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下古诗《从军行》改写:3步走+例文示范

 高分写作余老师 2023-04-01 发布于浙江

再点右上角的“...”(星标)

不再错过你想看的内容

  查看作文课,请到文末

       

怎样把古诗《从军行》改写成优美的文章?

你不妨试试以下三步走的方法:

第一步,根据注释,说说古诗的字面意思;

第二步,抓住关键词,发挥想象;

第三步,巧用五感法,把重要的人、事、物写具体。

具体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先结合课文注释,说说它的大意。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但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发誓不返回家乡。

第二步,抓住关键词,发挥现象。

比如,第一句,可抓住“暗”字。

问问自己,眼前的青海湖上方,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出现“黯淡无光”的景象?

发挥想象,可以是这样的:

风起云涌,大风刮得人都睁不开眼;青海湖上忽然聚集起大片乌云,一时间,原本明亮的绵绵雪山被乌云遮盖,显得黯然无光了,明晃晃的湖面也失去了耀眼的光芒。这边塞的天气变化令人惊讶!

第二句,可抓住“遥望”一词。

什么和什么遥相对望?呈现出怎样的景象?

那孤零零的边塞古城,凄凉无助,和它遥遥相对的就只有那玉门雄关。可叹呀!春风不度玉门关,即便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玉门关也显得荒凉冷清。孤城和雄关,相距数千里,倒像是同病相怜的样子。

第三句,可抓住“穿金甲”的“穿”。

是什么磨穿了边塞将士的金甲?战士们经历了怎样的战斗场面?

也许是这样的:

边塞的风沙,呼呼地刮着,一日又一日,战士们披着的金甲仿佛都要被磨穿了。这都不算啥,只要号角一吹,战斗打响,战马嘶鸣,将士们依然挺身杀敌。无数次刀光剑影里,那一身金甲与刀剑相遇,伤痕累累。

第四句,可抓住“破”和“还”。

将士们以什么样的姿态击破敌人?想家吗?怎么想家的?为啥不能还家?

可以是这样的:

谁不想自己的家呢?每当夜深人静,战士们听着呜咽的边塞声音,望着皎洁的月光,眼前仿佛出现与家人共聚堂前的美好景象。孩子的欢笑,茶饭的温暖,令思念重重叠叠。

可是,战士们深知保家卫国的重任,不击退敌军,就得不到安宁的日子。将士们迎着风沙,披着战甲,手握刀枪,呐喊声响彻云霄,让战争来得更猛烈些吧!浴血奋战,杀出重围,让敌人魂飞魄散!终有一日,我们凯旋而归。

第三步,把重要的人事物写具体,连贯成文。

下面这篇例文供你参考,希望你能举一反三,写出更精彩的“古诗改写”作文。

风起云涌,大风刮得人都睁不开眼;青海湖上忽然聚集起大片乌云,你看,像浓浓的黑色墨水打翻了,染黑了天空。

一时间,原本明亮的绵绵雪山被乌云遮盖,显得黯然无光了,明晃晃的湖面也失去了耀眼的光芒。这边塞的天气变化令人惊讶!

那孤零零的边塞古城,一眼望去,独自立在边塞上,前后都是荒漠,特别凄凉无助,和它遥遥相对的就只有那玉门雄关。

可叹呀!春风不度玉门关,即便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玉门关也显得荒凉冷清。这边是冷清清的孤城,那边是饱经风霜的雄关,相距数千里,倒像是同病相怜的样子。

边塞的风沙,呼呼地刮着,一会儿工夫,脚底下的黄沙就能把你鞋子都盖住。一日又一日,战士们披着的金甲仿佛都要被磨穿了。

这都不算啥,只要雄壮的号角一吹,战斗打响,战马嘶鸣,将士们依然挺身杀敌,个个脸上无惧,眼神坚毅。

无数次刀光剑影里,那一身金甲与刀剑相遇,伤痕累累。

谁不想自己的家呢?

每当夜深人静,战士们听着呜咽的边塞声音,望着皎洁的月光,眼前仿佛出现与家人共聚堂前的美好景象。孩子的欢笑,茶饭的温暖,令思念重重叠叠。

可是,战士们深知保家卫国的重任,不击退敌军,就得不到安宁的日子。将士们迎着风沙,披着战甲,手握刀枪,呐喊声响彻云霄。

战鼓咚咚,冲啊!让战争来得更猛烈些吧!浴血奋战,杀出重围,让敌人魂飞魄散!

终有一日,我们凯旋而归。

今天的古诗改写,你学会了吗?

学会就点个赞吧。

也希望你转发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祝你进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