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特工总部成立后,徐恩曾把它设在了南京道署街132号的瞻园里。 瞻园是著名的古典园林群宅,名字是乾隆皇帝根据欧阳修这句“瞻望玉堂,如在天上”的诗而题,此园,与苏州的拙政园、留园以及无锡的寄畅园,俗称江南四大名园。 ![]() 南京瞻园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这样一个风景幽雅、郁郁葱葱的风水宝地,即便是停留片刻,也是一种享受,更何况,是在这样的地方办公了。 但具讽刺意味的是,入驻瞻园的并不是一个园林绿化的公益部门,而是一个冷血、见不得人的特务组织。 特工总部成立以后,特工组织的“站点”如雨后春笋般,陆陆续续在全国各地发展起来,后来,还在南京、上海等地专门设立了行动区。 其中上海行动区的负责人是濮孟九,此人是特工总部的二号人物,南京行动区的负责人是徐恩曾。 特工总部虽然没有固定编制,但是却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制度,毕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况且,一个特务机构,如果没有明文规定,不安分的特务们,便更加难以管理。 特工总部按照职能划分,首先设立书记室,书记室又下分组织、指导、审理、行动四个科。此外,还单独设立了训练、情报、总务三个科室。 后来,特工总部的部门越分越细,慢慢又有了设计委员会、电讯总台、总督察、行动队以及密电研究室等。 在共产党活动活跃的地区,特工总部还设有特务室和策反专科,主要目的是策反那些意志薄弱的共产党员,从而,进一步破坏共产党的地下网络。 首先,所谓书记室就是特工总部的“大脑”,所有的命令、指令都是从书记室里发出去的。 书记室下设书记和副书记各一名,职位略高于特工总部的其他科室,其中,书记室的书记是濮孟九,他是江苏松江人,留德学生,副书记王思诚,在正元实业社,是仅次于钱壮飞的2号人物。 书记室下设四个科:指导科科长田昆生、行动科科长马啸天、审理科科长吴若萍、组织科科长无从查实…… 书记室的工作主要负责特工总部的人事调动及工作安排,指导破坏共产党的情报机构,逮捕、暗杀共产党人士,并对被捕的共产党员进行洗脑、劝降、策反等工作。 其次,就是情报科,这是特工总部的关键部门,主要负责侦破、搜集密电,并且将密电整理成文字,传达给上级。 情报科设正副科长各一名,科长刘馥斋、副科长张国栋,情报科分别下设三个股一个室:指导股、编审股、译电股、密电研究室。 科下还分别设立了三个情报站:北平站、上海站、天津站,各站点都配有先进的电台设备,以便与南京总部联络。 指导股股长王广来,干事有项本善、陈文昭(中共叛徒)、张庆容、何允逸、刘求知、牛伯男、王荣生等。 全国上下,根据人员划分了六个片区,而这些干事们,就像大区域经理一般各自负责一个区域。 指导股的主要职能是指导各地区的特务室搜集、审查、分析情报,并且每日编辑情报一份,分别送徐恩曾、陈果夫、陈立夫、叶秀峰、何应钦、陈布雷等人参考,如情报特别重要,则由徐恩曾批审后直接交蒋介石过目。 编审股股长是杜品山,该股的主要任务是将收集的情报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审查,每个月编辑一本名叫《月报》的刊物,偶尔也会针对一些特殊问题整理出版一本名叫《专报》的刊物,这些刊物提供给国民党党内一些高层参考之用。 译电股股长是薛敦平,主要负责译电和编制密码两方面的工作,虽然这个科室负责译电,但是,却不负责接收电报。 ![]() 密电码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接收电报的任务则由另外一个名叫“电讯总台”的科室负责,也就是说,负责译电的只负责译电,负责发电报的只负责发电报,这一点也是老奸巨猾的徐恩曾想出来的,目的在于保守秘密,防止两个部门勾结泄密。 进入译电股的成员,通常要经过半年左右的培训,主要是熟悉并牢记明密码,然后,再把明密码转换成为密电码。 编制密电码的人都是徐恩曾亲手挑选的,非常可靠,在编译密码方面,译电股讲究“同字不同码,同码不同字”的说法,而且每年都会重新变换几次。 密电研究室主任是张华茂,张华茂被调走之后,由马懋文担任主任,副主任是陈文彬。 该室共有职员三十余人,算是特工总部里比较大的一个科室,其主要负责搜集和破译情报。 在搜集和侦破情报方面,以桂系白崇禧、李宗仁居多,其次是四川的刘湘、云南的龙云,而山西阎锡山较少。 至于共产党方面,密电研究室的收获微乎其微,这也说明共产党在译电发送和保护方面做得非常到位。 1937年,陕西省党部书记长郭紫峻又向徐恩曾推荐了李担任和武子明等十名精英,从而又组建了第二密电研究室。 至于三个情报站,也仅仅只是收集情报而已,其中上海站站长是邓达谧,北平站站长是后大椿,天津站站长是张庆恩。 第三是训练科,该科设有科长、副科长各一名,干事若干,其中科长王云亭,副科长薛秋泉,干事有王济汉、朱秋白、徐政等,助理干事是李士群,他后来成为汪伪76号主要头目。 训练科的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第一,编制训练小组,开展特务技能培训。除了培训之外,还组织经验交流会。每次开会,除重拾口号外,着重解释、处理一些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第二,编辑《动力》和《群力》两本手册,均为半月刊。《动力》供特工人员阅读参考,《群力》则供特工之外的普通人员阅读参考。 第三,负责研究撰写《特工用书》,其中就包括顾顺章编写的六本技能书。这些技能书几乎涵盖所有的特工技能,供党内特务学习使用。 训练科一共组织开展了三期特务训练班,每期时间为三个月。 其中,第一期的教官是顾顺章,第二期、三期是大特务王杰夫,这三期特训班,一共培养了60名特务,后来,他们都成为中统中的骨干力量,可见其训练水平之高,不亚于苏联克格勃,其中二、三期的训练班教练王杰夫就是特务丛中的一朵奇葩。 王杰夫作为一名特务训练专家,对“杀人放火”之事非常精通。他最大的“贡献”在于审讯了著名的共产党人瞿秋白。 ![]() 瞿秋白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1935年2月,瞿秋白在转移途中,在福建长汀县翟田镇水口村被地方反动保安钟绍葵抓获,后遭叛徒指认,瞿秋白的身份被识破,从而被关进长汀监狱。 为了劝降瞿秋白,徐恩曾专门派了这个特务专家王杰夫审理,王杰夫同顾顺章一样,也是一个自大狂。 刚刚来到长汀,便拍着胸脯向那些小特务们炫耀:“你们没有办法不要紧,我的办法有得是,不信他不开口!” 但是,信誓旦旦的王杰夫来到瞿秋白面前,软硬兼施,结果,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撬开瞿秋白的嘴,十分狼狈,后来,王杰夫无奈之下打报告给上级,上级则通知李默庵和宋希濂杀害瞿秋白。 1935年的6月18日,瞿秋白喊完“打倒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后被一枪打死,年仅36岁。 第四是总务科,该科设科长、副科长各一名,科长是周伯良,1936年周伯良死后,改由张祖模担任,副科长是仝道云,大特务陈庆斋、王国栋等也在该部门任干事。 总务科的主要职能是文书、会计、事务等工作,其中还设有一个保管股,类似于仓库保管性质的,主要保管特工人员所随身携带的武器弹药,主要以小口径手枪为主。 第五是电讯总台,总台下设台长一名,分台长若干,总台台长是范本中,分台长有陈玉堂、袁更、吴世昌、王正鸿等,除一个电讯分台设立在徐恩曾家的大院里外,其他分台分布在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一张电台情报网。 电讯总台的主要任务是与所属情报机关以及临时派出的情报小组进行联络和沟通,主要负责接收和传播情报,发出的情报有两个特点:1.只管收电报,但不知其内容;2.所发电报电码不同于普通电台所发的电码,难以被侦破、破译。 第六是设计委员会,领导人是徐恩曾,其实,设计委员会只是一个咨询机构,委员会里委员全部都是一些中统高级特务,其中包括张冲、顾建中、季源溥、郑伯豪、李熙元、徐兆麟、丁默邨等。 另外,特工总部还设总督察一职及下属科室,顾名思义,这是就是一个督察机构,主要负责监督考核特务人员的忠诚度和“活动动向”,如果发现某特工有不好的倾向,便立刻对此人进行控制。 其中,王杰夫和刘不同先后担任特工总部的总督察。 与此同时,特工总部还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区”和“特务室”,其中“区”设在全国范围内的主要城市,而“特务室”则设在一般省份和中小城市的铁路干线上。 在“区”和“特务室”的基础上,又专门设置了“肃反专员”和“特派员”,主要负责各地区的肃反、劝降、破坏等具体工作。 地方特务室下设主任、秘书各一名,按照职能部门下设总务、情报、组织、行动四个科,每个科各设科长一名。 特工总部成立后,南京瞻园便不是一个江南园林,而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神秘组织,平日黑色大门紧闭,在旁边开了一扇小门供人进出。 瞻园门口没有岗哨,但是却在周围埋伏着众多特务,当游人不慎入内,轻则被骂,重则挨打。 有一年,国民党的执行委员纪亮喝完酒路过瞻园,知瞻园乃太平天国杨秀清曾经住过的官邸,便好奇地想踏入瞻园。 |
|