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过苦日子?正在显现的几个征兆,不知道你是否有察觉到

 新用户83476033 2023-03-31 发布于江苏

最近几年,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钱越来越不值钱,同样的钱所对应的购买力越来越低。尽管相比于前两年来说,当下的经济有所好转,但许多人的心态并没有变得乐观起来,甚至对经济的发展抱有担忧。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球经济变得低迷,我国也因为疫情的断断续续而导致经济的发展速度变得相对停缓。尽管已经放开了疫情,但通货紧缩的现象依旧相对普遍。更重要的是,当下所出现的几个征兆,似乎预示着苦日子的来临。那么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管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其实都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而回顾过去,通胀和通缩此起彼伏。但需要注意的是,相比更加可控的通胀来说,人们往往更担心通缩的出现。

通胀紧缩反映出来的是经济的下行,与此相对应的是,看似可以占到便宜的物价下降却让经济市场变得萎靡,以至于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在此情况下,接踵而至的便是企业经营的艰难,以及普通人需要面对的降薪裁员。

所以在许多理论上,通缩就意味着苦日子,而这种苦日子一旦开始,那么可能就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结束,并且可能也没有快速解决的办法。

就拿日本来说,之所以网络上有关于日本老百姓抠门的各种吐槽,其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没钱而带来的一省再省。这样一来,其实也就导致日本经济变得一塌糊涂。各种促进经济的政策一变再变,但不管是零利率的策略还是大量印钞的措施,都没有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相反,日本经济还在缓慢的继续衰退。

但相对来说,就算日本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存款,但基本的生活可能是能够受到保证的。毕竟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其他的福利待遇相对完善。就算是所有人躺平,短时间内可能也不会出现毁灭性的后果。

只不过可以想象的是,在我国各项体系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如果出现通货紧缩,那么就没有任何红利可吃,最终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可怕的。然而,部分征兆的出现,可能就预示着苦日子的到来。

首先就是我国的失业率节节攀高。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金钱的维持,而作为普通人来讲,通过工作获取劳动报酬是唯一的收入来源。然而,最近几年我国的失业情况是很多人有目共睹,甚至亲身体会到的。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2023年2月的全国城镇失业率达到了5.6%,而18岁至24岁的年轻人成为失业的主要群体,他们对应的失业率可以高达18%,也就是说在五个年轻人之中,就有一个人找不到工作。

再加上6月份之后又有1100多万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寻求工作,所以进一步增加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但与此同时,面对如此庞大的待就业群体,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一再缩减,所以到了那个时候,我国的失业率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

其次就是二手房挂牌数量激增。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房地产已然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然而,相比于其他行业来说,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可能存在虚高的现象。

一旦经济变得不景气,通过房地产市场而建立起来的高楼就会一哄而散。要知道,我国有超过70%的家庭的资产都集中于房产,所以房地产市场泡沫化的破灭,让这些家庭的资产严重缩水,甚至全部打了水漂,到了那个时候就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显而易见,如今到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了寒冬期,不仅是许多期房成为了烂尾楼,而二手房交易市场的房子挂牌数量更是成倍增加。据了解,国内二十多个重点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已经远远超过了10万套,例如重庆,武汉这样的城市,其二手房挂牌量甚至可以超过20万套。

再者就是出生率的快速下降。2022年我国的人口减少了85万,这也预示着我国进入了人口负增长阶段。虽然近十年时间里我国的新生儿出生量一直处于下滑状态,但最近几年的下滑速度大大加快,甚至出现的断崖式下跌。

新生儿大量减少所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会导致社会发展出现后劲不足的问题,同时新生儿的减少让消费量减少,从而出现各行各业产能过剩。比如幼儿园因为招生困难而倒闭,婴幼儿产品因为没有人购买而变得滞销等。

最后就是购买力的严重下滑。放眼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在最近的一两年都加大了货币的印发量,我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出现了相似的情况。但可以见到都是虽然货币的流通量大大增加,但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增长速度却在降低。

这种不平衡的现象所预示的问题,就是当下的货币购买力严重下滑。先不说最近几年的中产家庭一再陷入消费陷阱,而普通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更是难以为继,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之外,可能根本没有钱用于其他方面的消费。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众人有目共睹的,但一方面,当前的经济环境可能确实存在一定的负面消息。消费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想要促进消费,不能简单的通过印钞来解决的。只有从根本上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减轻老百姓身上的负担,才能让人们没有后顾之忧的消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