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痰湿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危害?

 中医知识圈 2023-04-01 发布于山东

原创 木子左 药自学
痰湿的形成有个过程,先有湿,湿聚为饮,凝而为痰,这个过程是一步步来的。
痰有分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就是看得见的痰,比如我们吐出来的白痰、黄痰、绿痰等,白痰说明有寒,黄痰绿痰说明有热。
还有的人感觉喉咙痰,咳不出来咽不下去,也是有痰的表现,有的人胸部有痰鸣音,经常恶心想吐,也是有痰的表现。
无形之痰则弥漫在全身,看不见摸不着也吐不出来,但也会引起一些疾病,比如眩晕,癫狂等。
痰湿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这就要说到身体的水液代谢了,而水液代谢跟多个脏腑有关,比如肺、脾、肾、肝、三焦等。
脾为生痰之源,脾运化水液,脾功能正常则输布水液正常,但要是脾虚了,原来能代谢十份的水液,现在只能代谢八份了,剩下的就会变成水湿。
那脾怎么就虚了呢?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饮食生冷寒凉或肥甘厚味,超负荷工作损亏脾血,思虑太多耗伤脾血,还有久病重病年龄因素等。
还有的人遵循每天八杯水的养生,本来脾功能是正常的,但每天八杯水超过了脾的运化能力,代谢不了就会形成水湿。
图片
肺为储痰之器,肺是痰液容易停留的地方,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失常,则水液停留,遇到寒、热、火等邪气时阻隔在肺,引起胸闷咳嗽,痰多气喘等。
所以看到咳嗽痰多,不一定就是肺的毛病,其根源多跟脾有关系。
肾为生痰之本,肾就好比水部总管,肾阳能温脾,肾还有气化作用,把水液蒸化形成尿液,如果肾气不足则水液代谢出现障碍。
有的人经常会吐泡沫样的白痰,入水即化那种,不一定会咳嗽,也没有感冒症状,但就是长期有白痰,除了健脾化痰外还要补肾,比如理痰汤。
肝主疏泄,肝在这个过程中就像是开路的,在一旁加油打气,如果肝气郁滞了,水液代谢不畅也会出现水液停留。
三焦就像是水液运行的道路,道路通畅了,水液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如果三焦不通,则水液也会停留。
此外,痰湿的形成还有久居潮湿环境,外感湿邪;饮食肥甘厚味,湿浊内生;内伤七情,气郁水停;气虚血瘀,水液不行等。
痰湿一旦形成,就跟着气流走遍全身,比如经络、肌肤、筋骨、脏腑等全身无处不到,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图片
痰湿都有哪些影响呢?
影响气血运行,痰湿是有形的邪气,又是粘腻的,停在经络则肢体麻木,屈伸不利;停在肺部则胸闷气喘,咳嗽痰多;停在胃部则恶心呕吐等。
痰湿是水液代谢失常形成的,但反过来又影响水液的代谢,痰湿困脾导致脾的运化失常;痰浊阻肺导致宣发肃降失常;痰饮滞留下焦导致肾的气化失常。
痰湿容易蒙蔽心神,比如痰浊随气上升,清者头晕目眩,精神不振;重者痰浊与风、火等邪气结合,导致神明错乱,胡言乱语,癫狂等。
中风也跟痰浊有关,痰浊蒙蔽清窍导致口眼歪斜等,但也要分寒痰和热痰,像安宫牛黄丸大家认为是很好的中风救急药,但只适合热痰。
百病多由痰作祟,痰湿还容易引起一些怪病,比如打呼噜,胸闷恶心,口臭,吐白痰,梅核气,湿疹,肥胖,脂肪瘤等。
调理痰湿的药也很多,比如二陈丸,六君子丸,香砂六君丸,平胃丸,香砂平胃丸,香砂养胃丸,参苓白术散,金匮肾气丸,理痰汤,温胆汤,三子养亲汤等,豁痰,漏了大活络丸,需要辩证对症选用。
讨论,舌苔白中间有裂纹,两边有齿印。?脾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