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笑话“红米饭”,传统的习俗还是过期的迂腐?

 笨蛋贰歌 2023-04-02 发布于河北

笑话原文来自于石成金所著《笑得好》一书。

古时候,有一个人家中有丧葬之事,他吃饭时偶然吃到一碗红米饭,被别人看到了。

有个迂腐的书生,平常对封建礼教这些东西笃信无疑,瞧见那人吃了红米饭,十分恼怒,跑到人家面前说丧葬期间不宜吃红米饭。

那人问其故,书生答道:“红色乃喜色,你家中是白事,怎么能用喜色呢?”

那个人不屑道:“照你这么说,有丧事不能吃红米饭,那你吃的也是白米饭,难道家里也有丧事?”

作者评语:迂人往往以非理之事,乱行责备,宜以丧服答之。

迂腐的人墨守成规,认为世间的一切都必须完全遵循古人传下来的道理才行,即使是“偶然”的、无害的、微小的事情都不能偏离礼教所约束。还以此为标准和手段,胡乱责备惩罚他人,对待这样的腐朽之人,就该用“你家里也有丧事”来回答他。

石成金的观点其实很明显,他并不反对一些基于信仰和传统的礼仪教化,即使有些规定有着很强的礼教和封建色彩。他反对的是完全不知变通的人利用封建礼教的规矩四处“乱行责备”。所以他在写这篇笑话的时候,家中有白事的人是“偶食红米饭”,并不是故意去吃的,甚至可能一直有意识的避开红色的东西,只是后来因为什么原因实在避无可避了,才吃了红米饭。一个偶然间的动作,没有造成任何伤害,就被迂腐之人拿来上纲上线,于是才有了后面的无情反击。

就是说,有些传统的习俗和礼仪,我并不理解,但是我表示了起码的尊重,如果无意间破坏了其中的规矩,也希望得到善意的引导和提醒,而不是即刻的责怪和鞭挞。

能够做到如此,已经是对一些莫名其妙的“传统文化”十二万分的照顾了。

就像是“寒食节”和有些教派的“斋月”,是一种对于信仰的表达,我无法理解、自己也不愿意尝试,但并不妨碍我认同它存在的理由。所以也不会感到任何的不适。而有些地区办喜事讲究热闹,竟然有向新娘头上倒面粉、老公公亲儿媳、一群男人扯新娘衣服等等诸如此类的离谱行径,还美其名曰“传统习俗”,简直是对传统的亵渎和对我智商的侮辱。倘若我有亲朋面对这样的行为,高低是要抄着板凳上去“热闹热闹”的,到时候看看是你的“传统习俗”结实,还是我的“现代工艺”厉害。

细想起来,是这些人真的不懂其中的分寸吗?

不尽然。

婚闹那些人可能比别人还清楚自己的行为不是什么传统流传下来的习俗,它们就是好占便宜而已。

就像笑话文中动辄就要指责别人白事期间不能沾染红色的东西即使红米饭也不行的迂腐书生一样,他自己也不见得就是什么道德高僧或者在世圣母,只是碰巧见到了别人的错误,于是立刻就要彰显自己的多知多懂和循规蹈矩,属实是逮住了蛤蟆要挤出葡萄糖来。

他并不在乎这只蛤蟆能不能挤出汁水来,他在乎的是别人称赞他有“逮蛤蟆挤葡萄糖”的手艺罢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