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否》深度解析33:资助8年的女生,做了家庭主妇,像极林小娘

 紫尘静雪 2023-04-02 发布于云南

接上回。

关于“资助8年的女生,做了家庭主妇”,到底应不应该被指责的争议,这两天在全网刷屏,而有人发现,看懂了《知否知否》中林噙霜人生的悲剧,就明白了这个女生被争议的原因。

忽略时代的不同,林噙霜就像这个被资助的女生一样,得到了盛老太太的资助。

然后林噙霜以盛老太太的资助为跳板,嫁给了当时她能够得到的男人中,最有钱有势的盛纮。

从而由该被漠入贱籍的罪臣女,看似实现了阶级跃层,成为高门大户里,锦衣玉食的宠妾。

就像被争议的女生,以资助人为跳板,走出了穷苦一生的大山,在外面的花花世界里,嫁给了一个大自己13岁,着急要孩子的有钱人。

同样看似实现了阶级跃层,吃喝不愁,有钱旅游看世界,拥有奢侈品。

女生告诉资助人,我只是在把握一次,改变我命运的机会而已。林噙霜又何尝不是,她为了能迫使盛老太太,让自己进入盛家,用上了那个时代,最为不齿的婚前怀孕手段,才终于把握住了机会。

然而就算把握住了机会,改变了命运后,林噙霜和被争议的女生,往后的人生,真的就是百分百的康庄大道了吗?

林噙霜和被争议的女生,都坚信,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也就是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男人来掌握。

在被资助的女生认知里,她自觉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好,从小吃了很多苦,同时认为,自己毕业的院校很普通。

并且清楚地知道,自己最大的资本,就是样貌很好,又年轻,所以她一毕业就嫁给大13岁的有钱人,然后尽快怀孕生孩子。

可不管何时,年轻貌美的女孩,一茬茬长得比韭菜还快,有钱有势的男人们,到了60岁,依然可以换更鲜嫩、更乖巧的美女。

如果只有颜值和年轻,却没有匹配的家境和能力,那么再年轻再美貌的女孩,就跟古代的“妾”差不多。

既没有娘家的财力做底气,也没有自己的人脉资源做后盾,只是用短暂的生育价值,进入一个大家族开枝散叶。

而贫穷和美貌的组合,再加上短视的人生目标,自古就是无数悲剧的开端,根本不可能实现真正的人生阶级跃层。

这一点儿,《知否》里林噙霜的人生悲剧,就足以证明。

林噙霜在盛家的日常威风,简直可以和正室大娘子,分庭抗礼,可她却永远取代不了大娘子,甚至风光半生,最后还被打回原形,甚至连累了自己的一双儿女。

她知道她的核心竞争力,是懂得如何抓住盛纮的心,她永远留着一缕妩媚的头发,保持自己对盛纮的吸引力,然后通过示弱、假哭、假晕倒的组合拳,握住盛纮罔顾礼法的偏宠。

她告诉自己的女儿墨兰,自己的体面远比盛家的体面,更重要,却忘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

因而她在盛纮一有出事的迹象,就开始卖地卖房卖铺子,准备卷款逃跑。

她对儿子长枫的教育,也不是心怀家国闯一番事业,而是考取功名压制常柏,好让林栖阁再也不受盛家的管束。

她甚至教唆女儿墨兰,放下尊严,抛弃羞耻心,去和梁六郎私通,让墨兰坚信:“母亲说得对,若是能嫁到伯爵府,什么委屈,什么廉耻,都不重要。”

最后长枫科考失败,墨兰倒是如愿嫁入伯爵府,却整日用一个妾室的做派,和梁六郎的后宫佳丽打擂台,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而林噙霜自以为,自己终于成了伯爵府的亲岳母,便不自量力地和盛纮撕破脸。

却忘了盛家还有大娘子坐镇,伯爵府的亲岳母,人家只认王若弗。

因而哪怕她被打残废,被丢到庄子上无人问津,甚至死去,伯爵府都不会来过问一句。

在盛家做宠妾多年,让林噙霜真以为自己实现了阶级跃层,可当拿捏着她命运的男人翻脸,她就被打回原形,甚至陷入万劫不复的绝路。

很显然,林噙霜薄弱的底子和短视,并没有因为美貌和年轻带来的机遇而改变,她没有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因为在不匹配的富贵里,她带给家庭、社会,包括她自己的影响,都是负面的。

再说回被争议的女生,她的人生并不一定像林噙霜,甚至在自由选择的今天,她选择嫁有钱人无可厚非,没有人可以强迫别人的人生选择。

作为个体,她不想996,不想拧螺丝钉,而是选择用生育价值置换富贵生活,并不犯法。

但作为被资助的女学生群体中的一员,她却肩负了男女平等的希望,还有反哺社会的义务。

我们一直说知识改变命运,或许知识能换来金龟婿,也算是一种改变命运,可这句话更应该被认为,知识能让人拓宽眼界,做出跳出轮回的人生选择。

我们该歌颂的,是在贫瘠土壤里努力抓住一切机会,自立自强绽放的花,而不是放任这种把捐助当跳板后,又继续寻找跳板去依附的事情发生。

下一篇文,我们接着聊知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