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2年,毛泽东在追悼会上看到一幅挽联,解决了陈毅的一个遗愿

 人老颠东 2023-03-31 发布于安徽

1972年1月4日,病危多日、处于深度昏迷状态的陈毅睁开了眼睛,看了一眼床边的亲人们。他嘴唇费力地动着,却听不到在说什么。

陈毅的女儿珊珊眼尖,看到父亲醒来,似乎有话要说,便急忙把耳朵伸到父亲的嘴边,在气若游丝的话语中,珊珊终于听明白了:“……一直向前……战胜敌人……”

这是陈毅元帅留给世间的最后一句话,后陈毅便没有再说过任何话,直到 1972 年 1 月6 日深夜 23 时 55分,陈毅逝世。

图片

陈毅

之后,陈毅元帅的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原本是定下由军委主持的追悼会因为一个人的到来规格瞬间提高,这个人就是毛泽东。追悼会即将开始时,病重的毛泽东忽然决定要参加,不顾工作人员的劝阻出现在了现场。

当年在红四军,刘安恭把毛泽东排挤出红四军,陈毅被红四军前委选为新的领导者。结果之后陈毅在对中央汇报工作时高度评价了毛泽东的工作,并于回到苏区之后亲自亲自请回了毛泽东。当时毛泽东表示反对调和的“陈毅主义”,结果陈毅就对其他人表示要大家一起打倒“陈毅主义”。

多宽广的胸襟!也或许正是因为想到了陈毅当年的一片赤诚,毛泽东才会强拖着病体参加追悼会吧。

图片

到了追悼会后,毛泽东四处走动,用怀念的目光看着会场里的每一处。会场里的花圈大都是国家领导人送的,其中一个花圈格外不起眼,反而显得与众不同,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上面有这样一幅挽联:

毛泽东转过头问周恩来:“这个花圈是谁送的?”“张伯驹。”“张伯驹?”毛泽东恍然。

图片

张伯驹是民国四公子之一,父亲张锦芳。他被从小过继给了伯父张镇芳,张镇芳曾任直隶总督、河南都督,是清朝、民国高官。同时张伯驹还是袁世凯的表侄。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张伯驹没有成为纨绔子弟。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穿丝绸, 长年一袭长衫, 而且饮食非常随便, 有个大葱炒鸡蛋就认为是上好的菜肴了。

与此相应的是他的博学多才。他擅诗词,谙戏曲,喜书画,精古玩,富收藏。而他一生最大的功绩、最让他出名的就是他收藏、保护国宝。

图片

张伯驹

进入民国后,满清的遗老遗少因为失去了特权供养,纷纷变卖家中旧物度日。清朝旧王孙溥心畲(she)将家中所藏的国宝级名画《照夜白图》出卖以致其流亡海外。张伯驹听说此事后极为痛心,同时也深恐此人手中的《平复帖》落得同样的下场,于是想要买下此帖。但是,溥心畲一口咬定非20万大洋不买,在如此高的价格面前,张伯驹只得望而却步。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终于有了机会,溥心畲因为母亲去世缺钱,急于变卖《平复帖》。害怕国宝流落海外的张伯驹连忙凑钱赎买国宝,对方开价4万大洋,张伯驹凑钱成功买下。

此后,《平复帖》被日本人看中,向张伯驹求购并愿意出30万的高价。张伯驹告诉对方:”国宝不能流出国门,钱给再多也不卖!“1941年,张伯驹在上海被歹徒绑架,实际上这就是76号的手笔,他们索要300万(伪币)的赎金,否则就要撕票。

图片

张伯驹的夫人潘素得知以后急得团团转,当时的张家已经是经济拮据,无力救赎。有人问劝说张夫人将《平复帖》交给当时的大汉奸梁鸿志、任道授以救张伯驹的性命。可是潘素坚决拒绝,她说一旦交出,那么文物必定会落到日本人的手上,张伯驹数年努力岂不白费?于是潘素宁愿冒着撕票风险也不交出,最后是朋友多方筹措才使得张伯驹被放了出来。

抗战中,四处逃亡的张伯驹将《平复帖》等藏在衣被里面带着,虽然颠沛流离,但是这些文物却被从战争年代完好无损地保留了下来。

除了《平复帖》,还有《游春图》。上世纪30年代溥仪出逃东北当儿皇帝时,带走了一批国宝(1200件),这批国宝在抗战后流落民间。其中,就有号称是“国宝中的国宝”的《游春图》,抗战胜利后这个文物被八个古董商合伙从民间购得。

图片

后来,这八家古董商出卖《游春图》,开价800两黄金。当时得知这个消息的张伯驹害怕此物落到外国人手里,但是这样高的价格他又吃不下,于是他找到故宫博物院想让他们买下,然而故宫博物院也是有心无力。张伯驹又找到这些古董商,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八大古董商被张伯驹感染,开价220两黄金出售。

张伯驹将自家占地十多亩的旧宅出售,再加上夫人变卖首饰的20两黄金才终于凑够了价钱,买下了《游春图》。他常言:“毕一生之精力,未有损坏或流外国者”。

然而,就是如此艰难收藏、保护下来的文物,却被张伯驹夫妇捐献了出去。

张伯驹

上世纪50年代, 张伯驹知道毛泽东酷爱书法, 除了怀素外, 还特别喜欢诗人“三李”的书法, 即李白、李贺、李商隐的作品, 便把自己珍藏的李白书法真迹《上阳台帖》送给毛泽东。

毛泽东欣赏几日后,给张伯驹写信说道:“感谢张伯驹先生的美意。这样的墨宝我个人不能要, 但我很喜欢, 借我看几天, 然后存放到故宫博物院去。”张伯驹被毛泽东的情怀所感动,于是将《游春图》以购入之价格出售给故宫博物馆,《平复帖》、《上阳台帖》等8个由夫妇二人精选出来的书画被无偿捐赠给了国家。

在元帅中,陈毅是一个儒将,爱结交文人朋友。陈毅和张伯驹有过许多来往,多次主动写信给张伯驹向其求教。1957年初夏,陈毅参观张伯驹等举办的《明清书画展》,对张伯驹的收藏和慷慨大加赞赏,对他说:“先生为国家保护文物之举令人钦佩。”

图片

在这一年底,张伯驹被错定为“右派”,受到批判,也没了工资,吃了很多苦头。1960年,吉林省委书记于毅夫到北京开会。于毅夫是陈毅的老朋友了,于是陈毅找到于毅夫,告诉他:“我有一个好朋友叫张伯驹,目前境遇不太好,吉林省委能不能给他安排一下工作?”

1961年春,张伯驹收到一封电报,是吉林省委宣传部长宋振庭发来的,里面内容是邀请张伯驹到吉林省委宣传部工作。之后一了解,张伯驹才知道是陈毅帮的忙,于是他连忙上门道谢。当两人说起张伯驹的“右派”帽子,陈毅说:“你反社会主义?你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都献给了社会主义,说你反社会主义,连峨眉山的猴子都不相信。”

临行前,陈毅送给张伯驹一个纸包,告诉他到吉林再打开。路上,张伯驹偷偷打开,里面是一幅字: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

图片

张伯驹夫妇

张伯驹极为感动,在到达吉林后将自己所剩的30多幅字画全部捐给了吉林省博物馆。这其中就有我国第一幅女画家画的画——《百花图》。到吉林后,张伯驹先后担任副研究员、副馆长,负责文物的鉴定工作。

十年浩劫开始后,张伯驹再次受到牵连。1969年,张伯驹被送到舒兰农村插队,却因年纪大被当地拒收,衣食无着。无奈之下,1971年张伯驹夫妇向陈毅夫妇写信求助。此时的陈毅已经是癌症晚期,已经无能为力了。“但陈毅还是给宋振庭写信让帮助张伯驹,宋振庭是红小鬼出身,陈毅的老部下。但是宋振庭也自身难保了,所以就没帮上他们。

弥留之际,陈毅对妻子张茜说:“很可惜……我们帮不了他。前几天我向总理说过,恐怕他太忙了,顾不上。伯驹他们,日子一定很难过……”

图片

在陈毅嘱托此事时,林彪的事情过去还没多久,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可谓是日理万机。但是周恩来没有忘记此事,一直想找个机会帮张伯驹一把。

一直到陈毅追悼会上,毛泽东看到了这幅挽联。毛泽东说:“好!张伯驹先生的挽联写得很好,很有气势,概括了陈毅的为人和一生。”

他转过身又问:“陈毅和张伯驹很熟吗?”周恩来介绍了陈毅和张伯驹的友谊,并顺势提出了张伯驹的现状。毛泽东说:“我看像张伯驹先生这样的人才还是要给出路的,起码要给人家一口饭吃,你是总理,你给他安排一个工作吧。'

图片

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周恩来聘张伯驹担任中央文史馆馆员,解决工作和户口问题。至此,陈毅生前的遗愿终于完成。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