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郁老人康复出院,送锦旗点赞医护精心照护

 西安脑康心理科 2023-03-31 发布于陕西

“现在的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心情好了,睡眠也好多了,太感谢你们了。”

出院时,张阿姨(化名)为感谢全体医护人员的倾心照护,特地定做锦旗亲自送到医护手中。

今年69岁的张阿姨刚来院时,睡眠不好,且有心慌烦躁、情绪低落等症状。家人介绍,张阿姨断断续续这样已经有三年多了,这期间家人也尝试过很多方法想缓解张阿姨的症状,但都未有大的改善。今年年初,因家庭琐事影响,张阿姨的症状加重,每晚只能睡2-3小时且情绪波动大,还自述心慌难受,在朋友的介绍下,特地来我院求进一步治疗。

经我院医生详细检查问诊后,诊断张阿姨患上了抑郁症。

我院医生根据张阿姨目前的症状,为其制定药物+心理疏导+物理治疗方案,且家属考虑到老人年龄大了,故决定住院进行系统性治疗。

住院期间,除了日常的治疗外,医护人员给了张阿姨无微不至的照顾。

“我年龄大了,医生和护士们特别照顾我,我的这个腿有些毛病,护士知道后,每天还会帮我按揉,每次按完后我都觉得特别舒服,这里的医护人员就像我娃一样,关心这关心那,我心里特别感谢他们。”

在综合治疗和医护的悉心护理下,半个月时间,张阿姨的睡眠好转,由来院时的2-3小时到现在每天晚上能睡6小时,睡眠好转后的张阿姨心情也好多了,住院部开展的趣味游戏、手工活动她都主动参与。

看到张阿姨康复得非常好,我院住院部主任杨杰非常感慨:

“张阿姨是非常典型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像这类患者因为年龄大,通常出现睡眠不好或者情绪不良的表现时,患者本人和家属通常都不会去重视,导致病情延误。其实像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失眠、言语动作减少等症状是老年抑郁症的表现,如不加以重视,很可能会愈发严重,从而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老人出现睡眠不好

情绪变化时要重视


说起抑郁,很多人都会想到中青年群体面对各种压力后的反应,却常常忽略一个重要的群体:那就是老年人。

但其实老年抑郁症群体正在逐渐“壮大”,但由于老年抑郁症十分隐蔽,常被误诊为神经衰弱或其他躯体疾病。


如何辨别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在临床表现上的表现主要可以概括为疑、难、杂、正4个特点:

01

疑:指多疑。患者有心悸胸闷就怀疑患有冠心病;有胃脘部堵门、吃饭不香,就怀疑患有胃癌;有头痛头晕就怀疑有脑梗等等;经过检查排除了这些器质性疾病,还怀疑是否得了什么绝症,现有的仪器还不能检查出来,感到恐慌不安。

02

难:难治。指如果按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的模式治疗疾病的话,患者的症状就象“按下葫芦起了瓢”一样此起彼伏、缠绵难愈。

03

杂:一是指症状复杂。患者往往出现情感脆弱、悲伤、激惹、健忘、失眠、乏力、慢性疼痛、头痛头晕、心慌胸闷等多系统症状;二是指疾病复杂,多种慢性疾病并存。

04

正:指正确诊治。老年抑郁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如不及时诊治,会加快慢性疾病的进程,甚至出现肿瘤、痴呆等后果,造成老年人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如果能正确诊治,往往预后良好。

对于老年抑郁症,通常家人的关爱和陪伴非常重要,当然除此之外,也需要专业的心理疏导和定期的药物治疗。老年人合并疾病较多,用药需个体化,所以应在精神心理科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种类和剂量的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