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儿女孝顺的人,大多做过以下事,晚年苦都是自找的 文/夏莫 01卷首语 家,常被称为避风港,可以抵御世间万难,带给人们内心温暖。而有的人,一生的风风雨雨却是因为这个家而来。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父母最后都会得到子女的善待。 那些不孝顺的“白眼狼”,少不了要被街坊邻居,还有亲戚朋友说道几句。 养育之恩大于天,能够让子女宁愿背负骂名,也不想与父母来往的原因,恐怕要从做父母的身上寻找了。 儿女不孝顺,有时离不开原生家庭的影响,离不开父母的影响。生活中,那些不被孝顺的父母,大多做过以下事,晚年受苦都是自找的。 02对子女打击太多,子女能力低
原生家庭的影响会伴随一生,有些伤害一旦造成,就像无法愈合的伤疤。 于子女而言,有一种父母,无论他做得有多好,无论他多么努力取悦父母,最后迎来的都是父母的打击与嘲讽。 有些父母,之所以百般打击子女,是为了让他们获得动力,更好地前行。以免,他们获得成就,就洋洋得意,就骄傲。 但是,父母对子女的打击,不认可,会让子女习惯性对自我产生怀疑。父母的每一次打击,都是在子女心里的伤口上撒盐。 子女不是父母情绪的过滤器,父母对子女百般打压,会让他们变得不自信,以至于在往后的生活中,做事畏首畏尾,能力低,赚不到钱。 成年后,一个连自己的温饱都成问题的人,更别说再要求他们来孝顺父母了。 03对子女溺爱,导致依赖心理太强 一个人,辛苦半生,拉扯孩子长大,最后却落得个孤苦无依的下场,大多是因为太过于溺爱子女了。 在电视剧《安家》中,老严夫妇都是老实人,为了能培养出儿子,起早贪黑卖早餐。 儿子成家想要房子,老严夫妇拿出了自己全部的存款买下了房子,然而儿子却不懂得感恩。 “利用”完父母后,竟然要求他们离开自己的新家,他要和妻子与丈母娘同住。 人生路上,对子女无条件地宠溺,只会导致子女觉得,你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不会从心底懂得感恩父母。
有的父母,倾尽所有对子女溺爱,导致他们依赖心理太强,没有担当,内心缺乏责任感。 而且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大多都比较自私,不会为父母考虑。在父母老去时,他们又怎么会心甘情愿接下父母养老的责任。 04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子女模仿 家风,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些行为,在潜移默化中会影响子女的三观的形成。 如若,父母是不孝顺的人,那么,他的子女也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在他们老去之后,不用心孝顺他们。
很多父母都以为孩子在小的时候,是不记事的,也不会意识到。所以,在生活中,并没有做到以身作则,也没有正视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对子女的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 有的人,老了,不被子女孝顺,是因为,他在年轻的时候,也没有做到孝顺父母,没有尊敬老人。甚至,在生活中,亏待了父母,苛待了亲人。 子女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等到他们长大了,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父母。 05不曾陪伴儿女,有血缘关系,没情分 亲情,是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但是,亲子之间的关系,是需要经营的。 如果,做父母的,没有尽到相应的责任,不曾陪伴过儿女,不参与他们的成长过程,就算有血缘关系,彼此之间也很陌生。 父母多陪伴子女,子女对父母有爱,彼此之间的感情深厚,才会在人生路上,互帮互助。 没有付出的亲情,显然只是有着血缘关系的陌生人。子女也不会想着去孝顺,与自己没有感情的父母。 父母,不曾陪伴过儿女,即使有血缘关系,但没情分,关系自然也就疏远了。 人生路上,子女的成长,只有一次。不管,多么无奈,多么忙碌,都请抽出时间,陪伴儿女成长。 06总结 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会为子女未来与自己的相处埋下一颗地雷。 人和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相互的,尊重与爱是根本。父母慈爱当家,用良好的教育方式,对待子女,子女才会孝顺。 父母与子女缘分一场,彼此之间,请好好珍惜缘分,别让家人成为了仇人。#情感加油站#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