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用自杀前才大彻大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宋江、更不是晁盖

 快乐老年435 2023-04-02 发布于山东

“开阔疆土忠君报国,到头来不过是阴谋算计一场,无数英雄埋骨他乡,最终冷落了义士,成全了皇帝。”

《水浒传》的结局到现在还是让人意难平的存在,那场声势浩大的起义最终让梁山的一百零八好汉分崩离析,剩下的寥寥无几。梁山军师吴用最终也在宋江墓前自缢身亡,直到此刻他才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晁盖,也不是宋江。

伪军师,真头领

梁山收到朝廷的诏安之后,吴用也因此被封上了吴胜军承宣使的空头闲职。自从坐上官位之后,吴用和各位兄弟阔别各地,在朝廷虽有地位却无事可做,所以终日精神萎靡,心中思绪万千。

吴用身亡的那一刻,回顾自己的一生一定是充满遗憾和后悔的,因为导致这一切发生的罪魁祸首便是自己,导致梁山最后消亡的关键人物也是自己。看到这里你也许会疑惑,梁山的三任首领都不是他,为什么只是一个军师却有这么大的能耐。其实这三位首领的存在都只是一个名号罢了,梁山真正的幕后推手是吴用。

一身才华,难以施展

吴用寒窗苦读十八年,接触到《四书五经》之后就无法自拔,但是最终却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中。据说这不是因为他的能力不行,而是因为当时北宋官场乌烟瘴气,奸臣当道。

吴用本以为靠着自己的实力能够考进官场,所以并没有拿银两打赏官员找退路,没想到这个行为却遭到小人的举报,就在皇帝面前说“吴用”和“无用”是谐音,如果他当上官员,将会有损朝廷的形象。皇上听到之后没有犹豫就决定取消了吴用的状元资格,并且下令永不录用。

说起吴用的考场经历也是蛮有趣的,他年少参加考试的时候,身边是一群少年,等到他青年时参加考试,身边依旧是一群少年,步入中年之后参加考试身边还是一群少年。第一批和他一个考场的人都已经当上监考大人之后,吴用还在奋力考试,若不是他坐在考试的位置上,还以为他是来监考的。

这种结果让吴用大为失望,心灰意冷之下他决定回到山东济州当一位私塾先生。但是他的野心终究是藏不住的,虽然连秀才都没有考上,但是他仍旧自恃清高,平时也以文人自居,动不动就说大话。

李白在吴用看来都不配给他提鞋,杜甫根本就不在他眼里。除此之外,吴用还自称“加亮先生”,代表着他比诸葛亮还厉害。自命不凡的他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让他有实现报复的机会。

成立梁山,第二军师

吴用和晁盖是莫逆之交,晁盖家庭富有一直练武,北宋时期不知有多少因为官场黑暗永无出头之日,他们两人便是其中一员。晁盖刚开始和刘唐一起掠夺生辰纲,吴用知道后立马加入其中,凭借着他的智慧成功将将生辰纲抢了过来。在这之后,晁盖一行人对他刮目相看。

这几个人因为这件事声名鹊起,自此之后便不能功成身退了。大家好不容易躲过官兵的追捕,那么剩下的事情就是要考虑该去哪里了。经历这一切的吴用心里想着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就没有回头路了,于是在他的引导下,大家决定上梁山。

但是当时梁山的首领王伦却是一个心胸狭隘之人,虽与吴用一样们都是一名落魄书生,但是却什么能力。他对于吴用一行人上梁山的行为耿耿于怀,于是时刻想要找到法子将几人赶下山去,吴用看出他的目的之后,利用林冲将他杀了。

王伦死后,手下的两名将领和众多小喽啰也开始纷纷倒戈,这充分体现了一位明主的重要性,当第二任梁山之主上任之后,就充分体现了自己的能力。晁盖为人仗义武功高强,收买人心的手段也是极其厉害的。

在吴用的帮助下,晁盖先后收服了宋江、王麒麟卢梭义等人。随后梁山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旗号也开始打响。但是晁盖身为一代莽夫,头脑上自然是比不过宋江的,他不懂得在关键时刻雪中送炭,但是宋江很轻易的就做到了。

很多低谷时期的人们都是在宋江的帮助下度过的,这在当时也算得上是一种投资了。可能有些人终究是要坐上首领之位的,宋江就是如此,他的手段和胸襟两者皆有。所以在宋江上了梁山之后,“及时雨”的名号响彻世界各地,吸引到了很多走投无路的人。随后宋江带领着军队在外屡战屡胜,而晁盖却在家中守着山寨,这好像在告诉众人晁盖已经日落西山的景象。

晁盖看到这种情况,立刻改变自己守城的作风,也开始上阵杀敌,但没想到在曾头市中箭身亡。至此晁盖被冠上了有勇无谋的名头,晁盖死后,宋江也名正言顺的坐上梁山首领之位。

此时的吴用终于等来了和自己拥有共同目标的人,在和宋江的谈话中他得知,两人的真实目的都是坐上官位吃皇粮,所以看到希望的他燃烧起了自己内心的熊熊烈火。吴用作为梁山的军师,虽然足智多谋,但是却少了将领之风,所以才能够运用各种手段找来了很多大将。

壮大梁山,计谋成堆

吴用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看上了玉麒麟卢梭义,在上梁山之前是出生在大户人家的著名人士,家中奴仆数不胜数妻妾成群,但是吴用却潜进他的家里,并留下一首诗,让卢梭义失去了一切。至此卢梭义才走投无路上了梁山。这足以见得吴用的心狠手辣。

而和卢梭义有相同经历的人还有很多,督头朱仝因为私自放走一名要犯受到责罚,幸好出现一位小官员救了他一命,成为了他儿子的小保镖,这才回到了正常生活。但是吴用却直接让李逵劈死了朱仝保护的小公子,逼得朱仝加入梁山。

云龙公孙胜因为不满宋朝的恶劣风气,上梁山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梁山的力量,推翻宋朝昏庸的统治,但是最终却在吴用和宋江的计策之下,发现这已经不是晁盖在时和朝廷对抗的梁山了。所以他便以探亲的名义离开了梁山,随后再也没有回去过。

就连晁盖的死,和吴用都脱不开关系。当时的晁盖已经发现了他和宋江的计谋,所以想在战场上树立自己的威信,但是没想到最终死于暗箭之下。临终时,晁盖发出谁将宋江捉拿,谁就能够成为梁山之主。但是,吴用找来了第三方卢梭义,设计让卢梭义找到凶手,于是宋江顺理成章的成为梁山的王。

朝廷诏安,悲惨下场

在吴用的帮助下,宋江成功收服众人的心,此时已经没有任何人能够束缚住他们的手脚了。于是在接到朝廷的诏安之后,宋江和吴用带头将所有人带领进了朝廷,但是他们这么也没想到自己只是朝廷的旗子,朝廷将一众兄弟榨干之后,让兄弟们分崩离析,在这场朝廷的斗争之下,宋江也死在了这之下。

幸存者也全部被朝廷算计,要么被赐三尺白绫,要么被灌下毒酒,要么是归隐山林永不复返。在此刻吴用才明白自己一生所追寻的目标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笑话,于是他拿着一条白绫来到宋江的墓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么吴用为什么会自杀?

自杀原因,理想毁灭

首先第一点是为了集成宋江的遗愿。吴用作为梁山的军师,和宋江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所以在宋江和卢梭义死后,梁山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吴用了,而宋江的死很快就会被散播出去,但是肯定会有很多人来找吴用密谋反抗。但是梁山大势已去,谋反已经没有意义,只有以死明志,才能保全兄弟们的一条活路。

其次就是为了保全自身。朝廷既然能对宋江和卢梭义下毒手,很快就会轮到吴用了。再加上吴用的天下无双早已为他积累下很多仇家,很多人对他是怨恨的。宋江既然已经死了,所以一定会有人来找他算账的。与其死在别人的刀剑之下,不如自己自尽。

最后一点莫过于心中理想的毁灭了。宋江死后,吴用才意识到自己的前半身不过是黄粱一梦罢了,当初协助宋江架空好兄弟晁盖,随后不管兄弟抵制,帮助宋江踏入诏安之途,最终却将自己的众位兄弟推入深渊,他已经没有颜面在面对自己的好兄弟们。

如果不是吴用坚定不移的帮助宋江,宋江的诏安不会有这么顺利,假如梁山拒绝朝廷,说不定就会是另外一番景象,而今因为自己的错误选择,造成了最终的悲惨结果。但是吴用也可能从不后悔,至少他曾经也是实现过自己的目标的,至于吴用真正的内心活动是什么,无人知晓。

可以说,梁山的整个运势全部在吴用的掌握当中,就连宋江也仅仅只是一个招牌罢了。活了半辈子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内心的追悔和内疚让他难以安心,最终告别了自己“无用”的一生。

写在最后

在封建时代,上梁山为寇本来是一件不足为奇的事情,但是满腹经纶的吴用没有办法通过自身的文化水平实现理想,最终却只能走上了诏安之路。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却在将梁山和宋江带进死胡同之后,作为军师的他却没有及时察觉到危险,相反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果说梁山毁灭的宋江是罪魁祸首,那么吴用就是罪不可赦。可能吴用到最后也会思考,要是当初在家乡安安静静的当一名私塾先生,是不是会好一些。但是尽管宋江和吴用最终以悲剧收尾,但是他们的精神还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

梁山的军事行动基本上全是吴用一手策划,是梁山起义军的文化知识代表,是基层人民智慧的化身。《水浒传》是当之无愧的最耐人寻味的文学作品之一,水浒传中的故事就好比是部分人的人生,充满了大部分的波折和磨难。

吴用又像是一个在苦难生活中勇敢攀爬的人,明明绞尽脑汁的规划人生,想要过好自己的生活,但是机关算尽也没有算出自己的未来。或许像吴用这类人应该多学一学公孙胜的豁达,拿得起放得下,就会少了很多烦恼和灾难。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