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会体验:第一届音质设计与评测大会

 新用户36625prl 2023-04-02 发布于江苏

这个星期,在常熟参加了一次行业大会,题为“第一届音质设计与评测大会”。大会由“中国声学学会(苏州)创新中心”和“江苏省声学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联合主办,“友笙(苏州)声学科技有限公司”和“苏州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大会邀请很多行业的专家,主旨是交流声音产品和声学环境的音质设计及科学评测途径,探讨声品质优劣对人类生理、心理及行为产生的影响,分享多维度视角下的音质设计提升方法。
本文分享我参加此次活动的一些感受,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参观研发验室参观和聆听主题演讲。
1 “中国声谷”
在参加这次论坛前,我就听说过苏州有这样的一个地方——"中国声谷"。不过,当我在网上查相关信息的时候,发现了有两个“中国声谷”,其中一个在合肥,一个在苏州。前者是由工信部和安徽省政府共建的项目,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主要是依托中科大和科大讯飞,重点在“互联网+、智能终端、智慧城市、移动健康”四大产业方向进行布局。
后者主要是由常熟市,南京大学以及中国声学学会签约共建,以国际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为核心,建设以材料声学、医疗声学、信息声学、海洋声学、电声学6大技术为核心,面向声学领域国家重大需求,解决关键技术的声学产业集聚区,而我本次参观的主要是后者。

第一天,我们重点参观了相关的试验室,这里既有常规的声学环境试验室,比如消声室、混响室,也有现在比较热的空间音频试验室,而且还见到了我此前很少见到的,测试微观振动和材料表面声波的仪器,而介绍人恰好是以前认识的一位好友,他给我们详细介绍了试验的内容和相关结果。

伴随验室的参观,让我感到有意思的是,在“国际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这栋楼的一面墙上,写满了和声学相关的数学方程,比较汗颜的是,有些我都不太熟悉,如果你也是声学从业者,可以用这些方程来检验一下自己的声学理论基础。

2 主题论坛
参观完实验室,第二天重点就是主题论坛分享,其中邀请了很多行业的专家,既有高校的教授,也有企业家和工程师。这次论坛的主题是“音质设计与评测”,演讲主题大多围绕这个主题。
演讲比较多,从我的视角,我将其分为三类:音质设计和评价的环境、评价的主体和客体、评价的主观维度和客观维度。
2.1 音质设计和评价的环境
在这个子主题下, 主要的分享者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力学声学所的牛锋,以及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杨志刚。其中牛锋介绍了消声室/混响室的计量方法和校准条件。
杨志刚则主要介绍,如何通过5种手段,改变建筑空间的混响特性,从而改善听音效果,这里他主要以音乐厅和剧院为对象,具体的方法包括:改变吸声量、改变体积、增设耦合空间、增设音乐反声罩、以及电声可调混响技术来实现。
不过,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改变空间混响的技术,而是杨志刚老师在研究声学技术同时,游历了全球各大著名的音乐厅和剧院,亲身体验了不同的空间下, 声音体验的不同,丰富了阅历。

2.2 评价的主体和客体
聊完音质设计和评价的环境, 接下来是评价的主体和客体,主体无疑是我们人,而参与其中最重要的器官是我们的耳朵,当然肯定不局限于耳朵,因为我们还需要靠大脑对声音信号进行解码和触发情绪【参考:当你被音乐打动时,大脑里发生了什么?】。
而且,听觉感知不是独立的,它还会和其它感知形成互动,其中最常见的是视觉。
客体有很多,最常见的是各种音频产品,如音响、耳机,当然也包括各种会发出声音的物品,如手机、电视、汽车等,我们重点关心的是听觉主体。
在这个主题下,我印象最深刻的分享者是: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的仝 欣,以及中国传媒大学的孟子厚。
其中,仝欣介绍了《双耳录音效果评价与听觉定位感知》,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既然双耳录音已经包含了已知的全部定位信息,但为什么听起来和实际还是有差距?
她给出了一个解释:因为录音的过程,将实际的三维信息转化为了一维的电信号。并且她用仿真的方式说明了不同的频率段的声音,在人耳周围压力分布的不同,并基于此,给出了提高耳机空间音频效果的思路,就是在耳道入口处,重现各个声源角度的压力分布模态。

这更新了我对双耳录音和还原的一些认识,如果说这是更新,则孟子厚教授的分享则是一种颠覆。
第一次听孟教授的演讲,就能感受到他是一个很有个性,且很有志向的教授。他分享的主题是《听觉技术:问题-创新-未来》,从他分享的内容上看,给他一天时间可能都不够。
因为信息量太大,所以在短短的几十分钟时间内,他只能快速地介绍一部分,而就听到的这部分,也是信息量很大,我印象最深的是三点,一个是对现有听觉感知理论的“不满”;其次,是他提到的视觉和听觉的通感和联觉;最后,是视听感知的三个层次。
什么是对听觉感知理论的不满?他指出,我们的听觉系统,特别是耳朵是个很精细复杂的系统,而现在的理论还主要是基于声电类比和波动方程的简化模型,而对内耳的作用机理和听觉神经处理机制认识还远远不够。而现在的技术研发,还是基于教科书的传统理论,他强烈呼吁,只有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才会有突破性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其次,他提到了视觉和听觉的通感和联觉,对我启发很大。我们直觉也知道,听觉感知会受到视觉的影响,而视觉感知也会受到听觉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多种感知相互增强,比如,他举了个美感欣赏的例子,在不同的美感欣赏中,视觉和听觉的权重是不同的,其中灵动、生机和气势,视觉占主导。

此外,他提到了我们对视听的感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生理层面、心理层面和审美层面,而这个分类,让我想到了此前中国音乐学院李子晋老师的声音评价分级,有异曲同工之妙。

2.3 评价的主观维度和客观维度
我们常说声音是主观的,但从工程和科学的角度,它又是客观的,而声学产业界,特别是声音品质领域,大家一直在探索,尝试建立主观和客观的对应关系。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虽然没有统一的,定量的关系,但是基本找到了一些定性的关键要素,而即使对于主观维度,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评价维度。
这次论坛中,有好几个嘉宾都提到了主客观评价的维度,以及它们的关系,其中包括丹麦HBK公司的王岩、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朱守经,字节跳动抖音多媒体评测实验室的黄振宇、小米电视声学总监兼集团技术委声学主席王富裕,延锋国际的代阔,以及舜宇集团/舜宇智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的宋云峰
其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王岩在报告中分享的“声音评价轮/The Audio Wheel for reproduced sound ”,它来自于《ITU-R BS.2399-0 Methods for selecting and describing attributes and terms, in the preparation of subjective tests 》,这个图给我们一个很好的音频评价维度参考。

总结
以上,就是我参加第一次音质设计和评测大会的一点体会和收获,限于篇幅,无法把所有的内容都列出。
总体而言,这次会议,让我对声学专业及行业有新认识,也希望能有机会能贡献我的一点力量,共同推动声学和声音行业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声学环境和听觉体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