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得了好几年糖尿病,虽然饮食上很注意,血糖却测得不勤,一是嫌麻烦,二是不想扎手指。 老张也时常担心自己血糖控制不好。 如果你或者朋友的状况和老张类似,一定要格外留心身体的变化。 相比正常人,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更为敏感,病情加重还是减轻,身体会发出一些提醒的信号,千万不要忽略。 ![]() 赶紧看看,你的身体有没有这些症状[1]: 1.皮肤瘙痒 糖尿病伤害血管,皮肤末端的毛细血管首当其冲,神经末梢也受影响,直接后果是皮肤出现无明显诱因的瘙痒。 糖尿病伤害眼睛,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很多眼病(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主),主要表现是:看东西模糊、变形,眼前出现黑点或有飞蚊症复视等。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是手脚麻木(尤其是脚),对冷热、针扎、疼痛等,感觉迟钝或者没有感觉。 糖尿病出现肾脏并发症时,小便后泡沫会变得比以前多且小,泡沫不容易消散,或者气味很大。 脸、下肢也会出现水肿,用手指按一下,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时,会出现下肢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表现就是走一段路,小腿就出现肌肉酸胀、沉重及疼痛,必须停下来休息休息,才能继续走路。 如果糖友能步行的距离越来越短,可能象征着血管狭窄程度越来越重。 有些糖尿病患者呼气带有烂苹果味,是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不足,身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就通过分解脂肪来获得能量。脂肪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酮体。 大量酮体在糖友体内积聚,人就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头晕、意识障碍等症状,呼出的气体带有烂苹果味。 1.肌肉能力增强 糖尿病患者最好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有氧运动。如果身体没有其他的禁忌证,最好每周进行2~3次的抗阻运动,来锻炼肌肉力量和耐力。 如果长期坚持,控制好血糖的同时,也会觉得身体上肌肉越来越多,做卷腹、俯卧撑等运动的时候,变得容易,不感觉费力;或者做握力测试的时候,越来越有力量。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太胖、太瘦都不是一个好信号。如果体质指数(BMI)能控制在18.5≤BMI<24.0的范围内,是比较理想的[2]。 小提醒: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 腰太粗的人,血糖容易超标。如果腰围在有规律下降,男性腰围<90厘米(2尺7寸),女性腰围<85厘米(2尺5寸半),是一个健康信号。 糖尿病对糖类的利用率低,容易感觉饿。如果血糖控制得好,在饭量上也会维持到一个正常的水平,不会常常觉得饿。 血糖高会导致血浆的渗透压升高,刺激中枢神经产生口渴的感觉,就会多喝水,多排尿。如果血糖控制得好,口渴现象得到改善,去厕所的次数会变少。 糖尿病会伤害心血管,如果心血管病变严重到一定程度,会出现胸闷、憋气、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 如果血糖控制得好,心血管也会更加健康,这些状况的发生频率越来越小,甚至消失。 相比病情加重的信号,病情好转的信号可能没那么明显,所以才要更加留心,给自己控糖多一些动力。 P.S.不出现恶化的信号,也是另外一种好转信号,要为自己开心。 说了这么多,还是要再提醒所有糖友,这些症状只是辅助判断病情的手段,想要知道真实病情,测血糖最直接、最准确,最有效的。 千万别偷懒哦!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95. [2]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J].糖尿病天地:临床,2016,10(1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