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业设备数据快速接入华为云物联网平台

 物通博联网关 2023-03-31 发布于福建

随着物联网和工业自动化应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接入云平台进行远程监控和维护。但是不同的设备通常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这使得它们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复杂和困难。

WG系列工业智能网关支持以太网、wifi 、5G、4G等上网方式,用于将不同的通信协议转换为MQTT协议,实现设备上云,是实现传感器、PLC和云端对接的高性价比方案。

WG系列工业智能网关支持对接第三方云平台,例如阿里云、华为云、百度云等第三方MQTT物联网设备接入平台,工业智能网关已开发好适配此类第三方平台的物模型接入,一键配置即可接入第三方MQTT物联网云平台。

工业设备数据通过工业智能网关快速接入华为云物联网平台

华为云接入配置流程

1

华为云IOT的配置


1、创建产品

在物联网平台的左侧目录栏上选择产品,进入产品界面后点击右上角创建产品,创建一个产品模板,协议类型选择MQTT协议,数据格式选择JSON格式。

2、添加服务

创建完产品后,点击创建好的产品,进入自定义模型界面,点击自定义模型,创建服务ID。

“服务ID”对应的是网关上虚拟子设备的“分组名称”,可以根据实际网关下接的设备名称进行定义,例如西门子smart200等。

3、添加属性

“属性名称”对应的是网关上建立点位的“变量名称”,点击对应的服务ID,在该服务ID下建立属性。

4、添加命令

华为云反控设定:点击添加命令,定义命令名称,新增输入参数,建立需要下发写的参数,“参数名称”要与需要下发写的“属性名称”对应

5、注册设备

在左侧目录栏内点击设备,下拉框中选择所有设备,在右上角点击注册设备,根据实际信息来建立设备;所属产品选择这台网关下所接设备而建立的产品模型,“设备标识码”填写网关序列号,设备ID与密码可以先自定义较为简单的密码,例如123456789。保存后会生成设备ID与密码,其作用是用来生成MQTT连接参数的用户名、密码与ClientID。

6、注册子设备

注册的设备为父设备,可以理解为网关,那么子设备可以理解为网关下接的设备;点击注册好的设备。

进入父设备界面中,点击子设备,添加子设备建立信息,选择对应的产品模型,设备标识码可自定义。

华为云IOT端非直连设备的“设备ID”与网关端变量分组内,虚拟子设备“子设备序号”对应。

2

网关云接入配置

1、新增华为云IOT云平台

在网关本地web界面内,左侧目录栏中选择数采,下拉框中的云服务中心来配置网关与华为云IOT的MQTT连接参数,中心类型选择华为云IOT平台,并勾选启用,点击添加。

2、填写连接参数

点击华为云IOT中心配置的修改,进入华为云IOT界面进行MQTT连接参数填写。

  • 云中心地址

云中心地址在华为云IOT,左侧目录栏总览上的平台接入地址内,点击进入,相关MQTT连接的中心地址以及端口号复制到网关上。

  • MQTT连接参数的生成

  • 通过以下链接生成连接所需的用户名、密码和ClientID:https://iot-tool.obs-website.cn-north-4./

  • DeviceID为之前在华为云IOT所有设备上注册的设备生成的设备ID;

  • DeviceSecret为注册设备时自己定义的密码;

一般设置内:

连接用户名对应所生成连接参数的“Username”;

连接密码对应所生成连接参数的“Password”;

高级选项内:

MQTT客户端ID对应所生成连接参数的“ClientId”;

最后点击“保存&应用”后生效;

3

网关采集的配置

1、数采配置

在数采配置中添加设备信息,选择对应采集设备的协议及通讯参数;

2、变量信息

添加变量名称,网关端“变量名称”与华为云IOT的“属性名称”对应;

3、变量分组

新增变量分组,分组类型选择虚拟子设备,网关端分组绑定变量后,采集周期优先级为分组设定的采集周期,网关“分组名字”对应华为云IOT“服务ID”,网关“子设备序号”对应华为云IOT子设备的“设备ID”。

网关端“分组名字”对应华为云IOT的“服务ID”;

网关端“子设备序号”对应华为云IOT非直连设备的“设备ID”;

全部建立完毕后,在网关的数采配置界面,重启采集程序,即可看到华为云IOT上成功展示网关采集到的数据。

4

华为云IOT下发指令

在需要下发点位的对应子设备中,选择命令,点击命令下发,填入下发命令值,点击确定即可下发成功。

命令下发测试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