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教你看懂出血和凝血检测

 医学abeycd 2023-04-01 发布于湖北

1、出血时间(BT)

【正常值】 Duke法1~3分钟(min);Ivy法0.5~7分钟;出血时间测定器法2.3~9.5分钟;阿司匹林耐量试验,服药后2小时出血时间较服药前延长2分钟为异常。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先天性或获得性血小板病、血管性血友病、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缩短,见于某些严重的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

2、血块收缩试验(CRT)

【正常值】 血浆法>40%;定量法为48%~64%;定性法,30~60分钟(min)开始收缩,24小时(h)完全收缩。

【临床意义】 血块收缩<40%,表明血块收缩不佳或完全不收缩,可见于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严重凝血因子缺乏、低(无)纤维蛋白血症、纤维蛋白原增多症、异常球蛋白血症等。

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

【正常值】 火箭电泳法94.09%±32.46%;酶联免疫吸附法1.02±0.56单位/毫升(U/m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管病变、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降低,见于血管性血友病等。

4、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

【正常值】 PAIgG 0~78.8纳克/107(ng/107)血小板,PAIgM 0~7.0纳克/107血小板, PAIgA 0~7.0纳克/107血小板。

【临床意义】 可作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依据,而且PAIg增高程度,往往与血小板数量、血小板生存时间密切相关,即前者的升高可导致后者的降低及缩短。

5、血小板黏附试验(PAdT)

【正常值】 玻璃球法,男性34.9%±6%,女性39.4%±5.2%;玻璃柱法62.5%±8.6%;玻璃滤器法31.9%±10.9%。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高凝状态及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深静脉血栓形成、肾小球肾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降低,见于血管性血友病、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肝硬化、尿毒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6、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

【正常值】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测得的最大聚集率分别是:11.2微摩/升(μmol/L)ADP70%±17%,5.4微摩/升肾上腺素65%±20%,20毫克/升(mg/L)花生四烯酸69%±13%,20毫克/升胶原60%±13%,1.5克/升利菌霉素67%±9。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高β-脂蛋白血症等。降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肝硬化、尿毒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7、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TSP)

【正常值】 RIA法血浆57.6~215.6微克/升(μg/L)。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糖尿病伴微血管病变、肺栓塞、高血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病综合征等。

8、血小板因子Ⅲ(PF3)

【正常值】 血浆相互混合试验的第一管凝固时间比第二管延长5秒钟(s)以上时,提示PF3有效性降低。

【临床意义】 有效性降低,常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某些血小板病、尿毒症、骨髓增生性疾病、巨球蛋白血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

9、血小板因子Ⅳ(PF4)

【正常值】 凝血酶测定法14.4%±5.0%。

【临床意义】 活性增高,常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冠心病、糖尿病、某些肿瘤等。活性降低,常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病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10、血浆因子Ⅷ、因子Ⅸ促凝活性(FⅧ:C,FⅨ:C)

【正常值】 因子Ⅷ促凝活性103%±25.7%,因子Ⅸ促凝活性98.1%±30.4%。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高凝状态及血栓栓塞性疾病,尤其是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肾病综合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恶性肿瘤等。降低,因子Ⅷ促凝活性降低,主要见于血友病A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Ⅸ促凝活性降低,主要见于血友病B。

11、β-血小板球蛋白(β-TG)

【正常值】 放射免疫法(RIA)25±8.2微克/升(μg/L)。

【临床意义】 增高,表示血小板释放功能亢进,常见于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肾病综合征等。

12、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GPⅡ/Ⅲ)

【正常值】 RIA法,GPⅠ分子数1.33*104,GPⅡ/Ⅲ分子数6.1*104。

【临床意义】 血小板膜异常性疾病时,相应糖蛋白(GP)量缺乏或减少。例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时,GPⅠ缺乏;血小板无力症时,GPⅡ/Ⅲ缺乏。

13、血浆血栓素B2(TXB2 )

【正常值】 RIA法,135.99±81.8皮克/毫升(pg/mL)。

【临床意义】 增高,提示血液高凝倾向。在动脉硬化、糖尿病、静脉血栓性疾病时,由于血管壁损伤,血小板活性增高,可见此种变化。减少,如阿司匹林等非甾类抗炎药所致。

14、凝血时间(CT)

【正常值】 玻璃管法5~10分钟;塑料管法10~19分钟;硅管法15~32分钟。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血浆因子Ⅷ、因子Ⅸ、因子Ⅺ水平降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Ⅺ缺乏症;严重时,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Ⅹ和纤维蛋白原缺乏,这主要发生在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出血症、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低(无)纤维蛋白血症等;纤维蛋白溶解活力增强,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等。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有抗因子Ⅷ或因子Ⅸ的抗体等;缩短,见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等。

15、复钙试验(RT)

【正常值】 2.18~3.77分钟。

【临床意义】 与凝血时间相同,但比其更敏感。延长,常见于血友病,与正常对照相比,复钙延长时间超过40%。

16、复钙交叉试验(CRT)

【正常值】 如延长的复钙时间(RT)可以被1/10体积的正常人混合血浆所纠正,说明患者有内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如因子Ⅷ、因子Ⅸ、因子Ⅺ等)缺陷。如延长的复钙时间不能等量的正常人混合血浆所纠正,说明患者血液中含有病理性的抗凝物质。

【临床意义】 复钙交叉试验可以用于出血的鉴别诊断。

17、凝血酶时间(TT)

【正常值】 16~18秒钟(超过正常对照3秒钟为异常)。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或结构异常等。

18、连续凝血酶时间(STT)

【正常值】 30分钟凝血酶时间为18~38秒钟。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9、凝血酶原时间(PT)

【正常值】 手工法12~14秒钟;仪器法11~13秒钟;奎克一步法:11~15秒钟,新生儿延长2~3秒钟。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严重的肝脏病变,如急性暴发性肝炎、肝硬化;可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症、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等。缩短,见于凝血状态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

20、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正常值】 35~45秒钟。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因子Ⅷ、Ⅸ、Ⅺ和Ⅻ缺乏症,严重的因子Ⅱ、Ⅴ、Ⅹ、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等。缩短,见于因子Ⅷ和Ⅴ活性增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疾病、血小板增多症等。

21、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

【正常值】 35~45秒钟。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血友病等。缩短,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高凝期。

22、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STGT)

【正常值】 10~15秒钟。

【临床意义】 生成不良(>15秒钟),见于血友病、血管內假性血友病、肝脏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23、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

【正常值】 发色底物法0.80~1.43。

【临床意义】 降低见于肝脏疾病,血栓性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肾小球疾病、脑梗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增高,见于血友病等。

24、蛋白C(PC)

【正常值】 发色底物法0.87~1.13。

【临床意义】 蛋白C含量或活性降低,见于先天性或获得性蛋白C缺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呼吸窘迫综合征、肝病等。蛋白C含量或活性增加,见于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

25、蛋白S(PS)

【正常值】 蛋白S总活性(TPS)0.88~1.07,游离蛋白S活性0.71~1.30。

【临床意义】 蛋白S降低,见于蛋白S缺陷、严重的深部静脉栓塞。获得性蛋白S降低,见于肝脏疾病等。

26、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CT)

【正常值】 >2小时。

【临床意义】 缩短,表示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可见于急性纤维蛋白溶解病、慢性纤维蛋白溶解症(如急性白血病、肝脏疾病、慢性肾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晚期、原发性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等。延长,表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见于血栓形成前期和血栓形成性疾病。

27、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

【正常值】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或中期、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等。

28、鲎溶解物试验(LLT)

【正常值】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内毒素血症。

29、阿司匹林耐量试验(ATT)

【正常值】 服药2小时和4小时的出血时间,少于服药前2分钟。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轻型和亚临床型血管性假血友病、轻型血小板病、血小板功能异常等。

30、游离肝素时间

【正常值】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过敏性休克、严重肝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31、D-二聚体(DD)

【正常值】 定性阴性。定量<5微克/升(μg/L)。

【临床意义】 阳性或增高,见于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