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勇闯新大陆:黑豹与纳摩的洲际冲突竟真有历史原型

 历史冷新泡 2023-04-01 发布于上海

随着电影《黑豹2》在全球上映,其中的不少设定纷纷引起观众质疑。例如隐藏在非洲大陆的神秘高科技王国瓦坎达,以及险些将其拿下的拉美海底人纳摩。毕竟,两者虽同为符合政治正确的少数族裔代表,却从未给世人留下任何除田园牧歌生活外的其他印象。
         
然而,这类设定并非电影编剧或漫画主创凭空臆测,而是有另一则古老的传闻作为灵感来源,那便是马里国王阿布-伯克尔的神秘航行。虽然他不是哥伦布那样的伟大先驱,却极有可能因自己的无心之举而造成重大影响,重创了前哥伦布时代的古亚马逊文明。
         
马里国王的渡海传说
传说中横渡大西洋的马里国王阿布-伯克尔
实际上是默罕默德-伊本的名称变体
         
根据现代学者的考证,马里王国的历史上并无君主名为阿布-伯克尔。此君的真实姓名应为默罕默德-伊本,但在事迹不断流传的过程中被阿拉伯记录者写错,才以讹传讹成后来欧美人所熟悉的版本。而且由于在位时间较短,也没有突出的内政外交成就,因而不容易被外界观察者所记录。
         
倒是其继任者穆萨一世,依靠规模宏大的朝圣之旅,将自己与国家的大名远播至埃及和麦加。目前有关此次航海的点滴信息,同样出自他在外交活动中的某次对话。
         
默罕默德-伊本的继任者 就是到国王疯狂撒钱的穆萨一世
         
公元1324年,穆萨一世为彰显马里帝国的声望、巩固自身权势,携大量黄金与部众前往麦加展开朝圣之旅。期间特意在马穆鲁克治下的埃及开罗逗留,用肆意挥霍钱财的手段专注于笼络人心。当被管理本地的埃米尔问起自己如何上位,才不紧不慢的向对方娓娓道来:
         
原来,他的前任默罕默德-伊本,长期致力于派船越过浩瀚的大西洋,希望开拓出只属于自己的新贸易渠道。首先派部下乘坐200艘船探路,并用另外200艘为他们运送黄金、淡水和口粮。结果竟真有1艘船成功返航,向苏丹报告自己在穿过茫茫大海后发现了一条湍急河流。于是在其他人决定深入探查前调头,回到马里来传递这个天大喜讯。
         
虽然马里帝国的主要贸易靠内陆商道
但沿海水域 塞内加尔河与尼日尔河的水运也相当频繁
         
于是,大喜过望的伊本决定亲自下场,准备足足2000艘船去横渡大西洋。其中的半数船只负责搭载人员,而余下的另一半仍旧用于输送给养和黄金。临行前还不忘将国务嘱托给后来的穆萨一世代持,才放心大胆的踏上有去无回之路,至此彻底消失在历史记载之中。
         
不过,后世学者对穆萨的说辞并不买账,认为这只是其为掩盖篡位行径而推出的美化版本。更为真实的情况,则是老国王在失去权力遭流放,才被迫与支持者一同踏上近乎自杀的危险航程。哪怕到年代稍晚的时候,还有旅行狂魔伊本白图泰抵达马里首都廷巴克图,听当地人说起近乎完全一致的版本更为真实的情况。但依然不能改变当代怀疑者的刁钻质疑。因为根据已知的历史发展脉络,近代前的先民根本没能力横渡大西洋。至于对岸的美洲,更是从未有过被非洲人踏足的痕迹。
         
至少在如今的正统学界看来 马里国王的越洋冒险还是太过奇幻
         
地理与技术可行性
截止1499年 能够被确认的成功横渡大西洋案例
就只有古代维京人 哥伦布和卡博特
         
当然,学者对古老传说的否定自有其合理之处。因为截止到15世纪结束,人类真正横渡大西洋的可确定案例也不过区区三次:
         
首先是公元10-15世纪的北欧维京人,曾利用比尔根群岛和冰岛为跳板,在今天的格陵兰与纽芬兰建立过小规模殖民地。后来却因气候恶化而自动放弃,甚至不曾引起别的国家注意。其次就是1492年的哥伦布,侥幸率探险船队抵达今天的加勒比海地区,但始终坚持那是他预料中的亚洲东部。至于1497年才为英国重返纽芬兰的卡博特,也不过是对前两者的高端模仿。
         
卡拉布尔首次发现巴西的航行轨迹(红色)
         
相比之下,1500年的卡拉布尔船队无疑更具有参考价值。当时的葡萄牙人,已初步摸索出如何利用大西洋信风进行远距离直航。通常是以大西洋东侧的加纳利群岛、亚速尔群岛和弗得角为跳板,顺着东北风向西南方向挺进,再折返向东南方绕过好望角。这样不仅距南美大陆很近,甚至还需要为避开不利风险而沿着巴西海岸慢行一段里程。在此过程中,强劲的加纳利洋流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将位于非洲最西端的船只带往南美东侧。若再幸运一些,就能瞥见世界第二长的亚马逊河。
         
此外,后世质疑马里人航海水域的另一个依据,就是西非本地的造船技艺较为落后。因为无论是在其境内的尼日尔河,还是更靠南端的刚果河流域,都是土造独木舟的天下。奈何无论多么粗壮的巨木,都不可能被雕琢为具备远洋能力的大海船。基于内河航运所养成的驾驶习惯,更是很难适应风浪险恶且颠簸厉害的深水区。哪怕招募到北方的阿拉伯水手,也很难说服对方贸然出入死亡禁区。
         
马里沿海地区 也是穆斯林商船的辐射范围
         
不过,马里帝国从来就不是纯正的黑非洲土著部落联盟,而是深受穆斯林世界影响的过渡产物。特别是身居中央的统治者,往往心系马格里布、开罗、耶路撒冷与麦加,自认为是这个全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技术领域也以几乎全部外界输入为主,尤其侧重于军政科教等重要领域。故而会产生出极端割裂的上下两层,其中的一方看着更像黑皮肤的阿拉伯人,而另一方则依旧如过往的土著般维持现状。巧合的是,位于马里西部的塞内加尔地区,就处于传统的穆斯林海路上,而南侧的几内亚比绍又有非常丰富的造船传统。
         
所以,当帝国核心决定花大价钱投入航海,完全有能力依照阿拉伯风格建造部分坚固大船。虽然数量可能相当有限,却足以确保少部分人熬过越洋航行的最艰难时段。需知,后来被哥伦布与达伽马用于洲际航行的载具也普遍身形较小,完全比不上很多同时代的阿拉伯商船。
         
只要有需求 马里国王就能安排建造原始的大型海船
         
神秘的亚马逊古文明
欧瑞亚纳的西班牙探险队 是首批尝试通过亚马逊河的欧洲人
         
另一方面,古代的南美北部地区,也并非很多后人设想的那样蛮荒不堪。无论近代早期的欧洲天险家,还是最近几十年的当代考古工作者,都有在亚马逊河流域发现大规模文明痕迹。
         
公元1540年,由队长欧瑞亚纳率领的西班牙探险队,就曾沿亚马逊河深入美洲腹地。他们是从今日的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出发,一路摸索至雨林密布的河网上游。由于热带疾病的无情侵蚀,致使大批属下和土著奴仆的接连死亡。最后连补给都难以获得,只能临时建造1艘双桅帆船,沿着日益湍急的河道东下。
         
早期欧洲地图上的亚马逊河流域
         
在此期间,他们还遭遇到5000名部落民围攻,险些因寡不敌众而葬身当场。但他的冒险并非一无所获,不断有在沿途发现建造有防御工事的大型聚落。那里不仅生活着众多土著人口,还能以前所未见的方式经营大片农田。
         
公元18世纪,生活在巴西的葡萄牙奴隶贩子从另一侧向亚马逊河上游开拓。偶然发现了体量巨大的失落Z城,以及包括拱形门、雕像和神庙在内的众多遗迹。相关内容被记录于代号512的手稿上,并成功引起前英国军官佛西特的注意。他在1925年率领小型探险队前往寻找,结果全部失踪在茫茫雨林当中。
         
英国人佛西特寻找的失落Z城 已经为当代考古发现的遗迹所证实
         
直到后来有考古学家发现相关遗址,才意识到附近真有一个占地20000 平方、分布有20个城镇或村庄的文明遗迹。只不过在与殖民者有深度接触前,这些雨林城市就在持续衰败中,根本来不及被外界大力观察。
         
到了1950年,科学家又在亚马逊河口的马拉若岛发现,一个远比内陆残骸更古老的文明遗址。虽然一开始认为其建造者是来自安第斯山脉的移民,但经过多年调查后也意识到情况并非如此。这种名为马拉霍拉的古老文化,起源时间可追述至公元800年左右,而幻灭于15世纪初。不仅跨度略早于内陆的失落Z城,也比后者更早出现城市萎缩和人口流失难题。尽管从未像后人熟知的玛雅、阿兹特克或印加那样,建造出夺人眼球的巨石金字塔和纪念碑式建筑,却有着更加接地气的大型土堆群。
         
位于亚马逊河口的 马拉霍拉文化
         
由于是生活在水文条件比较复杂的沿海河口,马拉霍拉文化的居民主要以水产、瓜果和初级农产业为生。随后逐步发展出城市文化,并不断用沿海地区的特长同内陆临近展开贸易。其中的某些石材、奢侈品,最远可追述至滋养出印加帝国的安第斯山脉,可见其交流范围相当遥远。
         
诚然,他们从未发展出车轮、金属工具等更进一步的器物文明,但并不妨碍因地制宜的挖掘防洪壕沟,乃至能够通行小船的运河水道与季节性农田。在其鼎盛时期,可容纳的人口多达10万,并能通过相当节制的墓葬手法提高土地利用率。
         
马拉霍拉文化的各类出土文物与城市遗址
         
此外,21世纪初的考古发掘又表明,马拉霍拉与Z城还只是古代亚马逊文明的冰山一角。从南方的巴西到北方的哥伦比亚、圭亚那,再到西面的厄瓜多尔,广泛分布在面积约为154 平方公里的黑土层。其作用就是方便土著展开农业生产,繁殖土壤内的养分因热地区所特有的高温潮湿气候而迅速流失。
         
为此,古代亚马逊河流域的农民会用木炭、骨头残骸、人畜粪便,乃至焚烧过的灰烬,对耕作区域开展定期进行专项整理。以便制造出最原始的活性生物炭。其肥力也会随时间积累而与日俱增,至少能达到平均2米厚度,经常能让某些作物达到一年三熟状态。因而就有观点认为,亚马逊流域当时可能有近千万的早期文明人口。
         
人造黑土对古亚马逊文明有着至关重要作用
         
可惜,规模如此浩大的文化/文明产物,却在近代前后的极短时间内趋于消亡。大部分当代学者,将之定性为由欧洲人抵达后所引起的传染病浪潮。除最为致命的天花外,也包含水痘、肺结核、流感等其他疾病,足以对缺乏抵抗力的土生族群造成永久性伤害。但这类解释却往往无法回答更多细节偏差:
         
1 为什么沿海的马拉霍拉文化,在欧洲船只抵达前的一个世纪就消亡殆尽?
         
2 为什么以失落Z城为代表的内陆亚马逊聚落,也在同时期出现大幅萎缩?
         
其实,只要翻开地图看看亚马逊河口的具体位置,再结合贸易风与洋流的具体走向,就不难理解其中的因果联系!马里国王的流亡航行,可能真的对同时代的南美产生了巨大影响。至少有部分人跨过艰难险阻,在人生地不熟的南美东北部登陆。只不过因人力折损过多,技术条件不够成熟和缺乏必要的政经联系,才没能在这片新世界中留下任何显性痕迹。
         
马里人可以靠贸易风与加纳利洋流支持 单向横渡到美洲
         
前哥伦布时代的典型结局
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意义 是能够建立稳固的交流机制
         
事实上,哥伦布之所以被无数后人所追捧,原因并非单纯航行至美洲。而是在他之后,新旧世界间的联系就不曾中断。所以,即便有相当部分的先驱殒命他乡,也不会妨碍更多后来者的稳步推进。
         
与之相对的前哥伦布时代,则并无保存壮举的各类基础条件。譬如生活在北极圈附近的因纽特人等冰原人群,几乎随时能在美洲、亚洲之间自由流动。但文明水平太过有限,也没有能力继续向温暖区域迈进,所以能产生的真实影响力近乎为零。又如一度到局部区域扎根的维京人或波利尼西亚岛民,会在沿途消耗掉太多资源,更容易被随时变化的地理气候等要素限制。故而难以持久输出,不得不在某个时间点后趋于停止。另有一些可能发生的孤立抵达事件,则会由于类似的原因而惨遭历史尘封。
         
科尔特斯与长期被玛雅部落奴役的西班牙海难幸存者
         
公元1511年,有1艘小型海船在墨西哥南部的尤卡坦半岛沉没,造成11-12名幸存者被玛雅部落抓获。尽管此时的西班牙人已征服古巴,几乎控制整个加勒比海群岛,却依然不能让对岸的封闭土著产生任何敬畏。结果,大部分人都被献祭处死,而余下的4名幸存者也被迫接受奴隶与同化。直到1519年,大征服者科尔特斯的队伍抵达附近,才勉强将最后2个幸运儿搭救出来。可想而知,年代更早的倒霉蛋遭遇类似情况,就只能在痛苦与无助中渡过余生。
         
显然,马里人的渡海壮举就属于类似情况。在大西洋信风和加纳利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国王默罕默德-伊本的船队大体上由非洲最西端向南美最东端漂去。但恶劣海况还是将整个船队分散,也造成许多士兵与奴隶乘坐的大型独木舟沉没。唯有少数船舶得以险象环生,看见前一批探路者所目睹过的湍急亚马逊河口。随后又要面临欠开化的原住民袭击,顺便将过去只存在于旧世界的病毒传染给对方。尽管会有一些人抱团取暖,奋力在新世界挣扎些许时间,依然来架不住数量众多的马拉霍拉土著。何况,这些非洲水师从不具备逆风航行技术,也就不可能尝试回本土寻觅外援。因而,无论如何都很难长时间维持下去。
 
马里人的原始海船 并不能进行逆风航行
         
此后,更大灾害开始在亚马逊河流域传播开来。一轮又一轮的奇怪病状,不定期的对土著人口造成严重减丁。直至沿海的土堆城镇全部荒废,还继续到内陆的各支流定居点内肆虐。只是因为成功上岸的马里人数量非常有限,才没有引起如后来欧洲人那样的恐怖规模,全过程的时间长度也被稀释为几十年左右。但沿海亚马逊文明的灭亡已是板上钉钉之事,而内陆亚马逊文明的幸存者也仅仅是苟延残喘,任由大片黑土地被“反攻倒算”的雨林给重新吞没。
         
不过,这场史诗级剧变的某些残余,还是成功被后来登陆的欧洲人所捕捉。曾拒绝赞助哥伦布的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就接到过西非殖民地的官员报告,说有人尝试驾独木舟从几内亚湾向西横渡大洋。这则消息也很快刺激到了哥伦布本人,促使他在自己的第三和第四次航行中重点探索加勒比海南部水域。甚至还有当地岛民传闻,看见过从东方和南方来的黑人。与此同时,古亚马逊文明的后裔们已撤入雨林深处,蜗居在大面积萎缩的城镇中心位置,静候更为惨烈的浩劫降临。
         
整个古亚马逊文明 在欧洲人抵达前就遭遇不可逆重创
         
整整500年后,世人还在为马里国王能否成功越洋而争论不休。征服者的后裔们在沿海地区大行其道,古朴土著的后裔则只能依托保护区维持最后体面。唯有少数兢兢业业的摸索者,忙于埋头揭秘古代南美洲的湮灭历史。但无论有多少新成果被发掘,又有多少新理论被提出,都很难拗过正统学界的崇尚保守审美。
         
反倒是年轻的文艺工作者们缺少严谨包袱,乐于将各种可能性融入自己的文学、漫画或影视创作。无论是马里国王的渡海传说,还是古老美洲文明的提前退场悲剧,都是不可多得的灵感来源。最终幻化为拥有最高科技的瓦坎达黑人王国,以及遁入海底躲避的玛雅变种人纳摩,并在顶级电影制作的加持下产生激烈碰撞......
         
 (全文完)

 

历史的谣言:扑朔迷离的腓尼基商人环非洲航行之旅 

赞赏通道

加群抒发观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