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研究称人类远未达到寿命极限

 老黄谈笑之间 2023-04-01 发布于重庆

       参考消息网3月31日报道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3月29日报道,科学家们一直就人类可能的最长寿命争论不休,之前的研究认为上限可达150岁。但在过去25年里,没有人超过1997年以122岁高龄去世的让·路易丝·卡尔芒保持的世界最长寿纪录。佐治亚大学研究风险管理和保险的助理教授戴维·麦卡锡说:“这促使人们认为最长寿命已经达到。”麦卡锡和同事在一项新研究中说,他们已发现这一长寿纪录将在未来40年内被打破的证据。研究小组没有提出人类能达到的最大年龄,而是利用数学模型预测了未来几年的死亡趋势。

然而,专家们说,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该研究小组的结论。

在3月29日发表于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杂志上的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分析了19个国家数亿人的死亡数据。这些人是从17世纪到20世纪下半叶(一直到1969年)出生的。

他们对现有数学模型进行了微调,以研究出生于不同年份的50至100岁人群的死亡率有何不同。然后他们利用这些信息来预测人们未来可能达到的年龄。

麦卡锡说,在这一模型中,死亡率被认为会在50岁以上迅速上升,然后在极高年龄时达到稳定。这样的模型可以提供有关人类是否接近最长寿命的线索。他解释说,如果事实是这样,那么预计会与更低年龄死亡率的下降相伴随的是,死亡率会随年龄增长更快上升,以维持这一寿命限制。

研究人员发现,对1900年以前出生的人来说,情况通常都是这样。然而,1910年至1950年间出生者的死亡率趋势似乎有所不同。这一群体的死亡率在比1900年前出生者更高的年龄才达到高龄稳定水平,并且他们没有出现与更低年龄死亡率下降相伴随的老龄死亡率突然上升。麦卡锡说,这一发现表明,我们还没有达到最长人类寿命。

麦卡锡说:“在我们研究的大多数国家,我们预测,最大年龄未来将大幅提高。这将导致长寿纪录在未来40年左右被打破。”

例如,该模型预测,1919年或更晚出生的日本女性至少有50%的可能性活到122岁或更大年龄。而1940年或以后出生的日本女性有50%的可能性活到超过130岁。

不过,该模型有一个主要的局限性:它没有考虑到衰老的生理因素。换句话说,在预测谁有可能超过122岁时,这个模型没有考虑到人们的细胞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老化,变得更容易患上与年龄相关的疾病,比如癌症。它也没有考虑医学上的进步在未来几年能如何延长人类寿命。

图片说明 卡尔芒(右)目前仍是世界最高寿命纪录的保持者。她于1997年去世,享年122岁。(美联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