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5后,我来聊聊婚后的烦恼

 阿布的书柜 2023-04-01 发布于广东

“很高兴与你见字如面”

 

点击上方图片听音乐
图片

文字  |  四月

排版  |  四月

图片

今天与一位许久不见的朋友聊天时,他提到了生娃后的花费问题。

他说孩子出生时因早产在保温箱里住了很长时间,光是结婚和生娃这两项支出就已花光了他的所有积蓄,最后感叹了一句,结婚后的各种花费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作为一个已婚人士的我也表示感叹,婚后的生活着实不像婚前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身份变化,随之带来的责任感和全新的场景也会令人有所成长和变化,你必须得不断调整,才能适应得更好。

或者说,爱情其实我们进入婚姻的一个理由,但推开门之后,面对的是全新的情景。

最近我读书时,看到了一个词「身份认同危机」。也就是说,当我们的身份发生变化时,我们就忘了自己是谁,要做什么,要怎么样规划自己的人生。这个点很有意思,今天我就顺着这个思路,谈一谈身份转变后,我感受到的一些烦恼。

01


这段时间,我的状态一直起起伏伏,时而情绪高涨,时而低落万分。许多事情我虽按部就班地做着,也在努力完成,但整个人始终处于一种无力的状态之中。

月初我去了一趟东莞,看了一场期待已久的球赛,也算是弥补我离开广州之前的一个遗憾。然而这次,我并没有感受到以往的激动和热情,相反只是感觉完成了一个任务。

三天时间,有两天我都在车上度过,一路上的孤独与疲惫,令我一度怀疑奔波的意义。回头想想,有些事情真的是需要年轻的时候去做,稍微过几年,人就可能失去了曾经的激情。

已婚,加上三年疫情的影响,让我对篮球的热情,对现场气氛的痴狂已经悄然减弱了许多。说句半开玩笑的话,可能是我老了。

另外我还有经济上的纠结,倘若去吧,我会有一定的压力,毕竟二月我才和老公出去旅游了一趟,花了不少钱。加上我们现在的积蓄都不太多,今年还有很多需要花钱的地方,比如办婚礼、比如装修房子,以及生活的日常支出。倘若不去吧,我就会因此错过与认识多年的球迷朋友们重逢相聚的机会。

纠结!反复纠结!

想到我已婚,想到之后还会为人母,这种奔赴千里之外与好友见面还是非常稀少,为了这次会面,尽管纠结了好几天,我最终还是决定启程。然而这次旅程,我还是因为没有达到自己期待的开心,最后有些失望。

说实话,感觉好像都变了。大家匆忙从周边各个城市赶来,结束后又匆忙赶回家,我所期待的常聊变成了无聊,未实现的都成为了又一次的遗憾。

生活或许就没有那么多的圆满,上一个遗憾也只不过是用下一次机会来弥补。

内心的失落,花费的金钱,都汇聚成了旅途的疲惫。回家后,我反倒迷失了自己,一时不知道如何处理生活中的事务。

还有我的身体状态也不太好。这次旅途归来后,我整个人呼吸时胸口刺痛,好几次差点都呼吸不上来。看了医生后,医生说我是阳后损伤,身体未完全康复,加上疲惫过度和身体虚弱,得好好调养。

今年,我也发现我的身体大不如前,现在稍微吹风就感觉后背发凉。之前心想也没多大事,一直未有好好调理,总以为挺挺身体就能恢复,结果越拖越严重。

这里也说一句,大家平时一定要注意身体,少熬夜。

吃了两个疗程的药后,症状明显减轻,我也感觉舒服了很多。但这段时间受身体和心情的影响,我整个人做事也松散了,加上生活中的事情多且繁杂,逐渐出现了摆烂现象。

有时候也想好好处理事情,但摆烂了一整个月,真正处理事情时却显得有心无力。越是无法解决的时候,我就开始瞎想我咋那么糟糕,咋总是光花钱又不干活。反正呢,真是越想内心越复杂,人的状态越来越差,事情就越发混乱。

越想越烦,越烦越想,陷入了恶性循环。

回顾我的三月份,我才发现我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好,足足虚度了一整个月,突然很想借哆啦A梦的时光机回到月初,提醒自己一定要珍惜时间。

带着烦恼去问了怀左学长,他说,要给自己休息的时间。

02


我尝试静下来反思这段时间情绪不高的原因,想了想,主要还是自身的能力跟不上期待

已婚后,身份的变化让我在经济上有了更多的考虑,正是如此也多了许多压抑的瞬间。

由于我和老公还没办婚礼,我们接下来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用钱。婚礼酒席、婚车、婚礼“四大金刚”,以及房子的重新翻修。一想到那些铺天盖地的支出,我的内心非常恐慌。

曾经也有人问我,爱情和物质应该如何选择。放以前,我一定说爱情最重要,物质多少无所谓。可真正结婚后,我才发现,没有物质的爱情,充满了不安全感。

前几天我读刘震云老师的《一地鸡毛》,书中主人公小林跟小李的婚后生活就是一言难尽,两人整天吵来吵去,日复一日消耗了感情。小李不满小林家里常来那么多的亲戚朋友,表现得总是不开心。因为一块馊豆腐,夫妻俩也会争吵不休。

受制于物质。

婚姻与恋爱不同,一个是制度,一个是情感。

婚姻需要经历柴米油盐酱醋茶,需要实打实的能力。现实总是残酷的,很多情侣从恋爱走向婚姻后,情感就发生了变化。其实说白了还是婚前没看清,沉浸在恋爱的甜蜜中,并没有认真思考过婚前和婚后的区别。

一份工资,养活自己还勉强,但婚后有了孩子就产生了变数。当物质跟不上能力的变化,摩擦增多感情也发生了质变。

我以前难以理解,夫妻双方为什么总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包括我小时候看身边的长辈吵架也是,茫然不解。直到我进入婚姻,看到种种现实,我才明白争吵的背后要么是为了掌控,要么是因为缺钱,要么就是彼此无法理解。

说白了,都是欲望的未满足。

小说里的小林和小李,基本上天天都在吵架,无非是碎事小事,也正是这些碎事的小事消耗了他们夫妻的感情,看着也着实令人唏嘘。好在两人后来思想都在进步,对于生活中的事情也逐渐看清,处理事情的能力变强。经济也逐渐好转,生活也在慢慢变好,夫妻感情也得以回温。

反观我和我老公的婚后生活,我们虽没有像小林和小李那样整日争吵,但也常常因为物质而焦虑。比如最近我们就有很多需要用钱的地方:房子需要装修,家具也需要买,婚礼也要逐渐安排,每一笔都是大支出。

最难的是,父母也无法给到实际上的帮助,只能靠我们自己。

经济方面,还是非常吃力。无论在婚前我们做了多少的规划,没有真正进入都只是停留于表面现象,看不清实际。

近段时间我们就买家具的事情,起了争执。他看中的,我不喜欢。我喜欢的,他又不满意。彼此之间又有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资金不足而无法解决很多事情。事情没处理好,放在心里也不开心,我们也常常不愉快。

真正进入婚姻之后才明白,物质不是万能的,但经济基础确确实实决定着婚姻的基本幸福指数。

03


常有那些瞬间,我认为结婚和办婚礼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因为婚礼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还需要亲朋好友一起协调帮助,单靠两个人无法撑起整个场合。

前段时间,我和家人一同去参加我表哥的婚礼。回家后,我家人说到婚礼上的习俗和礼仪,并说就算是自由婚姻也需要找“媒人”,这个“媒人”得给新娘盛饭吃,说媒(送礼)。我非常不解为什么要弄得那么麻烦,为什么不可以简简单单的。

再者,我们这边女生结婚那天是不能在自家吃婚宴,只能到男方家才可以,按他们的说法是“躲嫁”。于是我提出,我婚礼那天能不能也下来跟大家一起吃饭。

家人说也不理解这个行为,但没有这个改变的先例,就按传统习俗来。为此我还跟家人辩论一番,最后把我自己争得还哭了,哈哈哈,现在想想真没必要。

回想我前个月读的《乡土中国》,乡土中国里的“礼”不只是礼貌,还有传统。因此,所谓的仪式其实也就是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文化,我只能让自己去适应和尊重文化,而不是强行改变,也难以改变。

很多习俗都是传统,不能轻易舍弃,也应该传承。

就好比男女结婚,基本上都是女的到男方家去,而很少有男生到女生家去。有很多想不通的事情,也只能学习和了解,顺应安排。大家都说我需要扭转我的心态,需要放平自己才会过得更开心。

或许,我也应该以一种更包容的心态去学习与接纳。

越是婚礼临近,我也越是害怕。况且面对婚后突然增多的人际关系,我也有诸多的恐慌。我从小很少走动亲戚,也没有那么多的社交关系,朋友也很有限。因而面多陌生人时,我总是非常被动,疲惫万分。

人与人之间的分寸感和边界感,我总是拿捏不到位。

前段时间我去老公亲戚家里吃饭,大家并不熟悉,也没有多余的寒暄,上来就对我评头论足,说我太瘦当新娘子不好看,还是得胖点好。我很不开心,但为了顾及众人的颜面又不能表露出来,只是心里很难受。

我讨厌那种打着为我好的旗号,而数落我的不是。这样的场合越多,我反而越抗拒。关系好的时候,可以随意打笑。但关系一般时,我不想委屈我自己去迎合别人。

加上已婚后,我很害怕会因为角色的转变而变得不像自己。

另外,似乎周围的人都在传递一种信息,说女生结婚后就应该相夫教子,打理好家庭内务。说实话,我很害怕成为传统的女性,也害怕自己没有能力去对抗这种外界传递的观念。人都是有负面偏好的,正是这种过度的自我担心,一次次消耗了我自身太多的能量。近段时间低迷的情绪,也令我无法持续稳定地做事情。

之前这种感觉还是非常少的,情绪可控,毕竟事情也在可控范围内。现在似乎很多事情抓不住,更不知道如何处理。现在回头想想,也许是我将事情复杂化了。

以前单身,在外自由自在,没有人际困扰,没有那么多人关注自己。现在回了老家,已婚,做什么都需要以大局出发,没有那么自由。

关注自己的人多了,压力自然也倍增。

「后记」

还得感谢和学长的通话,他和我说,我才是生活的重心,遇到问题可以分析,应该有主见,知道我要做什么,为什么而做,而不是只胡思乱想。

我在积极调整中,戒躁戒躁,遇水搭桥,给自己打个气,加油!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