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池修复技术-讲述‘化成’整体细节

 共修善 2023-04-02 发布于河北

所谓内化成就是用生极板装配电池,然后灌好酸,再通电化成,完成就是成品电池了.

传统槽式化成就是把生极板放在专用电解槽内通电化成好,然后把极板干燥,称为熟极板.之后将熟极板装配起来组成电池,灌好酸后就成为成品,但出厂前要补充电.

简单地说内化成由于化成温度低等原因影响,极板的初始成熟度要比槽式化成的低,所以新电池的初容量明显要比老工艺低.

采用内化成工艺对环境影响小,所以新电池厂用的很多.另外生产出的电池由于α氧化铅比例高,循环性能得到一定的提升.即便是使用槽式化成,为了提高循环寿命也可以对工艺条件和配方进行修改,以达到提高α氧化铅比例的目的,那么初始容量必然会缩小.

举个例子,动力循环用的胶体蓄电池的初始容量只能达到额定值的85%.

电池化成加入的酸量和酸的浓度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浓度低了容量不足高了容量大寿命短.市面上早期好多标14AH的电池和10AH一样重就是放电时间长些,这些电池都存在酸浓度高.

1.电解液的体积

2.电解液的浓度也就是加入酸的密度.

3.化成所输入的总电量大约为额定容量的5-6倍

4.多采用恒流分段化成

0.1C26A电流充至2.5V换电流


0.05C20A电流充至2.5V换电流

0.025C20A电流充至2.5V时停之后放电以0.1C20A至终止电压1.75V在继续充电一定时间,总计时间70--140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