成生物相关上市公司(均在医疗制药行业):
康弘药业(89.10%)、特宝生物(88.47%)、爱博医疗(85.37%)、苑东生物(83.89%)和百济神州(79.15%)。
从净利率的中位数看,合成生物上市公司中:医疗制药>食品>化工材料
医疗制药行业的净利率中位数:9.89%
食品净利率中位数:6.50%。
化工材料的净利率中位数:5.05%
净利率TOP5的合成生物相关上市公司(4家在医疗制药行业,1家在食品行业):
爱博医疗(35.38%),凯赛生物(26.44%),诺唯赞(25.98%),康弘药业(22.11%)以及嘉必优(20.11%)。
化工材料行业,净利率最高的合成生物相关上市公司是:山东赫达(17.77%)。
从销售费用率的平均值看,合成生物上市公司中:化工材料<食品<医疗制药
医疗制药行业的平均毛利率:14.37%。
食品的平均毛利率:4.01%。
化工材料的平均毛利率:1.65%。
销售费用率最低的5家合成生物相关上市公司(4家在化工材料行业,1家在食品行业):
东方盛虹(0.19%)、东方集团(0.34%)、联泓新科(0.40%)、元利科技(0.44%)和苏州龙杰(0.46%)。
医疗制药行业,销售费用率最低的合成生物相关上市公司是:新和成(0.55%)。
总结一下,从“赚钱能力”看,医疗制药行业的合成生物学企业,明显优于食品和化工材料行业。
尤其体现在毛利率上,说明医疗制药产品的“技术壁垒”和“议价能力”非常突出。
由于化工材料行业多为大宗交易,尽管毛利率低,但营收规模相对比较大,同时,销售渠道稳定,因此,销售费用率也很低。

2

谁赚钱?

从市盈率的中位数看,合成生物上市公司中:医疗制药>食品>化工材料
医疗制药行业的市盈率中位数:35.07倍。
食品的市盈率中位数:32.92倍
化工材料的市盈率中位数:19.02倍。
市盈率TOP5的合成生物相关上市公司(4家在医疗制药行业,1家在食品行业):
翰宇药业(4787倍)、华北制药(269)、金字火腿(109)、诺禾致源(96)和亿帆医药(91)。
在化工材料领域,市盈率最高的合成生物相关上市公司:雅本化学(56)。
从研发费用率的中位数看,合成生物上市公司中:医疗制药>化工材料>食品
医疗制药行业的市盈率中位数:6.41%。
食品的市盈率中位数:0.85%
化工材料的市盈率中位数:3.26%。
研发费用率TOP5的合成生物相关上市公司(4家在医疗制药行业,1家在食品行业):
百济神州(97.40%)、苑东生物(14.39%)、翰宇药业(13.49%)、诺唯赞(9.36%)和丽珠集团(8.03%)。
在食品领域,研发费用率最高的合成生物相关上市公司:嘉必优(7.03%)。
总结一下,从“值钱水平”看,医疗制药和食品行业的合成生物学企业,明显优于化工材料行业。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研发投入看,医疗制药行业的居高不下,可以理解,但化工材料行业也通过研发,逐步建立较高的技术壁垒。
在技术积累和产品竞争力的角度看,二级市场对化工材料行业的合成生物相关企业的估值,是相对较低的。
同理,研发费用率如此之低,是否意味着食品行业的合成生物相关企业的技术投入不足,技术水平不高?二级市场是否给予了超高的溢价?

最后,很多朋友问我,最看好合成生物领域哪个赛道的企业?
如果要短期见到较为可观的经营业绩,可以看食品行业;
如果愿意中期见到较为可观的经营业绩,并且愿意等待企业的技术积累和产能放大,形成细分市场的垄断,可以看化工材料行业;
如果接受长期才能见到可观的经营业绩,并且愿意等待技术壁垒的建立,实现产品品类的市场垄断,可以看医疗制药行业。
但从二级市场的数据观察,医疗制药和食品行业都拥有了“值钱”的特征,而化工材料行业的价值,则被低估了。
我由衷期待在化工材料领域,也能有中国的杜邦、巴斯夫、帝斯曼等跨国巨头,彰显我国的技术水平,引领行业的价值提升。


期待在4月21-22日在南京举办的“合成新势·合成未来”,与合成生物领域的各位创投圈朋友相聚(扫码报名即可免费参加大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