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荔文学·散文·李冬花】母亲做鞋的木楦子

 新用户8249cTO6 2023-03-31 发布于陕西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1192






木鞋楦子,是七十年代我上高中时,母亲叫木匠人专门照我脚大小做的鞋“楦子。”
母亲做鞋是行家里手,周围人时不时的去找母亲帮忙。
有剪鞋样子的,请教的妇女也不少。
心灵手巧的母亲,做的鞋子不仅漂亮穿着合脚。我小时候,一直到上了高中都穿母亲做的鞋子。长大后,
每次母亲为我做成一双新鞋都先用木楦子放进鞋里,把鞋周围支撑起来,这样穿着舒服。
今天,再次看见熟悉的木楦子,总会想起孩时的情景,记忆里,小时候看见母亲搓白线纳鞋用的绳子,我就依偎在母亲身旁,一根根长线绳子,经过母亲的双手,搓来转去,搓成光滑细长的线条,看起简单,做起来也挺不易。
不论是鞋底,还是鞋表,工艺全是母亲手工制成,手工纳的鞋底,做起来费时又费力,却吸汗透气,养脚。
一针一线,体现着母亲对我的无私奉献!
条绒鞋用它的朴实无华,穿梭过自己成长的路。踩着这份美丽的阳光,从来也不惧怕黑暗。有这双鞋,载着的牵挂,坚定地,相陪漫长的岁月。
高中第二年,我就不让母亲为我辛苦做鞋子了。望着母亲花白了的头发,心里总感觉很疼母亲为我的付出。
岁月沧桑了母亲的目光,却模糊了年华的视线,渐渐地老了夜色。
一只木楦子,一生的牵挂;一针一线,在一朝一夕中,母亲惟愿岁月眷顾。
我穿过的层层底鞋,鞋底是她老人家用穿过的旧衣服撕成布块,把玉米面打成糊糊,一层布,一遍面糊累成六层贴在墙上晒干,做鞋底用。
想起母亲那个时候,是妇女队长,白天带领群众干生产队里农活,总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晚上为我们兄弟姐妹在煤油灯下做鞋子,我睡一觉醒来,她还没有休息。
母亲特别宠我,给我纳的鞋底都是各种花型。看起来不像手工活,像买的布鞋那么美观大方。
母亲去世后,我带回家里几件东西,其中鞋楦子就是唯一。
鞋楦子对别人来说并不起眼。对我来讲,它有母亲的心血和无形的手迹,更包含着,有一种母爱的伟大。
木楦子跟随了我已经是三十八年了,流年为它形成了一层厚厚的包浆,也成了我包罗万象藏品之一的一种艺术门类。

文图/李冬花



往期回顾:

【大荔文学·评论·李冬花】秋的感悟—读官华老师诗歌《秋》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李跃峰小记
【大荔文学·散文·李冬花】喜欢养鸡的奶奶
【大荔文学·散文·李冬花】哎呀!饭碗长腿了
【大荔文学·散文·李冬花】老宅有棵石榴树
【大荔文学·散文·李冬花】双泉药王祠札记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淡泊名利的好医生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忆马行健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二姐的桃园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岁痕墨香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麻雀(外一篇)

【大荔文学·散文·李冬花】世界是一封情书

【大荔文学·散文·李冬花】岁月

【大荔文学·散文·李冬花】水让我悟出智慧,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选择自已的路(外两篇)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木匠师傅给我的启事(随笔三则))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为妈妈洗脚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大荔同州湖(外一则)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二爷拍的老照片(外两则)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我家的风箱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心灵的窗口(外两则)

【大荔文学·随笔·李冬花】三月荠菜赛“灵丹”

【大荔文学·散文·李冬花】记忆深处的乡村鸡鸣

作者简介

李冬花,民间收藏家,大荔县家忆博物馆馆长,大荔县诗词曲学会秘书长。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田小勇

顾问: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杨荔佳  

小说编审:田小勇

散文编审:常盈  杨发兴

诗歌编审:官华  高明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