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黄姚七律 早春二月,我们祖孙一行四人,驾驭“路虎”奔驰,自驾游黄姚古镇。 此行,高兴而去,满载而归。特撰写游记散文《梦萦古镇 情洒黄姚》一篇,又因余兴不减,今再赋诗《走进黄姚·七律》一首纪游。 走进黄姚 七律 早春二月驾车玩, 三代祖孙心意欢。 幽曲径深青石板, 斑驳影疏古砖垣。 带龙桥拱半轮月, 龙爪榕撑一片天。 情满黄姚兴趣浓, 梦萦古镇不须还。 后记: 1.全诗格律系“平起平收”正格。 2.韵脚,按《中华新韵》选,共有“玩、欢、垣、天、还”五个韵,“板“字系仄声,不在韵列。 3.因这五个韵脚,如按《平水韵》、《诗韵合璧》等韵书选韵,都不在同一韵部,而是分散在几个不同韵部中,所以,无法做到一韵到底。如“玩”,今虽读平音,但属去声十五翰部,按格律规定,仄声字不能作韵;又“欢”,属十四寒部、“垣”,属十三元部、“天”,属一先部、“还”,属十五删部。即便放宽可选《邻韵》,也太繁杂。现采用《中华新韵》之“八寒 ,an、ian、uan、 üan”韵部,则五个韵脚全在同一个韵部,就可一韵到底,于是,所有问题全都迎刃而解。 4.全诗在避免格律大忌“孤平”、“三平”等前提下,平仄声调等运用“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章法。 5.首句原为“早春二月远足玩”,第六字,按规定是平声,“足”,今按汉语拼音,应读平音,但其属去声十三“二沃”部,是仄声字,而不是平声字。故将“远足”改为“驾车”,“车”为平声,满足要求。 6.在游记散文《梦萦古镇 情洒黄姚》中,语句“斑驳疏影的古砖墙,……曲径幽深的青石板”,为符合格律要求,在本诗颔联三四句中改为“幽曲径深青石板,斑驳影疏古砖垣”。 7.本诗尾联第七句,依游记散文语句,原为“情洒黄姚兴趣浓”,因第二字,应是仄声,故,将平声“洒”字改为仄声“满”字,全句就变为“情满黄姚兴趣浓”。 8.依律写诗,除非必要,遣词用字,不宜犯忌重复。本诗第五句“带龙桥拱半轮月”和第六句“龙爪榕撑一片天 ”,均含一“龙”字,似涉重复。但因前是桥名,后是树名,皆属专有名词,系必要重复;另外,该重复又寓意“双龙戏珠”,故,不得以律伤意。应予保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