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北抗联共有三万多人,为何只出了七名少将

 哈哈狮的信箱 2023-04-01 发布于广东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由于东北军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日本侵略者得寸进尺,步步紧逼,东北很快便沦陷了。

国民党当局软弱无能,但广大东北人民却不畏惧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他们纷纷拿起武器,与侵略者展开了顽强的斗争,一时间,东北各地的义勇军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给了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图片

东北义勇军一度拥有三十余万兵力,占领过40多座县城,可惜的是,由于各地义勇军缺乏组织,号令不一,无法形成凝聚力,被日军各个击破了。到1933年,东北各地的义勇军武装下降到四万余人。

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力挽狂澜。在党的领导下,杨靖宇、赵尚志等党员干部纷纷来到东北,将各地义勇军组织起来,并吸纳一些新鲜血液,接过了抗日的大旗,这就是东北抗日联军,简称抗联。

东北抗日联军鼎盛时期总兵力超过了三万人,共下辖十一个军,有很强的战斗力。但是在建国后的授衔中,出身东北抗日联军的将军只有7人,且都是少将,中将以上一个也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笔者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抗联干部错过了最佳发展时期。大家都知道,解放战争时期的战争规模非常大,我军的各路将领发挥了出色的军事才能。

图片

但是,抗联的干部却在解放战争中建树不多。抗战胜利后,以抗联为班底的远东独立88旅随苏军进入东北,多年的苏联生活,已经使他们习惯了苏军的管理模式,他们过于注重扩充队伍,却缺乏与群众的联系。

为了扩充兵力,他们收编了大量旧军队,这些旧军队与鱼龙混杂,在四平失守后,东北民主联军退到了松花江以北,这些收编过来的旧军队或是离队,或是反水,所剩无几。

第二,一部分高级别的原抗联干部,在授衔时已经不再担任军职,所以未能参加授衔。

比如原抗联第三路军政委冯仲云,在授衔时已经调任水利部副部长;原抗联第六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陈雷,在解放战争时期就没担任过军职,所以,按照毛主席定下的“不担任军职的干部不参加授衔”的不成文规定,冯仲云、陈雷等人都未参加授衔。

这其中最著名也是级别最高的,要属原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周保中突破层层阻挠,毅然回到了祖国,投身到东北战场。

在东北,周保中先后担任过东北人民自治军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东满军区司令员等职务。按照周保中的级别来说,他在授衔时很可能是上将军衔。

但是,长年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已经拖垮了周保中的身体,他的身体非常虚弱。所以,到了解放战争后期,他就很少参与一线的军事指挥了。

云南解放时,周保中随陈赓兵团进入昆明,被任命为云南省副省长。从此,周保中彻底离开了军界,投身到云南的地方工作中去了。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抗联干部的牺牲非常大。从1938年以后,日军加紧了对抗联的“围剿”,为了在外线打开局面,1938年后半年,东北抗日联军先后进行了三次西征。

图片

其中,第三路军来到松嫩平原,在当地打开了局面,其他两路大军皆无功而返。

抗联的西征,激起了日军的疯狂反扑。从1939年起,日军对抗联发动了一百多次“围剿”,抗联将士们虽然英雄奋战,但无奈装备相差悬殊,再加上寡不敌众,损失非常大。高级将领杨靖宇、曹亚范壮烈牺牲。

为了保存实力,抗联及时撤入了苏联。后来,撤入苏联的抗联队伍改编成远东军区独立第88旅。1945年,该旅随苏军进入东北,参与对日军的反攻,后来成为东北野战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

综合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到了五五授衔时,抗联出身的开国将军只有七人,且都是少将。这七位开国少将分别是:原抗联第四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王静敏、原抗联第五军第三师第三团副团长朱光、原抗联第六军第三师师长王明贵、原抗联第七军政委王效明、原抗联第五军第一师师长李荆璞、原抗联第七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彭施鲁、原抗联第二军战士孙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