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仅可以吃肉,还能结婚生子,和寻常人无异。在我们的印象中,和尚不仅要吃斋念佛,更是被规定不能吃肉。不过佛教一开始是可以吃肉的,佛教戒律中有一条规定和尚不准吃荤腥。 只不过是在传入我们中国之后,逐渐开始有了不吃肉的规定。 1 对于佛教想必我们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作为从汉朝就传入我们中国的宗教,佛教对于人们的影响可谓是相当深远。 佛教僧人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通过自身的苦修来脱离苦海,并且让众生解脱。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僧人们大多会在不断的修行中戒掉贪嗔痴三垢,从而让自身更加快速达到终极目标。 这其中的“贪”就是人们通过对五官的刺激引发欲望,佛教认为戒掉荤腥不仅能够更快完成“贪”的修炼,甚至还能让自己的灵魂和身体变得更加洁净。 不过佛教传播的国家相当广泛,这种理念也只是在部分地方流行,不是说所有的僧人都不会吃荤腥食物。 2 在佛教刚传播到中原地区时,因为根基浅没什么经济来源,只能靠化缘才能维持生计,所以吃肉是常有的事情,更是还会有僧侣会和当地人结婚生子。 然而为了展现佛教的仁慈,教中便禁止吃荤,这个荤并不是如今所理解的鸡鱼肉蛋,而是指和尚不能吃因为自己被杀掉的动物,也不能吃在自己面前死掉,或者是专门为了自己杀掉的动物。 主要是因为佛教讲究一个因果,为了能够活下来有时候不得不吃肉,有些时候信徒会供奉肉食,如果拒绝就等于沾染因果,所以佛教才制定了这样的规则。 时间来到公元502年,梁武帝萧衍正式建立起了南梁。年轻时期的萧衍的确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好皇帝,在建立南梁之后他也没有松懈,而是勤于政务,在生活上也不铺张浪费。 不过无论怎样优秀的皇帝,晚年时都会因为某些原因迷恋上一些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就比如想要追求长生不老的秦始皇。 而萧衍在上了年纪后,对于佛教可谓说是相当迷恋,甚至四次出家。可当时的南梁又不能没有皇帝,于是朝廷只能花大代价把萧衍从寺庙里赎回来,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萧衍又被人戏称为“菩萨皇帝”。 3 这来来回回四次出家也让寺院赚了不少,僧侣们自然是对这位冤大头皇帝很是热情,不过很快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萧衍在571年直接下令,规定宗庙从今往后就不能再用任何肉类祭祀,只能使用蔬菜瓜果代替,而且他还以自己护法国王的身份直接发布了《断酒肉文》。 主要内容就是说我身为护法国王从今往后就不吃肉了,你们这些僧侣如果有吃肉的,我就要动手惩罚你们了。虽然这一行为遭到了许多僧侣的反对,但最后还是被压了下来。从此以后南梁的僧侣就再也无法吃肉。 后来佛教的僧侣们又因为“三不净”,导致出现了大规模的灭佛行动。逃过一劫的中原其他僧侣们害怕这样的事端再次出现,于是便选择将不吃肉不娶妻列入规定中。 渐渐地这样的规定便逐渐流传下来,直到今天。 |
|
来自: 新用户6516h3hB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