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解决问题极好的逻辑

 行为逻辑 2023-03-31 发布于天津

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的第2326

写作目的:帮助更多的人提升智慧

《教父》中有一句至理名言:
花一秒钟看透事物本质的人,与花一辈子都看不透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不同的命运。
那么,如何才能看透事物的本质?
《学经》说:

长于治玉者,必重于理也,长于治水者,必重于导也,善行者,必重于朴。

治玉的“理”,治水的“导”,善行的“朴”,就是本质。
本质、根本的东西是很简单的。不简单的是人的贪、执、妄。
正如《道德经》所言:
大道至简。
这里我提供一个非常好的解决问题的逻辑,你可以把它细化成一个思维框架。
《学经》:
欲治当世者,必知民身心之忧,知病之缘起,示之以良方,安民之身,宁民之意。
一个人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无法突破,本质上是能量不够,人的能量分为两种:
1.身体能量。2.精神能量。
我们要做的就是从身、心两个维度去找问题的根本。
身体方面包括:疾病、气血虚、衣食住行等。
精神方面包括:情绪、信念、偏执、贪妄等。
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去,然后再根据具体问题去细分。
很多人解决问题,一般会犯三种情况:
1.不查病因。2.乱施药攻。3.未因时施治。
1.不查病因
人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看到一个表象就会乱给方法,没有去根据具体情况探究事情的真相。这种武断的行为会给“患者”带来莫大的伤害。
举个例子:
有个人他做事的行动力比较弱,容易拖延,很多人就会认为这是“拖延症”,要从解决拖延的认知着手,采取了很多改善拖延的方法,但是效果不是很好。
殊不知这个人拖延的原因是气虚造成的,他应该改善的是身体健康问题,把身体能量提上去才能拖动他的行动力。
不查病因,方向搞错了,再努力效果也十分微小。
2.乱施药攻
不懂得药理、病理,仅仅根据表面的药效和病症胡乱用药。
比如,一个人得了普通感冒,你看到了镇痛的药物有治疗轻度感冒的疗效,就用镇痛类药物治疗,这样的结果是,药物对身体的伤害远远大于感冒本身。
一个方法能解决许多问题,但是最好的方法却是有针对性的去解决问题。
人们常说一句话:重病还需猛药攻。
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什么问题是重病?
可能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看法,如果看到某一种表面现象比较严重就认为是重症,就用重药,无疑是误人子弟。
3.未因时施治
做事的时机很重要,如果时机发生了变化,方式方法也会随之改变,所以,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种情况我简单的介绍到这里,这只不过极小部分的抛砖引玉,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