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的葬礼只有一次,好好活着,也好好告别

 读书的天蝎小木 2023-03-31 发布于江苏

孔子曾经说过:未知生焉知死。小的时候每逢清明去扫墓,心里是抗拒的。对于墓地墓碑,肃穆庄严佛净土之地,总是有一种无来由的恐惧和疏离,人生短短几十个秋,事人是小事死是大,突然就在临近中年的某一个瞬间领悟了过来。

《我是个殡葬师我心情不大好》,作者是一位爱尔兰裔美籍殡葬师,同时也是一位诗人,诗是语言的精华,诗人的散文总是比寻常人的散文,更耐读也更耐看。虽然殡葬师和诗人,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搭配。

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对于生死,西方人与东方人并无太大的区别,他们同样认为:没有家庭,没有后代的哀悼和怀念,一个人的死就成了生命真正的结束,死者的一生就变得毫无意义,因为一个人曾经的生活,正是在后人的记忆中才得到肯定和承认的。

作者的文章,也颇有中国人“生死事大”,“慎终追远”的意境深远,他写到:葬礼无论多么隆重都不过分,因为他涉及的是一个人、我们的亲人,涉及的是一个生命的全部价值。

一个殡葬师、一个美国诗人,文笔肃穆,平时有些哀伤,又有点黑色幽默,通过一件件小事,让我们得以分享一个西方人的对于生死,对于殡葬的独特经验和细微的感受……  

作者托马斯·林奇,用诗人敏锐的视觉,细腻的情感,描述了父子两代殡葬师,多年近距离接触死亡而带来职业病----恐惧自己身边的亲人,发生意外而变得小心谨慎,甚至到了因噎废食的地步。  在《基督的右手》中,托马斯·林奇写道:作为殡仪员,父亲习惯了意外和看似不可能的伤害,他学会了担惊受怕……

唯其如此,每当我和兄弟姐妹们请求去某个地方玩这玩那时,父亲总是脱口而出:“不行!”,他刚刚埋葬了的孩子,正是因为这个才惨遭不幸的。

每天早上父亲都能从收音机里听到作业发生的不幸事件的消息,而每天晚上他只会带回葬礼上的悲伤故事。  儿时的作者,并不能理解父亲这种,前怕狼后怕虎的心情,直到有一天他成为殡仪员,初为人父,像父亲一样,他也学会了恐惧。 他从孩子们的每一个动作中都看到可能致命的后果。房屋本身变得危险:水池下放的毒剂,每件电器都可能触电,厨房垃圾能传染疾病,地下室有氨……而和恐惧紧密相连的是愤怒。  一个身为殡仪员,每天都要接触各种各样司法的亡者,而变得无来由担心一切,在孩子眼中稍显神经质的老父亲的形象跃然面前。我觉得这一切特别有代入感。我曾经见过一个因为拔牙而死去的16岁的男孩子。然后对于家人的拔牙,我就觉得特别的恐惧。

在这本书中《高尔夫墓地》有一个细节描写,特别的打动我的心弦,“一位老妇来领她妹妹的,骨灰妹妹的子女不肯来,老人一个劲儿的替他们解释,他抱着妹妹的骨灰走向一辆蓝色轿车,打开后车厢,合上,既而打开后座门又关上。最后绕到前排驾驶座边上的座位,非常仔细地把骨灰摆平放好,稍停片刻替她系上安全带,然后驾车离去”  看到这儿,真的是忍不住眼泪,不同种族的人情感是共通的,这个老妇没有把他妹妹的骨灰当成骨灰,而是当成她心目中仍然存在的妹妹,不能让她在后车厢屈身,也不愿意让她,坐在后座不方便跟她说话聊天,他让妹妹像往日一样坐在,前排驾驶座边上位置,还细心的给她系上安全带,一如往日妹妹坐在那里一样……

对于死亡,对于葬礼,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置身其外,当你看作者,以一个殡葬专业人士、以一个诗人的口吻,谈论这些的时候,你会不由自主的有一种代入感,一种情感的共鸣,他说的很多话,初看平常,仔细琢磨,却极其富有人生的哲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