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平天国在广西77:百败林绍璋并非一无是处,对待侵略足够硬气

 桂临塞上 2023-03-31 发布于宁夏

历史有意思

挖掘鲜为人知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历史,我是威叔!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太平天国风情!

《大桂平传奇》
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

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

太平天国系列人物之章王林绍璋4:百败林绍璋辅政,并非一无是处,对待洋人无理要求和反侵略足够硬气

前言

太平军的西征转折之战-湘潭之战中,章王林绍璋一周之内十战十败,导致损失船近千艘,两万太平军西征军败亡,西征第一阶段成果损失殆尽。更为严重的是一下被清军扭转战局,并埋下太平天国灭亡伏笔。

很多人据此冠他以绰号“百败将军”。其实这也实在是难为他了,他勇猛有余,奈何领兵打仗能力确实不行。本来他在骨子里就是一个读书人。只能说是杨秀清看走了眼,因为刘绍章的长处不在武功,而是在文治上。

1

林绍璋自从西征失败被召回就被以“误国至大”而革职,调回湖口协助守城,从此闲散于军中约两年之久。

说是闲散,其实他也没闲着,因为他在广西平南老家自幼读书,脑瓜子其实还是比较灵活的。平时除了读书,就是喜欢捣鼓家里的那些农具器物之类。在趁墟(思旺圩)和去江口镇的时候,还经常能接触到那些火油船和西洋玩意,这都让他对物理、机械方面产生浓厚的兴趣。

参加了太平军,接触到更多洋人玩意,使得他有了通过发展科技振兴太平天国的想法。所以在湖口的两年,他把心思放到研究物理、机械方面知识上来,不得不说,他的“科技兴国”思路其实是对的,因为太平天国阵营中不缺乏打仗的好手,一抓一大把,却是缺这些有文化,懂得利用知识兴国的人才。

2

林绍璋的再次复出在“天京事变”后。内讧中东王杨秀清和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先后受戮,其后翼王石达开被排挤,继而“率师远征”不回,这一下子把天朝的辅政人员给掏空了。朝中办事乏人,洪秀全只得召回一些“老人”回天朝辅政。

就这样绍璋奉诏调回天京办事。不久,升复春官又正丞相,受命与蒙得恩、李春发同理朝政。洪秀全看中的是他“为人聪明,样样晓得,孜孜勤劳。”

而真正让他有机会实现抱负的是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的到来。

这个洪仁玕不简单,由于有在香港求学的经历,接触过大量的西方洋人,可以说是当时最懂对于基督教和欧美文化科学知识的人。当时洪秀全已经不信外姓人,所以很快就封洪仁玕为精忠军师、干王,总理天朝政务。

在他主政期间,提出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企求国家现代化的纲领性文献《资政新编》。这些正好和林绍璋的“科技兴国”策略有共通之处。

3

太平天国阵营中,从圣兵到诸王,绝大部分出身于广西的穷乡僻壤、家徒四壁,不是“烧炭工”就是苦哈哈的种田人家,哪里有书读?简单说他们都是文盲,目光短浅,哪里有接触洋人的想法,见到羊肉都走远远的,对于西方的科技和文化更是甚少了解。

而在“天京事变”之前,太平天国少有和洋人打交道的机会。定鼎天京后,才开始有和洋人打交道的机会,因为那时候势大,占据长江入海口一带,洋人通商行船之类的不经过太平天国疆域也不行。要经过就不然要打交道。

太平天国阵营中,和洋人接触过的大概只有洪秀全、洪仁玕和罗大纲、吴如孝等少数几个人。作为天王,洪秀全真如同深闺小姐一样,深居天王府,极少与外界接触;而罗大纲、吴如孝忙于征战,虽也和外国人有过交涉,但绝少涉及文化科技。

真正和洋人有深入接触的,就是在太平太过后期的洪仁玕主政期间,以洪仁玕,李秀成和林绍璋为最。

林绍璋接触洋人,除了政务,还对西方文化科技知识感兴趣,可以说他是太平天国阵营中对西方科技最为热衷的,比李秀成都要广泛。洋人对他的评价是“具有新眼光、肯于思考、勇于探索的有心人。”

4

其实,自从定鼎天京(金陵)后,怎样和洋人打交道成了太平天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当时进入太平天国统治区的洋人,主要是传教士和一些西方国家官员。因为太平天国占据了江南大部分富庶之地,是洋人们眼热的地方,太平天国又是打着“拜上帝”的旗号,这自然引起了许多西方传教士的兴趣。

他们幻想通过这些“叛乱的基督教徒”,使中国“大开海禁以便传教及通商”。就这样,宗教信仰和中外之间的利益关系,就成了最敏感、最突出的外交课题。

比如说,公元1860年,何默斯牧师,赫威尔牧师以及柯罗福一行三人到天京访问,林绍璋负责接待。在讨论教义和仪式的时候,林绍璋首先承认“拜上帝教”的“知识必然是有限的,不完善的。”何默斯认为天王的教理和“圣经”的真道有矛盾,太平天国应该“遵照圣经的规定做礼拜”。

而林绍璋当即回复:正如中国人的衣服和西洋人不一样,我们是从一旁扣纽子的。(拜上帝教教义)修改仍然是适当的。”按照他的意思是对于外来的宗教进行某些改造,才能被理解和接受。本质是对外国传教士“宗教同化”论的抵制。

5

喜欢西洋文化和科技,但是在对待洋人外交和反侵略上,林绍璋足够硬气。

公元1861年初,英、法等国的船舰终于开进长江,经过天京并欲在天京登陆。为此,赞王蒙得恩和林绍璋于3月1日联合照会英国水师提督何伯,指出:如英人欲在天京登岸进入城内,应由太平天国海关派人引导,不许为所欲为

同年冬,太平军攻占宁波,而且此前答应不向上海周围百里进兵的协议即将期满,面对英国水师提督何伯的无理要求,林绍璋说:“倘天国亦如此向英国提出要求,英国又将何以对待?

太平军不进入上海、吴淞100里内之诺言,复照提出:天兵责在诛妖,为上帝光复全国,不能弃寸土于不顾。“我国不能仅以英国商务为念,而不攻取该地。

......

在交涉最后,林绍璋代表太平天国面对洋人诸多无理的侵略要求,是坚决抵制的,而且明确宣布:如果英国坚持所请,一意孤行,则“我全国官兵,上自诸王,下至兵士,势必愤怒,不准此类协定继续施行。

6

可惜的是,那个时候的太平天国已经日落西山,终日疲于应战,天朝朝政运转极不正常。不说《资政新篇》,更不要要说“科技兴国”,就连给林绍璋一点实现抱负的机会都没有。频繁的军事征战和在辅政中的不受重用,使“学识渊博,才艺见长”的林绍璋无缘在“协理朝政”中发挥他的才华。

这是他的不幸,也是太平天国的损失。他最终成了一个“补锅匠”,最为悲催的是,他补哪哪就更漏。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公元1864年7月19日),清军在欧美侵略者的配合下,用洋枪洋炮攻陷天京。

林绍璋拼死突围,两日后在离天京不远的淳化镇英勇战死,这一年他三十九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